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的轻声怎么判断?
1.语气词“吧,吗,啊,阿,呢”等读轻声;
2.助词着,了,过,地,得,们等读轻声;
3.名词后缀“头,子”等读轻声;
4.重叠词,或重叠双音节动词读轻声。如“走走”
5.表趋向的动词做补语时读轻声.如“太阳升起来了。”中的“来”读轻声。
6.方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等读轻声;
7.量词,如那个,那次,那盘等读轻声;
8.作宾语的代词,如“有人找你。”中的“你”读轻声。
轻声词是北方话,当然也是普通话的特点之一。
轻声就是把一个音节读成较轻较短的音,例如“的、地、得”等结构助词,“着、了、过”等动态助词,“上来、过去”等趋向动词的后一个音节,“掌柜的、当家的、卖菜的”等“的字结构”中的“的”字,都读轻声。还有,带有 “子、头”等后缀的词如“孩子、木头”和双音叠字的称呼词如“爷爷、姥姥、爸爸、叔叔、姐姐、弟弟”等也要将其中的后一个音节读成轻声。难掌握的是没有轻声标志的双音节词。如“研究、客气、玻璃、豆腐”,从字面上很难确定该不该读轻声。这就需要多听广播,多看电视, 多注意和记忆播音员是怎样读的。 轻声有时也具有区别词义的作用。例如“地道”,读轻声是形容词“的确好、货真价实”的意思,不读轻声则是名词“地下的通道”的意思。 轻声词一般是资格比较古老的词,如“耳朵、马虎、先生、衙役、萝卜”。资格较浅的新生词语如“冰箱、空调、传真、光盘、构想”都不读轻声。现代汉语中的轻声现象也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例如“白菜、老虎、苹果、西瓜”等传统轻声词也趋于不读轻声了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