抗战精神的本质特征
抗战精神的内涵特征即?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其本质特征。
四方面特征
1、形式上的多样性。从其构成上抗战精神是由多种具体的民族精神和优秀精神品质所构成,诸如爱国主义精神、民族奋斗精神、民族坚韧精神等。
2、内涵上的深刻性。抗战精神内涵上的深刻性,一方面,是由于抗战精神所依托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底蕴的深厚性;另一方面,是由于抗战精神经过了血与火的考验且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现实的深化,是中华民族付出沉重代价后换来的。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的抗战精神,具有中华民族精神所具有的深厚历史底蕴。
3、面貌上的新颖性。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抗战时期的时代体现,同时也是抗战时期的历史产物。
4、本质上的民族性。抗战精神所反映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特性,是中华民族各族同胞的精神品质和精神风貌在抗战中的集中体现。 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爱国主义精神在抗日战争中的升华,是伟大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中国的传统文化蕴含着民族凝聚力的精华,墨家哲学中的赖力生存、苦行节俭和发愤图强的精神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愤图强、勤俭节约的抗战精神以及中华民族英雄主义的革命精神有历史传承性。
形成根本
一心向党的坚定信念是抗战精神形成的根本。
动力源泉
军民救亡图存的爱国情怀是抗战精神生成的动力源泉。
外在环境
残酷恶劣的战斗环境是抗战精神生成的外在环境。
内在动力
充满战斗激情的战斗文化是抗战精神生成的内在动力。 1、中国传统民族精神的积淀是抗战精神形成的思想基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创造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包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 厚德载物、海纳百川的团结精神,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等,其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使中华民族不断传承和发展。正是由于这种精神积淀,中国人对自己的国家有着强大的向心力和自信心,从不允许外来的侵略动摇民族的根基,他们把外来的压力变成为自己反抗争取自由的动力。
2、日本侵略所引发的民族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是抗战精神形成的现实原因。? 日本发动的蓄谋已久的旨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使所有爱国的中国人无不引发了亡国灭种的忧患,也使所有爱国的中国人无不产生了誓死卫国的责任感。这种在全民族引发产生的深深忧患意识和反抗侵略战争的责任意识使以爱国、团结、自强等为主要内容的伟大抗战精神就很自然地孕育产生了。?
3、中国***坚强正确的领导是抗战精神形成的关键所在。中国***是领导抗日战争直至取得胜利的中流砥柱。在政治上、组织上、思想上实施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方针政策,促成了民族的新觉醒,使抗战精神在艰苦的环境中孕育产生并迸发出无穷的力量。
4、国民党政府实施的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也是抗战精神产生的重要因素。
抗日英雄,是指从1931年那个刻骨铭心的“九一八”,到“对日寇最后一战”的1945年,在这场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战争中,为着民族大义与救亡真理,前仆后继,舍身忘死,无私奉献,为国捐躯的人。
抗日英雄身上的精神有: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
2、万众一心、共御外侮的大局意识。
3、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必胜信念。
4、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