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的涨潮和落潮的区别有哪些?
一、从字面上理解活汛是涨潮落潮起伏比较多,而且变化较大,证明海水在不断的流动
二、死汛就是涨潮落潮没什么差别,海水流动缓慢。
死汛是指潮汐潮差变化较小,一天下来,海水水平面相孩差不多,海水流也没什么流动,鱼儿也不愿意开口了。大潮、中潮一般指活汛,小潮指死汛。
扩展资料
潮汐产生的原因
古时候,很多贤哲都探讨过这个问题,提出过一些假想。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地球和人一样,也要呼吸,潮汐就是地球的呼吸。他猜想这是由于地下岩穴中的振动造成的,就像人的心脏跳动一样。
随着人们对潮汐现象的不断观察,对潮汐现象的真正原因逐渐有了认识。我国古代余道安在《海潮图序》一书中说:“潮之涨落,海非增减,盖月之所临,则之往从之。”汉代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写到:“涛之起也,随月盛衰。”他们都指出了潮汐与月球有关系。
海浪有几种分类 常见分类有三种
在海洋世界中,涨潮时的水位线就称高潮线,退潮后的水位线叫低潮线,而潮间带是介于大潮高潮线到大潮低潮线之间的区域。
潮汐涨至最高潮时,海水水面与海岸陆地相接的界线,就是高潮线。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高潮线并不完全一致。通过专业的测定和计算,可以得到高潮线的平均值。
在涨潮落潮过程中,随着海面的降落至停潮时的海水面与陆地相吻合的界线,即低潮线。低潮线是一个与高潮线相对的概念。
潮间带即陆地向海洋过渡的中间地带,也就是海水涨至最高时所淹没的地方开始至潮水退到最低时露出水面的范围。潮间带以上,海浪可以达到的海岸,称为潮上带。潮间带以下,向海延伸至约30米深的地带,称为亚潮带。
潮汐退去后,在低潮线以上积水的小水池称为“潮池”。潮池里的生物必须有足够的能力来忍受温差和含氧量的剧烈变化。这一处环境变化非常大,时而干燥时而潮湿,温度时高时低,含盐度也会发生变化。在我国台湾,当地的人们利用潮间带特有的生态环境,打造出盐田、渔塭、蚵架、竹筏等样貌,形成台湾西部海岸特有的人文景观。
由于海岸和大海的气温对比会有一定的区别,从而导致大气压力发生改变之后,就会把海水挤压到温度较高的地方,最终形成海浪。下面就跟我一起来了解下,海浪到底会存在哪几种分类呢?
海浪又分为风浪、涌浪和近岸波浪。这三种浪产生的根本原因,还是通过风力的作用,而产生的海浪。涌浪是外海风浪因地形或者风向的改变而产生的海浪。近岸波浪远海风浪或涌浪传到海岸后与岸产生反作用力后改变波长和周期的海浪。
风浪、涌浪和近岸波的波高几厘米到20余米,最大可达30米以上。风浪是海水受到风力的作用而产生的波动,可同时出现许多高低长短不同的波,波面较陡,波长较短,波峰附近常有浪花或片片泡沫,传播方向与风向一致。
一般而言,状态相同的风作用于海面时间越长,海域范围越大,风浪就越强;当风浪达到充分成长状态时,便不再继续增大。风浪离开风吹的区域后所形成的波浪称为涌浪。根据波高大小,通常将风浪分为10个等级,将涌浪分为5个等级。0级无浪无涌,海面水平如镜;5级大浪、6级巨浪,对应4级大涌,波高2~6米;7级狂浪、8级狂涛、9级怒涛,对应5级巨涌,波高6.1米到10多米。
海浪是海面起伏形状的传播,是水质点离开平衡位置,作周期性振动,并向一定方向传播而形成的一种波动。水质点的振动能形成动能,海浪起伏能产生势能,这两种能的累计数量是惊人的。在全球海洋中,仅风浪和涌浪的总能量相当于到达地球外侧太阳能量的一半。海浪的能量沿着海浪传播的方向滚滚向前。因而,海浪实际上又是能量的波形传播。海浪波动周期从零点几秒到数小时以上,波高从几毫米到几十米,波长从几毫米到数千千米。
以上就是有关海浪这方面常识的相关介绍,相信通过我的介绍大家已经对海浪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