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的词性分别有哪些
语文中的词性分别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叹词。
资料扩展:
语文是一个多义词,通常作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的简称,其本义为“语言文字”。语文课一般被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也可以说,语文是运用语言规律与特定语言词汇所形成的书面的或口语的言语作品及这个形成过程的总和。
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语文》也是中国的学校等教育机构开设的一门主要学科。
语文学是偏重从文献角度研究语言和文字的学科总称,一般包括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校勘学等。中国由于古代文献丰富,文字比较特殊,语文比较发达,广义的语文也应该包括语言学,也就是语言学和文字学的总称,但由于国际学术分科中语言学是一大类,所以反而是语文学从属于语言学,成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语文历史:
我国古代是没有“语文”这个词的,直到近现代才出现“语文”这个词。“语文”一词首用者为谁。王本华博士2012年著文认为“叶圣陶是‘语文’一词的创始人,江西真语文陈金海老师指出,该文存在严重错误,是经不起推敲的,在汉语语言学上和语文课程论上都不适当。
2013年张毅《六十年“语文”史论(1887-1950)》,从语文教育发展史的角度梳理了“语文”一词的流变,从学理上辨析了关于“语文”的各种阐释的源头,还原了“语文”的本义,即“语言(口语)文字(书面语)”。
“语文”产生于19世纪末,1887年张之洞首用,在解放前已是一个常用词了,但作为中国通用语言文字运用课程名称的时间较晚。1905年,清朝在废除科举制度以后,开始开办新学堂。当时的课程以至教材,都是从西方引进的,只有称为“国文”课一科,传授的仍是历代古文。
五四运动爆发以后,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国文课受到了冲击,小学于是改设“国语”,教材具有鲜明的口语特点,选用的都是白话短文或儿歌、故事等。中学仍设国文课,白话文的比重也明显增加,选用了鲁迅、叶圣陶、冰心等新文学作家的作品。
小学英语知识点大全总结
一、句式变换
(一)陈述句与把字句、被字句的变换陈述句与“被”、“把”字句所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句式变了,使用的场合和效果也有差别。例如:一大滴松脂整个儿包住了苍蝇和蜘蛛。(陈述句)一大滴松脂把苍蝇和蜘蛛整个儿包住了。(把字句)苍蝇和蜘蛛被一大滴松脂整个儿包住了。(被字句)由上例可知,把字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被动句的主语是动作的被执行者。变换的具体方法是:找出陈述句中的两个称谓,(谁或什么)并确定它们之间的执行者与被执行者关系。2、把字句:要强调执行者,就将句中执行者(例:一大滴松脂)调到句首做主语,后面再加上“把”字和被执行者,即成把字句。3、被字句:要强调被执行者,就将句中的被执行者(例:苍蝇和蜘蛛)调到句首做主语,后面再加上“被”字和执行者,即成被字句。
(二)肯定句与否定句的变换把肯定句改为否定句非常简单,直接在表示肯定的词语前加否定词即可。如果说肯定句是数学中的正数,否定句是负数,那么双重否定句就是“负负相乘得正”,双重否定句不仅可以表达肯定的意思,而且,其肯定的语气较原来更加强①”、“非不”、“不能不”等。例如:许多国外的科学家都惊叹秦俑无与伦比的高超艺术。(肯定句)许多国外的科学家都不得不惊叹秦俑无与伦比的高超艺术。(双重否定句)。
(三)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变换陈述句就是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平铺直叙的表达出来,不带有任何感情 色彩。而反问句则是通过反问的语气,把原来陈述的意思进一步强调。虽然反问句是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但其句子本身就包含着答案,是不需要回答的。反问句的感情 色彩比较强烈,朗读时语调较高。
例①”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不会望而却步。(陈述句)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会望而却步吗?(反问句)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反问句)
②班长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我觉得好象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陈述句)看着老班长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我怎能不觉得好象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呢?(反问句)。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1、把陈述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表示否定或肯定的词。
2、加上语气助词“呢”、“吗”。
3、将原句中的句号改为问号。
4、为了加强语气,一般都要加上“难道”、“怎么”等语气助词。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其改法与陈述句改为反问句正相反,需要把反问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否定或肯定的词,并去掉语气助词“呢”、“吗”等,再将问号改为句号。
反问句是我们小学阶段必需掌握的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为了使人物形象鲜活生动,感情丰富饱满,合理使用反问句是其中的一个关键所在。
(四)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的变换把某个人的话直接描写出来,叫直接叙述,把某人说的话改为第三者的转述,叫间接转述。
例①温总理对废墟中的孩子说:“我是温家 宝爷爷,你们一定要挺住,一定会得救的。”(直接叙述)温总理对废墟中的孩子说,他是温家 宝爷爷,让孩子们一定要挺住,一定会得救的。(间接叙述)
②同伴焦急地对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直接叙述)同伴焦急地对向导说,要向导得想想办法。(间接叙述)同伴焦急地要向导想想办法。(间接叙述)
两种句式相比较,可以看出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所表达的内容完全相同。只是用直接叙述的方式表达,更能彰现说话人当时的语感、情态,使人物形象更具体生动,用间接叙述的方式来写,虽然表达的意思相同,但只能是一种理性的表达,读来不带有任何的感情 色彩。
一般的说来,直接叙述改间接叙述要注意三点变化:
1、标点变化。要将表示直接叙述的冒号改为逗号。
2、人称变化。要将直接叙述句中的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即“我”改为“他”“我们”改为“他们”)第二人称一般改为人名。
3、文字变化。可以改动少量文字。
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的原则:
第一,不改变原句的意思;
第二,句子通顺,无语病。
如果想把说话人的语气、感情充分表达出来,写得有声有色,就用直接叙述;如果只需要表达说话的内容,就用间接叙述。
(五)修辞手法的变换。所谓修辞,就是要使说的话或写的文章生动、有力,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在小学阶段最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和反问等。
对各种修辞手法的分辨掌握好,但对修辞手法的转换,还存在一些问题,下面我们就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例①雨一直下着。(陈述句)雨一直下着,欢快地唱着动听的歌。(拟人句)雨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下个不停。(比喻句)②朋友!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我想你们有和我一样的见解,都觉得这位母亲蛮可爱蛮可爱的。(设问)(比喻)比喻和夸张的区别:比喻句中的被比喻物和比喻本身没有关系。夸张句中被夸张的和本身有某些相同之处,或形状、或声音、或颜色等有相同的地方。
二、仿写句子
仿写,就是将已有的生动优美、含义深刻的语段为例句,要求学生仿照已有的句子的句式、修辞方式、情感等,用指定的(也有不指定的)词语或造出新的独立的句子来。例幸福是什么?救灾战士说:“幸福就是从废墟中救出劫后余生的人们。”幸福是什么?医生说:“幸福就是看见病人康复后的笑容。”幸福是什么?老师说:“幸福就是在孩子们纯洁的心灵播种知识的种子。”幸福是什么?我说:“幸福就是和小伙伴们在蓝天碧海间任意遨游。”
仿写的基本要求:
1、内容要协调一致仿句和例句的内容要能够互相搭配,互相衔接;感情 色彩、正反对立关系、富有哲理性和启迪性等方面要匹配。但要特别注意的是,仿句与例句不能雷同,二者的内容要做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要有创新。
2、句式要统一句式,即句子的结构形式。句式要统一,是指仿句与例句的结构要一致。但要注意用词不能重复。除了明显的共用词语以外,仿句的用词尽可能不与例句重复,避免语意雷同。
3、修辞要相同修辞要相同。是指仿句和例句所用的修辞方法要基本相同。仿写前要仔细审视,看例句用了哪种或哪几种修辞方法。
三、修改病句所谓病句,是指那些语言表达有毛病的句子,即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规则,或违反客观事理的句子。 修改病句是为了进一步练习把话说完整,把词语用得准确,把意思说得明白合理,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是小学语言基本功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病句种类1、成分残缺2、用词不当3、搭配不当4、词序混乱5、重复累赘6、前后矛盾7、指代不明8、归类不当对于其它病句的种类,学生基本能够掌握,但是对于词序混乱,学生把握的力度不够。
例①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摆脱了贫穷与落后。(成分残缺)改为: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中国摆脱了贫穷与落后。
②二王庙的修建就是为了纪念李冰父子而建成的。(重复累赘)改为:二王庙就是为了纪念李冰父子而建成的。二王庙的修建就是为了纪念李冰父子。首先读懂句子,弄清要表达的意思,从例句中可看出,其主要意思是:全班同学的语文成绩提高了,其次,找出什么毛病影响了这句话意思的表达,从病句中可以看出“普遍”只能与“提高”相搭配,而不能与“成绩”相搭配,所以,属于词序混乱,应将“普遍”放在“提高”前。
(二)修改病句的基本原则把握句意,修改得要少,改动得要巧,尽可能保住原句的意思。务求全句改得妥帖,避免以错改错。
1、有针对性。简单地说,就是什么地方有毛病,就改什么地方;是什么样的毛病,就用相应方法来改。所以对各种病句的类型一定要心中有数,针对造成语病的原因进行修改。
2、保持句子的原意。改正病句时,应尽量分析并把握它所要表达的原意;在尽量保持原意的前提下,将错误的地方加以造当的修改、调整。切忌违背原意,另起炉灶,按自己个人的意志另选一个句子去代替原句,或者添枝加叶来雕饰句子。
3、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修改。每一个病句,可以有多种不同的修改方法。至于用哪一种方法来修改更加合适,这就要看病句本身的语病类型,看表达的需要,看具体的语境。
4、改动最少。能够用调整语序的方法来修改就尽量不要增删词语,改一处可以解决问题就决不改两处,修改病句要注意句意的简洁,尽量保持句式或陈述者对象一致。
(三)修改病句的方法1、首先要读懂句子;2、然后在原句上查找,是什么毛病影响了句子的意思表达;3、按照句子的意思“对症下药”的修改:增(成分残缺的)删(多余的)换(用词不当)简(修改应简要)调(不搭配、不照应的)
四、扩句和缩句
(一)扩句就是给句子添枝加叶,即把只有基本意思、表达简单的句子进行扩充,给其添加一些修饰、限制的词语,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扩句的基本步骤:要先找出句子的主干词语,在句子的主干词语前填加合适的修饰、限制词语。还可以抓住句子的主干词语,自己提一些问题,如果回答了提出的问题,也就是在进行扩句。
例①老班长钓鱼。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的老班长在草地的水塘边专心致志地钓鱼。(扩句)(分析)这句话的意思表达不具体。如果加上修饰限制的成份就会完整地表达清楚了。方法:先提出问题,什么样的老班长?在什么地方?怎样地钓鱼?然后填上适当的词语,这就是扩句的过程。
②我看着这一幕。瘦小的我呆呆地看着这感人的一幕。(扩句)
扩句的注意事项:1、扩句不能另加主干,如:主语“我”不能变成“我们”或“我和某某”。2、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和句型。3、增添的词语要和原句中的词语搭配恰当。
(二)缩句就是给句子去掉枝叶,即把一个表达具体、生动的句子去掉修饰和限制的词语,保持句子最基本的成分。
缩句的基本步骤:
1、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两部分。
2、找每部分的主干词语。
3、找到“的、地、得”,去除“的、地”以及前面的词语,去除“得”以及后面的词语。
4、最后去掉修饰、限制词语,把主干词语连接成完整的句子。
例①我时常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着我的启蒙老师们。我思念着启蒙老师们。(缩句)分析:根据缩句的步骤,自己可以先把句子分成“谁”、“干什么”,然后找每部分的主干词语,去掉修饰成份,再把主干词语连起来。
②都江堰是两千多年以前李冰父子在岷江中修建的一条大堤。都江堰是大堤。(缩句)
③我和同伴们低垂着头,在沙滩上慢慢前进。我和同伴们前进。(缩句)
④这位“当代神农氏”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是中国继指南针、火 药、造纸、活字印刷之后,对人类做出的“第五大贡献”。杂交水稻是“第五大贡献”。(缩句)
缩句的注意事项:
1、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句子要完整,句型不变。
2、去掉修饰和限制的词语时要一次去完。
3、否定句中的否定词要保留,疑问句中表示疑问的词语要保留,缩句后的句子不能保留“的、地、得”,但可以保留“着、了、过”。
4、句子中的专用词不能去掉。如:“启蒙老师们”,“第五大贡献”等。
五、关联词语运用
(一)关联词语在句子的表达中起关联的作用,它使前后意思联系更加密切,层次更清楚明了,表达更有逻辑性。在小学阶段,我们主要认识和学会使用以下几种关系的关联词语。
1、并列关系常见的关联词:既……也(又);又……又;一方面……一方面;一边……一边;不是……而是;是…不是。
2、递进关系常见的关联词:不但……而且;不仅……也;不但不(不仅不)……反而(反倒)。
3、选择关系常见的关联词:或者(或是)……或者(或是);是……还是;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宁肯)……也不。
4、转折关系常见的关联词:虽然(虽、尽管)……但是(可是、却)。
5、因果关系常见的关联词:因为……所以;由于;因为;因此;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6、假设关系常见的关联词:如果(假如、假话、假若、要是、倘若)……就(那么、那、那就);即使(就是、就算、哪怕、纵然)……也(还、总、仍然)。
7、条件关系常见的关联词:只有……才;除非……才;只要……就;无论(不论、不管、任凭)……都(总、还、也)
(二)考试时常见的题型有:
1、选择关联词语填空。虽然……但是……即使……也……不但……还……只有……才……
例①我们不但要学好课内的学习内容,还要多读课外书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②我遇到过许多学者,虽然他们庄严而高贵,似乎无所不知,但是他们教给我的远远不及那位小学老师。
③即使困难再大,我们也要按时完成。
分析:先要读懂每个句子意思,看它属于哪种关系,然后在括号里填上这种关系的关联词语,意思不变。如例句①是递进关系,应填(不但……还……);例句②是转折关系,应填(虽然……但是……)。例句③是假设关系,应填(即使……也……)。
2、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下面每组中的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
例①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鲁迅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递进关系)
②我常常去探望青鸟的巢。我从来不偷鸟蛋,不毁坏鸟窝。我虽然常常去探望青鸟的巢,但是从来不偷鸟蛋,不毁坏鸟窝。(转折关系)
分析:先要读懂每个句子意思,看它属于哪种关系,然后在适当的位置加上这种关系的关联词语,加的时候把第一句后面的句号改为逗号,把后面一句话的人称代去掉,结尾打句号,改后句子的意思不变。
3、把一句话,用不同关系的关联词语写出来。例你爱学生,他们也爱你。你如果爱学生,他们就爱你。(假设关系)因为你爱学生,所以他们也爱你。(因果关系)只要你爱学生,他们就会爱你。(条件关系)分析:先读懂句子意思,然后在句中加上不同关系的关联词语,注意改后语句要通顺,意思基本不变。
(三)关联词语注意事项:
1、关联词语一般都对出现,只有少数单独使用。(如“可是”、“而”、“因此”等)
2、关联词语大都有一定的搭配习惯,不能任意组合。
3、关联词语起连接作用,可以把两句话并为一句。
六、连词成句
所谓“连词成句”就是将杂乱无章的词语排列成通顺的一句话。
连词成句的方法:先通读词语,并分析词性,连词成句,最后检查句子。
例①闪过时间叹息影子的里在时间在叹息的影子里闪过。(连词成句)
②直笑我看着小妹姐姐和我看着小妹和姐姐直笑。(连词成句)小妹和姐姐看着我直笑。(连词成句)我和小妹看着姐姐直笑。(连词成句)姐姐看着我和小妹直笑。(连词成句)
③我家在市图书馆附近。市图书馆在我家附近。(改变词序)
连词成句注意事项:
1、读懂词的意思,不能增减词语。
2、语句通顺,结构完整,句末打标点符号。
3、将词语放在不同的位置,可表达不同的意思,如例句②。
4、改变词序时,句子的意思不能变,如例句③。
总之,对于小学高段的学生来说,学会按要求写句子,是正确理解句子,读懂文章的基础。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是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因此学生应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激发起对句式变换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正确理解句子,并为以后写好文章打下基础。
附:小学语文必会基础知识---标点符号
小学常用标点:(16种)逗号 , 句号 。 问号 ? 感叹号 ! 冒号 : 分号 ; 双引号 “” 顿号 、 括号 () 破折号 —— 省略号 ...... 书名号 着重号 . 连接号 (——) 专名号 (----)
基本概念及用法:
1、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一般性停顿。
2、句号:用于一句完整话的最后停顿。
3、问号:表示一个疑问句末尾的停顿和语气。
4、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感情的句子末尾的停顿和语气。
5、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
6、分号:表示停顿一般比逗号大比顿号小,复句间较大的停顿。
7、双引号:表明文中直接引用别人的话、书上的话、人物的话等。
8、顿号: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9、括号:标明文中注释的部分。
10、破折号:表示出现种种不同的语境、情态和语法意义。
11、省略号:表示由于种种原因省去的内容、达到便于记叙的目的。
12、书名号:表示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图画等的名称。
13、着重号:表示文中特别重要,需要注意的字词句。
14、间隔号:表示时间、民族、书名、人名之间的分界。
15、连接号:表示时间、地点、数目等起止的标点。
16、专名号:表示人名、地名、国家名等。
我们从小到大,都有在接触英语,那么你们知道一年级到六年级的英语知识点吗?下面,我在这给大家带来小学英语知识点大全 总结 ,欢迎大家借鉴参考!
1现在进行时
表示正在发生的事情或进行的动作,常与now,listen,look等词连用,结构是主语+be动词(am, is, are)+动词ing.
如:It is raining now.
外面正在下雨
It is six o?clock now.
现在6点了
My parents are reading newspapers in the sitting room.
我父母正在客厅看报纸
Look! The children are having a running race now.
看!孩子们正在赛跑
问句将be动词移前,否定句在be动词后+not.
2一般现在时
表示经常反复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常与often, usually, sometimes, always, every day(week year?) on Sundays等词连用。
结构是主语+动词原形;当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即he,she, it, Tom, my mother, the boy等词时,动词后加s或es.
如:We have an English lesson every day.
我们每天都要上英语课
Do the boys run faster than the girls? Yes, they do.
男孩比女孩跑的快吗?是的
问句借助于do, does否定句借助于don?t, doesn?t,后面动词一定要还原。
3一般过去时
表示发生在过去的事情或存在的状态,常与just now; a moment ago; ? ago; yesterday; last ( week; month; year; Monday; weekend); this morning等词连用。
结构是主语+be动词的过去式(was; were)或主语+动词的过去式。
注意:be动词与动词过去式不可同时使用。
如:My earphones were on the ground just now.
我的耳机刚刚还在呢。
Where were you last week? I was at a camp.
你上个星期去哪了?我去 野营 了
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I visited a farm
你昨天去干嘛了?我去参观农场了。
问句有be动词将be动词移前,没有be动词借助于did,后面动词还原;
否定句有be动词在后面加not,没有借助于didn't后面动词还原。
4一般将来时
表示将要打算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常与tomorrow, next week(year; Tuesday?), this week( weekend ;evening; afternoon;?)today等词连用。结构是主语+be(am, is, are) going to + 动原或主语+will +动原。
如: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omorrow? I am going to have a txt.
你明天要去干嘛?我要去野餐。
The childre are going to have a sports meeting next week.
孩子们下个星期将参加运动会。
Tom will/is going to see a play with his father this evening.
Tom今晚将和父母去看演出。
问句将be动词或will移前;否定句在be动词或will后加not.
5情态动词
can; can?t; should; shouldn?t; must; may后一定加动词原形。
如:The girl can?t swim, but she can skate.
女孩不会 游泳 ,但是会滑冰
Don?t talk in class, you should listen to the teacher carefully.
不要再课上说话,你应该认真听老师讲。
6祈使句
肯定祈使句以动词原形开头;否定祈使句以don?t加动词原形开头。
如:Open the box for me ,please.
请为我打开盒子。
Liu Tao! Please get up earlier tomorrow.
刘涛,明天请早点起床!
Don?t walk on the grass!
不要在草地上走!
Helen! Don?t climb the tree,please.
海伦!不要爬树。
7go的用法
去干嘛用go +动词ing
如: go swimming; go fishing;
go skating;
go camping;
go running;
go skiing;
go rowing?
8比较
than 前用比较级;as?as之间用原级。
如:My mother is two years younger than my father.
我妈比我爸年轻两岁。
Liu Tao jumps as far as Ben.
刘涛跳得和本一样远。
9喜欢做某事
用like +动词ing或like+ to + 动原。
如:Su Yang likes growing flowers.
苏阳喜欢种花。
The children like to play with lanterns at Spring Festival.
孩子们喜欢在 春节 去玩花灯。
10想要做某事
用 would like +to+动原或want + to +动原。
例:I?d like to visit the History Museum.=I want to visit the History Museum
11some
用于肯定句中,在否定句和问句中改为any,但当表示委婉语气时仍用
如:Can I have some writing paper? Would you like some orange juice?
12代词
人称代词主格做主语用一般放在句首或动词前,主格分别是 I you he she it we you they。
宾格做宾语用,一般放在动词或介词后
如:Open them for me. Let us ?, join me等。
宾格分别是me you him her it us you them。
形容词性物主代词放在名词前,不能单独使用,分别是my your his her its our your their
名词性物主代词相当于形物加名词,它只能单独使用后面不好加名词,分别是mine yours his hers its ours yours theirs。
13介词
介词后要么不加动词,加动词只能加动词ing形式
如:be good at running;
do well in jumping;
14时间介词
季节前,月份前用介词in
如:in summer;in March
具体的哪一天如星期几,几月几日用介词on
如:on Saturday; on the second of April; on Wednesday morning
在几点钟前用介词at
如:at a quarter to four;
只在上下午晚上用in
如:in the morning/ afternoon/ evening;
但在夜间用at night。
另:季节,月份和星期前不好加the.
15名词复数构成的 方法
有规则的有:
(1)直接在名词后加s
如orange?oranges; photo?photos;
(2) 以x, s, sh, ch 结尾的加es
如:box?boxes; glass?glasses; waitress?waitresses; watch?watches;peach--peaches
(3) 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改y为i加es
如:study?studies;library?libraries; hobby?hobbies; family?families;
(4)以f, fe结尾的改f, fe 为v+es如:knife?knives; thief?thieves(注:以o结尾的我们学过的只有mango加es, mango?mangoes其余加s,)
不规则的有:
man?men; woman?women; people?people; child?children
16动词第三人称单数的构成
(1)直接在动词后加s
如:run?runs; dance?dances
(2)以s,sh,ch,o结尾的加es
如:do?does;go?goes;wash?washes;catch?catches
(3)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改y为i加es
如:study?studies; carry?carries;
17现在分词的构成
(1)直接在动词后加ing
如:sing?singing; ski?skiing;
(2)双写词尾加ing
如:swim?swimming; jog?jogging;run?running;
(3)以不发音的e结尾的去e加ing
如:ride?riding; dance?dancing; make?making;
18规则动词过去式的构成
(1)直接在动词后加ed
如:clean?cleaned; milk?milked; play?played;
(2)以e结尾的直接加d
如:dance?danced; taste?tasted;
(3) 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改y为i加ed
如:study?studied;carry?carried;
(4)双写词尾加ed
如:stop?stopped; jog?jogged;
不规则的有:am,is?was; are?were; do,does?did; have,has?had; go?went; meet?met; sit?sat; see?saw; get?got; tell?told; run?ran; come?came; steal?stole; read?read;
19形容词副词比较级的构成
规则的:
(1)直接在形容词或副词后加er
如;small?smaller; low?lower;
(2)以e结尾的加r
如:late?larer;
(3)双写词尾加er
如:big?bigger; thin?thinner; fat?fatter;
(4) 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改y为i加er
如:heavy?heavier; early?earlier;
不规则的有:
good, well?better(最高级为best); many, much--- more(最高级为most); far---farther;
20rain与snow的用法
(1)作为名词意思是 雨水 和雪是不可数名词
如:There is a lot of rain there in spring. 那儿的春天有很多雨水。
(2) 作为动词意思是下雨和下雪,有四种形式分别是:
动词原形rain, snow;
第三人称单数rains ,snows;
现在分词raining;snowing
过去式rained;snowed;
如:①Look! It is raining now. 瞧!天正在下雨。
②It often rains in Nantong in summer.南通夏天经常下雨。
③ It rained yesterday.昨天下了雨。
④It is going to rain tomorrow. 明天要下雨。
(3)形容词为rainy 和snowy 意思是有雨的和有雪的
如:It is often rainy here in spring.这儿的春天经常是有雨的。
If it is rainy tomorrow, I?ll stay at home.如果明天是有雨的,我将呆在家里。
21比较级
注意只有同类事物才可进行比较。
如:My eyes are bigger than hers.Your school bag is heavier than mine. My computer is nicer than Nancy?s. My brother is stronger than me.
22have, has
表示某人有(has用于第三人称单数);There is/ are;
There was/ were 表示某地存在有
注意There be 句型的就近原则
单数或不可数用there is /was;
复数用there are/ were.
23本身就是复数的词
眼镜glasses; 耳机earphones; 鞋shoes;裤子trousers等词本身是复数。
如:My glasses were on the chair just now.
但如果表示这双,这副,一双的时候用单数
如:There is a pair of chopsticks on the plate. This pair of earphones is for you.
24五个元音字母分别是Aa, Ee, Ii, Oo, Uu;
25一个的用法
a用于辅音前不是辅音字母前;an 用于元音前不是元音字母前。
如:There is an ?s?, a ?t?, a ?u?, a ?d? ,an ?e?, an ?n?,and a ?t? in the word ?student?.
26时间表示法
有两种:
(1)直接读时钟和分钟。
如6:10读成 six ten; 7:30读成seven thirty; 8:45读成eight forty-five;
(2)用to与past表示。
在半小时包括半小时以内用几分past几点
如:6:10读成ten past six; 7:30读成half past seven;
过了半小时用下一个钟点差几分
如7:45读成a quarter to eight; 9:50读成ten to ten;
27基数词变序数词的方法
基变序有规律,结尾加上th; 一二三特殊例,结尾字母t、d(即first, second, third);
八去t, 九去e, ve要用f替(即eigh?eighth; nine?ninth; five-- fifth ;twelve?twelfth);
ty改y为ie后加th别忘记(即整十数如twenty?twentieth;forty?fortieth);
几十几十位为基个位为序(如第二十一为twenty-first)。
另外强调序数词前一定要加the。
28日期的表示法
用the+序数词+ of +月
如:三月三日 the third of March;
12月25日 the 25th of December.
29both 表示两者都
如:My parents are both teachers.
all表示三者以上都
如:The students are all very excited.
30节日的表示法
有day的节日前用on.
没有day的节日前用at,
如:at Christmas; on Christmas Day; at New Year; on New Year?s Day.
31激动兴奋的
excited表示激动的,兴奋地主语是人;
exciting表示令人激动的,令人兴奋的主语是事情
如:The running race is very exciting, so all the students are very excited.
赛跑非常令人激动,因此所有的学生都很激动。
32比较
两者比较用比较级,三者以上比较用最高级
如:Who runs faster, the boy or the girl? The boy does
谁跑得更快,男孩还是女孩?男孩。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I like autumn best.
你最喜欢哪个季节?我最喜欢秋天。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tter, summer or winter? I like winter better.
你更喜欢哪个季节,夏天还是冬天?我更喜欢冬天。
33动词还原的用法
前面用了do, does did, don?t, doesn?t didn?t后面动词要还原。
如:Did she watch TV last night?
Helen doesn?t like taking photos.
34到了
到达用get to
但注意到家,到这儿,到那儿不可以加to
如:get home; get here; get there,
另外go home; come here; go there也一样。
35长着和穿着
长着什么用with
如:the girl with big eyes 大眼睛的女孩;
穿着什么用in
如:the man in black穿黑衣服的男人
或:the woman in the white skirt 穿白色短裙的妇女
36让某人做某事
用let sb后加动词原形
如:Let?s water the flowers together.
是该做?的时候了用It?s time for+名词或It?s time to +动原。
帮助某人做某事是help sb with sth
如:帮我学英语是 help me with my English
37树上
外来的东西在树上用in the tree
如:the bird in the tree;
树上长的用on the tree
如:the apples on the tree
38运动和乐器
球类之前不加the;
乐器之前必须加the
如:play the piano; play football
39一周中的第一天是Sunday; 一年中的第一个月是January
40get后加比较级表示变得更怎么样 。如:get stronger; get longer
?
相关 文章 :
1. 小学英语的知识点重点总结
2. 1至六年级英语知识点梳理
3. 英语知识大全
4. 五年级英语语法知识点总结
5. 最新版小学三年级英语下册知识点
6. 小学英语过去式知识归纳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