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公交车安全逃生设备具体有哪些?

是丫丫呀1年前 (2023-12-17)阅读数 6#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玻璃灭火器

应急开关、灭火器、逃生锤、车顶逃生窗。具体说明如下:

●应急开关

如果公交车发生自燃等损毁电路的突发事故,车门就无法打开了。别着急,每辆车上都有应急开关,前后门各一个。

应急开关有两种,主要是切断气路。一种是按压式的,一种是旋转式的,类似电扇的档位开关。一般在应急开关旁都有相关的操作说明,有的车型,驾驶室边上还有一个按钮可控制车门开关。气关掉以后,车门就能打开,要注意的是向内拉开。

●灭火器

每辆车上一般配有两个灭火器,前后车厢各一个。发生火灾时,拔掉灭火器上保险销,左手握喷管,右手提着压把。使用灭火器时,周围人员应尽量远离,因为喷溅物也容易伤到人。此外,在发动机舱还有自爆灭火器,当达到一定的温度或被点燃,都会自动喷发。

●逃生锤

使用锤尖,猛击车窗玻璃一角,当玻璃被砸出一个小洞时,玻璃就会从被敲击点向四周开裂,继续敲打玻璃很容易就脱落。相比之下,敲击车窗四个角比中心来得更容易一些。

●车顶逃生窗

紧急逃生窗位于车厢顶部,很多人可能以为这只是个通风口。

如果公交车侧翻,车门一侧被压在地面,或车门处恰好被撞导致车门无法打开时,乘客就可以通过车顶逃生窗逃生。只要打开逃生窗上面的开关,旋转后可以把车窗整个往外推,尽快逃离。

公交车安全逃生设备具体有哪些?

逃生锤,又名汽车逃生锤等,是一种小型车内逃生器械,具有破窗锤、割刀、手电筒和爆闪灯等功能。

使用方法

逃生锤的使用

如果在车内突然发生紧急情况被困,首先用手抱后脖颈保护自身安全,等车况稳定后,用破窗锤去砸玻璃。

砸玻璃时要注意技巧。一般来说目前的车窗都由钢化玻璃制成,在敲的时候要从玻璃的四个角或四条边的中间部位下手,在敲出裂缝后玻璃就容易碎,但如果一来就敲玻璃最结实的正中位置,不仅玻璃不易碎,还容易伤到自己。击碎玻璃后要用逃生锤将碎玻璃周边都刮一圈,以免逃生时被玻璃尖角扎伤。切记,击打车前挡玻璃绝非最佳选择,因为前挡是中间夹胶的双层玻璃,击碎难度非常大。

割刀可以在被安全带困住时,尽快割断安全带逃生;

手电筒和闪爆灯用于照明和发出求救信号。

注意事项

逃生锤

1、多数逃生锤具有磁性,可以吸出一些小部件,平时不要与金属物体或会被磁性影响的物体放在一起。

2、应放于汽车内、或者家中,以备意外时使用,不要随身带走。

3、要经常检查安全锤内的电池是否用完,最好在出行时换上新电池。

4、会取下逃生锤。一般逃生锤都可以直接向上提起然后摘下来,但有的公共汽车上为防止别人乱拿,用支架扣住了逃生锤,直接拿取不下来,这就要仔细观察卡住逃生锤的支架,把支架松开才能取下逃生锤。

5、掌握正确的手握逃生锤方法。对于普通的逃生锤,要把四指并拢握住把柄,大拇指在外贴紧中指。握的时候要握紧了,手不能发抖。

6、对于多合一的逃生锤,和手电差不多的握法,但要特别注意的是要握在逃生锤应急爆闪灯的位置,即锤子的最后面,这样在敲击玻璃时才能用上劲。

7、有时遇到紧急情况,我们拿到逃生锤了却发现被安全带束缚住了,一时有无法像往常一样打开。这时就能用上多功能逃生锤里的应急断绳刀了,要快速的把安全带割断,再去敲碎玻璃。

8、用逃生锤敲击玻璃时,用力要均匀,不能用蛮劲,本身逃生锤很小巧,敲碎玻璃不是靠力量,而是用“巧劲”。逃生锤的尖头是相当尖的,在敲击时用“巧劲”多敲击几次。

9、选择合适的敲打姿势。用逃生锤敲击玻璃时,最好选择比较便利的姿势进行敲击。虽然遇到紧急情况时很慌乱,但如果扭着身子或歪着胳膊敲玻璃很难用上劲,尽量用最习惯的右手(习惯左手的一定要用左手)抡起来敲击。才能尽快敲碎玻璃。

10、逃生锤使用最重要的一点是找准敲击玻璃的最佳位置。当遇到紧急情况需要敲碎玻璃逃生时,千万不要拿着逃生锤乱敲一通,这样反而敲不碎玻璃,耽误时间。应该找准玻璃的四个角,大约距离窗框5厘米左右,在这四个区域附近敲击能很快把玻璃敲碎。注意要先按着一个点敲击,等彻底把玻璃敲开了再敲击其它的点。或者敲碎一点后如果玻璃出现较大的洞,可以用脚把玻璃踹碎。另外在很多公共汽车玻璃上都贴有“紧急时敲碎安全玻璃”字样,用逃生锤敲击这个标示也能快速敲碎玻璃。

11、如果是黑天遇到紧急情况,就可以用到逃生锤上的应急爆闪灯和手电了,按下按钮打开灯后就能给救援人员提供信号。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