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韩服的场合

小肉包1年前 (2023-12-17)阅读数 8#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朝鲜族朝鲜

韩服按不同的场合而分为不同类型,现代韩服可分为:节日服、花甲宴服、周岁服、 仪式礼服、婚礼服等。包括:日常生活型、典礼型和特定场合型。典礼服饰在一些正式、隆重的场合时穿着,例如婴儿满月、婚礼和葬礼。 由于韩服是礼服,除了节日,正式的场合和一些古老乡村外,已很少韩国人会在日常生活中穿着韩服。有人制造改良韩服(又称生活韩服)作日常生活穿着之用,不过整体来说现代穿着韩服的人主要还是女多男少,而穿着的场合大部份也都是像节日、婚礼等隆重场面。在朝鲜则有较多人仍然经常穿着韩服,尤其是农村地区,一些学校也会以改良韩服作为校服。

朝鲜半岛上的婚礼服(?)明亮而且多彩。过去朝鲜平民也只有特殊节日和庆典才穿彩色的衣装,平时都是穿白衣。在过去也只有结婚的时候,平民才允许穿官服,而且还要佩戴更多的仪式性头饰。传统上,新娘新郎在婚礼几天后的币帛()仪式得穿着民族服。

有钱人的婚礼上,女性嫁衣通常是表面红色内衬蓝色的阔衣,衣服上的图案代表两姓之合、万福之源。或者是袖子有五种颜色的绿圆衫,同时用后面系带的红色真丝金绣辫带从腋下扎紧,还要戴上簇头。朝鲜贵族女性过去以红内衬的绿色唐衣或者粉内衬的紫色唐衣作为嫁衣,再戴上花冠。后来还出现了白色阔衣的嫁衣。新郎穿的是纱帽冠带。平民新郎通常是穿朝鲜王朝的最下级的九品官服,戴黑色的纱帽。而有级别的朝廷官员则是穿他们自己的官服。团领是宫中官员在平时执行政务时穿著的官服。官服的颜色,胸口和背后的正方形补缀的颜色及图案都象徵著穿著者的社会地位。第一次采用团领是在新罗28代真德女王2年(公元648年),一直延续到朝鲜王朝。另外也有穿赤古里巴基结婚的人。

阔衣是高丽王朝和朝鲜王朝时期朝鲜公主和翁主的大礼服。阔衣上饰有红线绣上的十种高贵植物和动物,在韩文化里代表了长寿、幸运和富贵。同时阔衣也是皇室女性和贵族女性结婚仪式上所穿的嫁衣。阔衣在朝鲜时代起初是上流阶层妇女们的礼服,到后期平民也被允许穿着。礼服的面料多以枣红色贡缎、花纹缎、洋缎等做成;衬里则多用蓝色。袄裙是朝鲜王朝女性的常服,沿用了以前的制式,而只有贵族女子才能着长衫。 朝鲜官服()比普通人的衣服更精致更贵重。某些款式和颜色只有古代朝鲜王室才能穿。官服也根据朝鲜朝廷的官位有所区别。

官服()

朝鲜王朝时期,朝鲜国王的官服是红底金色图案的龙袍(),朝鲜王后服则饰以凤。公主、翁主和嫔妃衣装则饰以花型图案。高级朝廷官员衣上饰以流云和仙鹤。

贴里/天翼(/Cheorik)

深衣制。来源于贴里,穿着在圆领袍下。朝鲜王国时代的军服。本来是穿在团领里面的白色内衣。后来作为外套后出现了蓝色和红色的贴里。

黄袍(/Hwangpo)

西元1897年朝鲜王国从大清帝国独立出去以后,朝鲜称大韩帝国,朝鲜国王穿黄袍。

莺衫(/Aengsam)

莺衫是朝鲜儒生在科举考场和朝廷典礼上穿的正式礼服。 阔衣(/Hwal-ot)

阔衣源自长褙子(?/jangbaeja),在朝鲜文化里代表了长寿、幸运和富贵。到后期平民也被允许穿著。礼服的面料多以枣红色贡缎、花纹缎、洋缎等做成;衬裏则多用蓝色,无花纹。由于阔衣相当昂贵,普通百姓则以绿圆衫作为新娘结婚礼服。

圆衫(/Wonsam)

圆衫也来自长褙子。朝鲜时代,王族女性、贵族女性和贵妇的正礼装是材料为绢(蚕丝),肩上、胸和背面前镶有代表阶层的金箔装饰的大袖服装。穿在赤古里裙外面。

黄圆衫(?/hwang wonsam):西元1897年10月朝鲜宣告改称大韩帝国以后,朝鲜皇后所穿的圆衫改变为**。 绿圆衫(?/nok wonsam):朝鲜公主和王妃所穿的圆衫是绿色的。上面饰有寿福二字。王妃绿圆衫的补子是茶色的,胸背上有双凤纹。绿圆衫也是王后和公主、翁主在较小规模庆典上穿著的小礼服,也是宫中的高级别宫女和贵妇人的主礼服。到了朝鲜时代末期,也允许平民在婚礼上穿著,但其款式较为简单。民间用服袖口大多以彩色缎子代替烫金图案,以此与宫廷礼服区别。 开城圆衫(/kaesong wonsam):朝鲜贵族在开城地区所穿的圆衫。

唐衣(/Tangui)

唐衣源自短褙子。唐衣是正面常常垂下的赤古里,王侯贵族女性的第二礼装,用于出席重要庆典。王室女性的唐衣有金色镶边,其他人则没有。 冕服(/Myonbok)、翟衣(/Cheokui)

朝鲜冕服由冕旒冠(?/Myonryugwan)和衮服(/gonbok)所组成,后来朝鲜国王的九章冕服越制增加了玉圭、冕旒冠、绘衣等,以及纁绘常、大带、白绘中单、佩玉、红绶、白罗方心曲领、纁绘蔽膝、袜以及摘舃等。天青色翟衣作为皇后等级专用,在清国甲午海战失败、朝鲜独立以后,朝鲜皇后并穿天青翟衣。 儒家兴盛以来,朝鲜儒学者盛行穿根据《礼记·深衣》所载由苎麻所制的白纻深衣,且呼以大敞衣、中致莫、小敞衣等袍衣类名称。朝鲜李朝学者李滇认为“东俗以签子及白布道袍为最尊之服,吉凶通用。”周衣式样同袄,只是比袄长,垂至膝下,是成年男子的礼服。有单、夹、棉之分,常用苎麻、木棉、绸缎等制作,颜色多青色或灰色。道袍,多用麻布缝制,斜领、左衽、宽袖,下摆长至脚面,前后垂有同肩宽的布条,垂直下摆,胸上部扎道袍带。

长衣(/Chang-ot)

朝鲜王朝末期贵族女性在任何公共场所都得穿着长衣遮住脸和上半身。

周衣(/durumagi)

源自直缀,周衣最初是朝廷官员和王室的日常穿着。后来普通人逐渐开始在特殊的重要场合穿着周衣。在现代韩国,周衣则用作穿在赤古里外面的保暖外套。

道袍(/Dopo)

道袍是袍的一种,源自袍。朝鲜男性的普通礼服。朝鲜王朝中期(西元1600-1910)的士大夫阶级的外套。普通人只能在家祭等特殊场合穿着。

鹤氅衣(?/Hakchangui)

源自中国的鹤氅,鹤氅衣是高丽王朝和朝鲜王朝时期士大夫的装束。“鹤”在古代朝鲜指的是“学习”,所以是士大夫和贵族的衣装。

深衣(/Shimui)

在朝鲜,深衣是士大夫阶层闲暇时的装束。典型的深衣是直领,但也有方领襟的深衣(? /bangyeongkit shimui)。

直领袍(?/Jignyeongpo)

直领袍是高丽时代下级政府官员的衣服。到了朝鲜王朝时代,直领袍也成为普通男性的衣服。 赤古里(?,罗马字Jeogori)

赤古里作为上衣在朝鲜男女通用。百济新罗时代,赤古里在百济叫做“复杉”,新罗叫做“尉解”。直到高丽时代的时候,赤古里这个名称才第一次被记录下来,用汉字写作“赤古里”或者“短赤古里”,赤古里这种叫法很可能有来自蒙古的影响。最初赤古里长及腰部。白丝绸做的动襟则衬托出了女性颈部。赤古里由五个部分组成,分别是衣(?)、襟(?)、动襟(/半襟)、紟()和筒袖。为扣好短上衣,在两个前衣襟上各缝有紟,女性赤古里的长带垂落在长裙前面,也有装饰的作用。 赤古里袖口是指短衣的袖子下方, 其特征为像传统韩屋飞檐的曲线似的自然柔美。 男女的赤古里有差异,男式赤古里以线条粗、平坦为特点。女式则以装饰华丽,曲线短而美丽为特点。

冠赤古里(/Gat-jeogori)

比典型的赤古里稍大,里层是兔毛外层是蚕丝的女士赤古里。

朝鲜族的娱乐

朝鲜族人民非常热爱体育运动。摔跤是他们古老的体育和娱乐活动。踢足球更是男子普遍爱好的体育活动。延边素有“足球之乡”的美称。荡秋千和跳板是朝鲜族妇女最喜爱的娱乐和体育活动。

跳板:朝鲜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流行于吉林、黑龙江、辽宁朝鲜族聚居区。多在元宵、端午和中秋节举行。参加者多为女子,比赛进行时以2—4人为一组,分别站在一块长约5米的跷跷板两端,它有“抽线”和“表演”两种。“抽线”在跷跷板两端各置一团线,抽出线头系于比赛者的脚踝上,在规定的时间内,以比赛者弹跳时所抽出的线的长度、高度,来判定胜负。“表演”则有自选动作和规定动作两种,主要根据比赛者的跳动动作难度和姿势进行评分。

荡秋千:也叫“打秋千”,是朝鲜族传统体育项目,尤其受到妇女们的喜爱,并经常进行该项目的比赛。比赛时评定优胜者有几种方法:一种是以秋千架前方高树上的树叶或花朵为目标,用脚碰着或咬掉树叶(花朵)者为胜;一种是在踏板底下挂一根长绳,测量秋千荡起的高度,高者为胜;还有一种是在秋千架前方竖两根树杆,杆上横拉一根系有铃铛的绳子,荡秋千者以碰铃次数多少决定胜负。

摔跤:素有“摔跤之乡”之称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具有悠久的摔跤历史。每逢端午节或中秋节,四方摔跤手云集,争夺锦标,人们常选一头肥壮的黄牛作为奖品给优胜者。比赛时,双方穿上特制的服装,右腿上扎一束白色的带子,各自将左手套进对方的带里,右手抓住对方的腰带,裁判一声令下,双方同时立起,比高低,经过多局较量,获胜者牵着黄牛在锣鼓声中绕场一周。

铁连极:朝鲜族武术有五百年以上的历史,武术套路以器械为主,其中“铁连极”为著名器械。铁连极类似我国传统武术的大梢子。在一根齐肩高的棍端,有一圆环,环上套连着三根并列成放射状的短节,长度尺余,舞动起来双手握棍,风格勇猛,控制范围大,有砸、抡、扫、缠、盖、架、格等技法,配合多种身形,异常精彩。

顶瓮竞走:朝鲜族传统体育活动.主要流行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常在劳动之余举行,参加者均为女子。比赛开始前,参加者先头顶一盛有10斤水的瓦瓮,站在出发线上,裁判员发令后,即快步疾走,每次赛程为一百米或二百米。走时,以瓦瓮不倒,水不溅出和最先到达终点者为胜。

朝鲜族的服饰

朝鲜族人比较喜欢素白色服装,以示清洁、干净、朴素、大方,故朝鲜族自古有“白衣民族”之称,自称“白衣同胞”。妇女穿短衣长裙,这也是朝鲜族妇女服装的一大特色。短衣朝鲜语叫:“则高利”,是一种斜领、无扣用带子打结、只遮盖到胸部的衣服;长裙,朝鲜语也叫做“契玛”,腰间有细褶,宽松飘逸。这种衣服大多用丝绸缝制而成,色彩鲜艳。朝鲜族男子一般穿素色短上衣,外加坎肩,下穿裤腿宽大的长裤,裤脚系上丝带。外出时多穿斜襟以布带打结的长袍,现在改穿制服或西服。

朝鲜族的饮食

朝鲜族的主要食粮一般是大米和小米。以鱼肉蛋奶制品和海鲜产品为辅,基本上以素食为主,同以吃荤的民族有明显的区别。辣泡菜是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菜。另外,打糕、 冷面、大酱汤、辣椒和狗肉也是他们非常喜爱的。

打糕:朝鲜族最爱吃的传统食品之一。打糕的历史比较长,早在18世纪朝鲜族的有关文献中已有记载,当时称打糕为“引绝饼”,并称引绝饼已称为传统食品之一。如今,凡逢佳节或红白喜事,每家都用打糕来招待亲朋好友。顾名思义,打糕是打出来的。打糕的原料主要是糯米。不产糯米的地方,则用小黄米或糜子;所洒的豆面原料,除用小红豆外,还可以用黄豆、绿豆、松子、栗子、红枣、芝麻等。制作时,先将粘米淘净蒸熟,放在打糕槽内或石板上,用打糕槌子把米粒打碎粘合在一块而成。吃的时候,用刀蘸水切割成小块,蘸着糕面吃。

朝鲜冷面:朝鲜族传统食品之一。朝鲜冷面的历史很长。据日本史书记载,17世纪上半期,朝鲜僧天珍已将制作冷面的方法传到日本。朝鲜族人不仅在炎热的夏天爱吃冷面,即使在寒冬腊月里也喜欢坐在炕头吃冷面。特别是每年到农历正月初四中午,朝鲜族有全家一起吃冷面的习俗。据民间传说这一天吃面条,可以“长命百岁”,故冷面也称做“长寿面”。冷面的主要原料是荞麦面、小麦面和淀粉,也可用玉米面、高粱面、榆树皮面和土豆淀粉制作。做法是在荞麦面中加淀粉、水,和匀成面条,煮熟后用凉水冷却,加香油、辣椒、泡菜、酱牛肉和牛肉汤制成,吃起来清凉爽口,味道鲜美。

耳明酒:喝“耳明酒”是朝鲜族的风俗。正月十五早晨,空腹喝耳明酒,以祝耳聪,此酒并非特制,凡是在正月十五早晨喝的酒,都叫“耳明酒”。

三伏与狗肉酱汤:三伏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可是朝鲜族在三伏天却有宰狗吃狗热汤的习俗。这种酱汤别有风味,在三伏天吃狗肉酱汤可大补。朝鲜族大多数人爱吃狗肉。然而在节日,或办红白喜事时是绝对不准吃狗肉的。这是一种习俗,也是一种礼节。

五谷饭:朝鲜族吃五谷饭由来已久。新罗国时;把正月十五这天叫做“乌忌之日”,用五谷饭祭扫乌鸦。每逢正月十五,农民用江米、大黄米、小米、高粱米、小豆做成五谷饭吃。还拿一些放到牛槽中,看牛先吃哪一种,便表示哪种粮食这一年能获丰收。这种风俗,至今还在民间流传。

米酒:朝鲜族爱喝的一种饮料。米酒是他们招待客人的佳品,如有客人来访,主人总要端上来一碗自家酿制的米酒。这种酒比黄酒的色稍白一点,而且还略带甜味。这种米酒后劲十足。长辈一起喝酒时,要把头移到旁边去喝,切不可面对着长辈举杯饮酒,否则就是对长辈的不尊重。

辣白菜:朝鲜族最爱吃的传统食品之一。每年冬天,大白菜下来后,他们就开始制作辣白菜了。此时无论是农村还是城镇,家家都要做,少则几百斤,多则上千斤,因为要持续吃到第二年的春天。辣白菜,清香爽口,有解腻解酒、助消化、增食欲之功效,既是平日家中的常菜,又可以上宴席。因此它倍受欢迎,成了朝鲜族日常饮食中所不可缺少的一道菜。

朝鲜族的居住

朝鲜族的村落,多位于山坡下的平地上。在乡下常见的一般有草房和瓦房两种形式。村内房屋的建筑多面向南或东南、西南,有瓦房与草房,房墙外多刷白色。屋顶多四个斜面构成,主室上盖为大“人”字形,两翼斜坡较小,用谷草或灰瓦片覆盖。每套房屋正面开一扇或四扇门,同时开窗。后面一般亦设门和窗。房内一般分寝室、客室、厨房和仓库等。有的在正房盖厢房,作为住房和仓库。室内用土砖或平埋的片石铺成平炕。进屋脱鞋,席炕而坐。室外屋基离地60—70厘米,外有台阶。

朝鲜族的婚恋

婚姻方面,朝鲜族实行一夫一妻制,按传统习俗,近亲、同宗、同姓不得通婚。“男主外,女主内”是一种普遍的习俗。解放前,婚姻都由父母包办,早婚较普遍,也有招婿、童养媳等现象。朝鲜族婚俗从说媒到结婚要经过六次礼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币”、“请期”和“迎请”。“纳采”礼是新郎家向新娘家提亲时送的礼物。“问名”礼是占卜新娘将来的运气好坏而打听其母姓名的礼仪。“纳吉”礼是新郎家向新娘家通知吉日。 “纳币”礼是新郎家给新娘有送的青缎、红缎等财礼,“请期”礼是新郎家把选定的婚期以书面形式送到新娘家征求意见,新娘家则根据姑娘的具体情况回复。“迎亲”礼,即新娘家则根据姑娘的具体情况回复。“迎亲”礼,即新郎迎接新娘,也最为隆重。朝鲜族婚礼的仪式很复杂,在延边,婚礼一般分两段进行:先在新娘家举行,后在新郎家举行。在新娘家举行谓之“新郎婚礼”,在新郎家举行谓之“新娘婚礼”。新郎婚礼一般要按奠雁礼、交拜礼、房合礼、席宴礼等顺序进行。新郎在新娘家住三日后,便独自回家,随后新娘等待选定的吉日再被迎接到新郎家,新郎家也照样搭起醮礼厅,为新娘摆喜筵,第二天新娘同丈夫家的人相认,施礼,被请去招待,至此,婚礼才告结束。朝鲜族结婚后一般都不离婚,他们在婚礼中举行献木雁的仪式,象征夫妻白头到老的愿望。

朝鲜族的丧葬

朝鲜族多实行土葬,有的地区也实行火葬。朝鲜族老人死后,亲人三天内不准洗脸、理发,也不准吃干饭,而且必须穿孝。亲友来吊唁,首先在遗体前三叩首,再同死者亲属相互二叩首。举行埋葬一定要在单日。入殓时要给死者穿新衣,原来的衣服则烧掉。三天后埋葬。埋葬前要请风水先生选墓地,墓地多选在山坡的阳面,头朝山顶脚朝下。埋葬后,坟前置供品,叩首。以后要连续祀三天,饭前上供:第一天上供祭祀叫“初云”,第二天叫“拜云”,第三天带供品到坟地叫“三云”。以后每逢死者的生日、死日、清明、端午、中秋节等都要祭祀。

朝鲜族的节日

朝鲜族的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一年主要的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此外还有三个家庭的节日,即婴儿周岁生日、“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等。

朝鲜族春节:能歌善舞的朝鲜族人民的节日生活丰富多彩。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古老的伽倻琴和洞箫的乐曲声,将人们带入一个新的境界。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压跳板、拔河等,竞赛场上,热闹非凡,人们扶老携幼争相观看。正月十五夜晚,举行传统的庆祝集会,有几位老人登上木制的“望月架”,以先看到明月为福,意味着他的儿孙健康、万事如意。随后,大家围着点燃的“望月楼”,随着长鼓、洞箫、唢呐乐曲声载歌载舞直到尽兴。

上元节:朝鲜族传统岁时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节期一天,这天,朝鲜放要先到祖坟送灯,然后在堂内烯“属”灯,院内挂天灯、院门两旁挂壁灯,还要到河里放灯船。这一天还要吃药饭、五谷饭,喝聪耳酒。药饭以江米、蜂密为基本原料。掺大枣、栗子、松子等煮成。因药饭原料较贵,不易凑齐,一般以大米、小米、大黄米、糯米、饭豆五种做的“五合饭”代替。以盼望当年五谷丰收。上元节有许多游戏,过去有火炬战、车战、拔河等。火炬战,即赛火,看谁的火炬最亮,燃的时间最长。车战,是比谁的车结实。所有娱乐活动,全村人都来参加。围观者敲鼓助威,热闹异常。取胜者唱歌、跳舞,欢庆胜利。晚上,大家举着火炬上东山高处迎圆月,谁当年有福,谁就能望见初升圆月,迎月之后,男女老少在月光下踏桥。踏桥,也叫跺桥。朝语中“桥”和“腿”两词同音,跟桥意为练腿。踏桥时,每人要在桥上往返几次至几十次不等,共次数必须与自己的岁数相等,以求祈福禳灾。

婴儿生日节:即婴儿周岁生日节。在朝鲜族的人生仪礼中,婴儿的一周岁纪念日最受重视。婴儿一周岁纪念日的庆祝活动也非常隆重。婴儿生日到来之际,婴儿的妈妈就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然后给孩子穿上一套精心制作的民族服装,然后把孩子抱到已准备好的生日桌前,让婴儿“过目”专门为他摆设的“涉猎物”。桌子上会摆放一些打糕、糖果、食品、笔、书、小枪等等带有象征意义的东西。客人到齐后,婴儿的妈妈就叫孩子从桌子上五花八门的东西中随便拿自己喜欢的中意之物。当孩子伸手从桌子上拿一样东西时,客人们就欢腾起来,说一些使祝兴的话。这个过程人们叫做婴儿受生日席桌的“仪式”。有的地方还有老人给孩子脖子套上一团素白色线的习俗,以示希望孩子象雪白的线团那样做一个洁白的人,能像长长的线那样命长延寿。

洗头节:阴历六月十五日是朝鲜族的洗头节。这一天被视为黄道吉日。清晨,男女老少都到河边洗头,传说用向东流的溪水洗头是很吉利的。晚上,人们还要在家里举行洗头宴,唱洗头歌,然后全家老少高高兴兴地坐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晚餐。

回婚节:在朝鲜族的家庭节日中,最隆重的是“回婚节”,亦称“归婚节”,即结婚60周年纪念日。举行回婚节必须具备如下三个条件:一是老两口都健在;二是亲生子女都在世;三是孙子孙女无夭折。如果亲生子女或孙子孙女中有死亡者,则不能举行回婚节。因此,谁家能举办回婚节,是种很大的荣耀,亲朋好友都要前来祝贺,一对老人穿上年轻时的结婚礼服,相互搀扶着入席,大家频频举杯祝福,比年轻人的婚礼更为热闹隆重。

六一节:“六一”节是国际儿童节,但在延边已演化成新的全民节日。在延边,人们把“六一”儿童节活动当成一项重大的爱幼活动。“六一”这一天,往往万人空巷,人们穿着节日盛装涌向公园进行游园活动。

朝鲜族的风俗

韩服的场合

礼仪:朝鲜族讲究夫慈子孝,长子赡养父母,人们非常鄙视不孝不敬的人和行为。朝鲜族晚辈对长辈说话必须用敬语,平辈之间初次相见也用敬语。吃饭时长辈动筷子后其余的人才能就餐。吃饭时,匙要放在汤碗里,若放在桌上则表示已吃完。与长者同路时,年轻人须走在后面,若有急事非超前不可,须向老者说明原委。

花甲宴席:朝鲜族每个家庭都很重视老人的花甲寿辰。父母诞辰60周年那天,子女们要为老人举办“花甲宴”(也叫花甲礼)。花甲宴上,子女亲戚欢聚一趟,老两口穿上新衣端坐正中,身穿盛装的子女按辈分长幼为序排开坐下。祝寿开始,从长子夫妇起,到孙子止,依次斟酒向老人跪拜祝福,感谢老人的辛苦操劳及养育之恩。礼毕后子女盛情款待亲朋好友。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