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假和休息有什么区别
放假的时间是国家统一规定的,或是单位进入淡季或其他原因而放假;休假是国家或单位既定的政策,但具体时间由休假人来决定。
休假,包括自愿休假和强制休假。
自愿休假,是指按照规定个人提出申请,经过批准后,停止一段时间的工作或学习。自愿休假是一种权利,而且虽然休息却视同于上班,与请假有本质区别。
强制休假,是单位(特别是经济部门、权力部门)为了预防某些部位(比如会计、出纳等要害岗位)出现问题,而定期或不定期的要求有关人员在其未提出申请的情况下休假。
一般是不同的级别、不同的工龄每年可享受不同天数的休假,原则上每年只有一次(也就是说总天数不能分开使用,且不再刨除法定休息日),不能跨年累积和使用。
放假,是指在规定的日期或特殊情况下,停止工作或学习。比如法定节假日、恶劣天气等时候的放假。一般针对全体人员
法定节日就是法律规定的放假的节日,包括元旦 1天、春节 3天、清明节 1天、劳动节 1天、端午节 1天、中秋节 1天和国庆节 3天。如果不放假需要支付三倍工资。
法定假日即是国家的在每个法定假日的放假安排,一般都是适度的进行调整和周末连休,一般都是元旦连续放3天(含1个周末)、春节连续放7天(含2个周末)、清明节连续放3天(含1个周末)、劳动节连续放3天(含1个周末)、端午节连续放3天(含1个周末)、中秋节连续放3天(含1个周末)和国庆节连续放7天(含2个周末)。
法定假日加班雇用方需付被雇用方每天3倍工钱,而周末加班(周六、周日)加班只有2倍工钱,所以春节如果老板只放你们三天,另外4天老板也必须支付2倍工钱,但放假的3天必须是除夕、初一、初二。
中国法定节假日
全体公民都有的法定节假日有新年、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部分公民的法定节假日有妇女节、青年节、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另外还有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具体的日期及放假天数根据以下法律规定确定。
法律依据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第二条 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第三条 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
(一)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
(二)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三)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
(四)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第四条 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
第五条 二七纪念日、五卅纪念日、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植树节等其他节日、纪念日,均不放假。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