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让我们荡起双桨》课件【三篇】
篇一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并唱一唱这首歌.
2重点理解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教学准备:
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浆》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
可以制作课件,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对美好童年的向往.
二、学习课文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读课文
3学生范读课文
4学生质疑
5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在优美舒缓的旋律中,边读课文边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三、学习生字
本文出现了两个生字,教学时注意字型的写法,可采用换部首的方法记字.如:奖浆愉偷,通过换部首,使学生区分行近字;浆的右上角是夕,不要多写一点.
补充词语:迎面愉快欢乐幸福安排.
注意:凉爽的爽的写法.
第二课时
一、学唱歌曲
在学习课文时,可以与音乐课整和,让学生先欣赏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浆,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着首个的基调是欢快的,表达一种愉快的心情。采用小声跟唱,教师领唱,学生领唱等多种形式,最后进行表演唱,小合唱,独唱等形式的竞赛,以达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歌感情的目的。
二、活动
可事先布置收集各类学生活动的照片,如:大队会春游比赛等。通过补充,加深理解童年生活是多么幸福,快乐。
板书设计:
让我们荡起双浆
愉快生活、快乐学习
热爱祖国
篇二
一、教学要求:
1.阅读课文,感受到新中国少年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幸福美满。
2.学会课文中的10个生字,理解"环绕"、"飘荡"、"凉爽"、"尽情"等词义、并区别运用"映"与"应"、"漂"与"飘"等字的形义。
3.读懂诗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中的"红领巾""谁"指什么。
二、教学重点:
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并通过想象说出诗歌描绘的情景。
三、教学课时: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诗,题目是《让我们荡起双桨》作者乔羽(乔羽作词)写的是我们少年儿童在公园划船的欢乐情景。
2.介绍北海:
在北京故宫西北侧,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园林之一,是首都北京的游览胜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范读课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1、指导看图。
①水面上有哪些人?哪些景物?他们在干什么?西周有哪些美丽的景物?
②范读课文。
③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④学习课文的部分生字。
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知识学生读课文,联系句子理解"环绕"、"飘荡"、"凉爽"等词义。
2.想象、看图、画面有些什么?
3.出示句子。
"水面上…………""小船…………"
"四周…………""我们…………"
4.提问,这一小节主要写了哪些景物。小船、白塔、绿树、红墙>
从课文中找出来。
四、作业:
1.描红:
2.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3.将下列的字加上偏旁部首,组成词语:
4、熟读课文第一小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背诵第一段:
2、默写生字: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二段。
①提问这一段又描写哪些景物?(阳光、小鱼)
②课文中"红领巾迎着太阳"一句中的"红领巾"指的是什么?(少年儿童,少先队员)
③比较"映"与"应"、"漂"与"飘"字的音、行、义。
讲课文中"洒"的意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④课文中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拟人)
⑤比较"迎面"与"迎着"的词义。
2.小结。(让学生自己讲)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学习课文第三段(集体朗读)
2.理解词义"尽情"
3.思考:
①课文中"是水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中"谁"指什么?(读中体会)从文中哪一句看出划船时间?
②课文中每段最后两句三次重复,有什么作用?
4.小结这一段。
四:作业:
1口头扩词:
荡()()()推()()()
课()()()墙()()()
2区别助词:
谁()狼()消()西()
推()浪()悄()洒()
3添上合适的词语:
美丽的()愉快的()
凉爽的()尽情的()
第三课时
一、指名读课文。
二、齐读课文。
三、指导背诵.
①根据挂图,指导背诵。相机板书
第一小节:"倒映"、"环绕"(欣赏美景)用轻声和赞美的语气读。
②第二小节"迎、洒、望、听"用高兴和自豪的语气朗读。
③第三小节"问、谁安排"用感激的语气朗读。
④同桌互背练习。
四、歌曲欣赏《让我们荡起双桨》
播放歌曲、闭眼想象,孩子在北海公园,夕阳下游玩的欢乐情景。
五、作业:
板书:
让我们荡起双桨
倒映、环绕(欣赏)自然
迎、洒、望、听(歌唱)热爱党
问谁、安排(感情)祖国
篇三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并练习说话。
4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能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情感,并练习说话。
三.教学准备歌曲磁带.生字卡片.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并解题
1.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到公园或郊外去玩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课,就是描写的北京小朋友在北海公园荡舟游玩的情形。
2板书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生字:荡、桨
荡:(指名拼读生字,要求读准后鼻音dang)
桨:(提醒读准三拼音节jiang)
荡起双桨:划船时同时划动两条桨拍击水面。
二.读课文
1.播放课文录音。
2.借助汉语拼音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全文。
(2)卡片正音。
推开波浪环绕红墙
凉爽洒悄悄地功课
(提醒学生读准这几个字:浪lang边音;爽shuang翘舌音;洒sa平舌音)
三、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小节。
(1)指名读课文。
这一段共有几句话?
(2)理解诗句意思。
“让我们荡起双桨”,开头这样写有什么作业,表示什么意思?(开头点题,表示“我们”正在划船)
“推开”本来是人的动作,课文写船儿推开是什么意思?(课文这样写既表明船儿慢慢地行进在平静的水面上,又体现了文中小朋友轻轻荡舟的欢快情趣。)
第一、二行写出了怎样的情景?(第一、二行写了一个晴朗的早晨,小朋友们在北海公园平静的水面上荡舟游玩的欢快情景)
他们在水面上荡舟看到了什么?(指名读第三、四行)
“湖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这两句话描写了北海公园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色彩?(这两句话描写了北海公园的湖面、塔、树、墙,这些景物有的白,有的绿,有的红)
“四周”是什么地方的四周?为什么用“环绕”?(四周是湖面的周围,因为绿树红墙在湖面的周围,所以用“环绕”)
对照图画,读读诗句,说说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体会所见景物的美丽)
(3)指名读第五、第六行。
正当小朋友们欣赏美景之时,小船有是怎样的状态呢?(小船儿轻轻飘荡)
指名边用手势演示,边比较“轻轻飘荡”与上文的“推开波浪”有什么不同?(“推开波浪”表明小朋友们在划桨,小船儿在行进;“轻轻飘荡”表明小朋友们停止划桨,任小船儿在水面上慢慢飘动)
小朋友们为什么停止划桨呢?(因为小朋友们被湖面的美景迷住了)
(4)指导朗读。
小朋友们在悠闲自在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一段?(轻声和赞美的语气)
指名读,集体读。
(5)小结并板书:倒映环绕(欣赏)
2.细读第二小节。
(1)指名读第二小节。
(2)理解诗句意思。
“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这两行中的“红领巾”指什么?(“红领巾”指少先队员,因为它是少先队员的标志)
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什么?(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中国***)
“红领巾迎着太阳”是什么意思?(意思是少先队员心向着***)
“阳光洒在海面上”仅仅是洒在海面上吗?(也洒在少先队员身上)
“阳光洒在海面上”,洒在少先队员身上是什么感觉?(洒在海面上,一片光亮,洒在少先队员身上,他们感觉到温暖)
诗中“太阳”比喻中国***,体会一下这一句又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呢?(表达了中国***带来了光明和温暖,正哺育少先队员茁壮成长。)
“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悄悄的听我们愉快唱歌。”鱼儿真的在望着小朋友,听他们唱歌吗?为什么他们会有这种感觉?(鱼儿不会真的望着他们。听他们唱歌,而是他们感到在中国***的哺育下无比快乐,无比幸福,就觉得鱼儿都在羡慕他们)
(3)指导朗读。
小朋友们心情怎样?(高兴,自豪)
我们应该怎样读?(应该以欢快的语调,读出自豪的感情)
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4)小结板书:迎洒望听(唱歌)
3.细读第三小节。
(1)齐读第三小节。
(2)理解诗句意思。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尽情欢乐”是怎样的欢乐?(很尽兴地玩耍观赏,或者说想怎样乐就怎样乐)
在旧社会小朋友们能不能这样欢乐?为什么?(不能,因为旧社会人民受压迫剥削,小孩子连饭都吃不饱,衣服都穿不暖,哪能尽情地欢乐呢)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这里的“谁”指什么?(指社会主义国家)
诗中说的小朋友是不是真的不知道是社会主义国家祖国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不是)
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问“伙伴”呢?
(这样明知故问,更能表达他们对祖国的感激之情)
(3)指导朗读。
读第一、二行时要用陈述语气,读出欢快的情感。读第三、四行时,语调要突然、轻,好像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似的,提醒伙伴注意。“谁”要重读,“幸福生活”语调要上扬。
教师范读,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4)小节并板书:问谁安排(感激)
三、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课文
3.组词
荡()浆()推()浪()
汤()桨()堆()狼()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继续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细读第三小节。
(1)齐读第三小节。
(2)理解诗句意思。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尽情欢乐”是怎样的欢乐?(很尽兴地玩耍观赏,或者说想怎样乐就怎样乐)
在旧社会小朋友们能不能这样欢乐?为什么?(不能,因为旧社会人民受压迫剥削,小孩子连饭都吃不饱,衣服都穿不暖,哪能尽情地欢乐呢)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这里的“谁”指什么?(指社会主义国家)
诗中说的小朋友是不是真的不知道是社会主义国家祖国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不是)
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问“伙伴”呢?
(这样明知故问,更能表达他们对祖国的感激之情)
(3)指导朗读。
读第一、二行时要用陈述语气,读出欢快的情感。读第三、四行时,语调要突然、轻,好像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似的,提醒伙伴注意。“谁”要重读,“幸福生活”语调要上扬。
教师范读,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4)小节并板书:问谁安排(感激)
二、总结课文
1.课文中三小节末尾两行内容都相同,他们反复出现起什么作用呢?(表明小朋友们陶醉在欢快愉悦之中,他们忘记了划桨,任小船飘荡,只感到一阵阵凉风拂面)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想想诗歌描绘的情景,说说课文中三个小节内容表达了小朋友们怎样的思想感情。
相关板书:
自然
热爱党
祖国
三、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找出课文中左右结构的字。
板书:推浪塔墙洒悄环
指名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形。
(主要引导学生用熟字记生字)
如:“谁”记“推”“狼”记“浪”
“消”记“悄”“西”记“洒”
“不”记“环”
“塔”和“墙”,指导分析字形结构。
(注意“墙”的笔顺)
2、指导书写。
“荡、桨、墙”要写得紧凑。
“爽”要居中写。
3、学生练习描红。
四、课堂练习
1、读一读,再抄写。
推开波浪轻轻飘荡尽情
倒映伙伴悄悄环绕凉爽
2、加偏旁组词(小黑板)
()()()()
主良
()()()()
()()()()
肖果
()()()()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美丽的()愉快的()
凉爽的()尽情的()
教学后记:
学生在写字时,常把“桨”、“爽”写错,要注意强调和指正。这是一首优美动听的歌,学生朗读时很有感情,在引导学生体会这篇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时,他们觉得幸福生活是爸爸妈妈给的,对党、社会主义的理解,虽然我在课中渗透了一下,但学生的理解还比较浅显。我想没有必要一定要求学生理解到这么深入,现在他们爱父母、爱身边的人、爱生活,就是充满朝气、充满爱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一定会爱祖国。
板书设计
让我们荡起双桨
欣赏美景
歌唱***
感激祖国
综合练习
一、选字填空
1.应映
()照答()放()倒()
2.飘漂
()浮()扬()荡()泊
二、词语搭配
美丽的风愉快地飘荡
鲜艳的白塔轻轻地欢乐
凉爽的红领巾尽情地歌唱
三、修改病句
1、今天早晨下了一天的雨。
2、小华加入了少先队员。
3、我们热烈欢迎新同学。
4、这是高大的一棵树。
四、乱句成段
()开始,小花苞穿着绿色的衣服。
()又过了几天,花瓣盛开了,在阳光下向我们张开了笑脸。
()几天后,小花苞顶破了外衣,长出几片花瓣来、
()月季花开满花坛,有粉红的,有暗红的,有桃红的,还有白色的和**的。他们争奇斗艳,互相比美。
五、填空
1.“红领巾迎着太阳”一句中的“红领巾”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一句中的“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种,zhong 第四声:种植,种树,种田,种地,栽种,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种,zhong 第三声:物种,种类,种子,树种 。。。。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37614054.html
常用词组
1. 种差 zhǒngchā
[determinant] 把隶属一个更一般的概念的某个类区别出来的标志或属性
2. 种畜 zhǒngchù
[stud animal;breeding stock] 专供繁殖配种的牲畜;尤指公畜
3. 种蛋 zhǒngdàn
[breeding egg] 可用于孵育繁衍幼禽的各种禽蛋
4. 种公畜 zhǒnggōngchù
[stud] 留种的雄畜
作为种公畜,11年里仅得16个马驹
5. 种块 zhǒngkuài
[seed piece] 植物繁殖时,从根或茎中择取作种的部分
6. 种类 zhǒnglèi
[kind;sort;type] 依据事物本身的性质、特点划分的门类
钢有许多种类
7. 种麻 zhǒngmá
[the female plant of hemp] 苴麻
8. 种马 zhǒngmǎ
[stallion;stud;studhorse] 专门为配种而饲养的公马
9. 种禽 zhǒngqín
[breeding poultry] 配种用的雄性家禽
10. 种群 zhǒngqún
[plant or animal community;population] 指生活在同一地点、属于同一物种的生物群
11. 种系 zhǒngxì
[phylad;line of descent or evelutionary development] 假定有共同起源的关系密切的一小群物种
12. 种姓 zhǒngxìng
[caste of India] 印度社会的世袭等级之一,这些等级是按照印度教的基本制度划分的,这种制度上溯到久远的古代,并且命令一切正统的印度教徒遵从一切社会交往的规则和限制,又这些等级各有其名和特别的风俗习惯,限制其成员的职业和他们同其他种姓成员的交往
13. 种种 zhǒngzhǒng
(1) [a variety of]∶各种各样
种种在其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种种贻害。——《广东军务记》
设置种种障碍
(2) [short-hair]∶头发短的样子
白发种种来无情
14. 种子 zhǒngzi
(1) [seed]
(2) 植物的胚发育而成的颗粒状物,能萌发成新的植株
蔬菜种子
(3) 进行分组淘汰赛时,被安排在各组里的实力较强的运动员,也指这样的运动队
种子队
15. 种族 zhǒngzú
[stock;race;ethnic group] 人种
自存种族。——[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种 zhòng
常用词组
1. 种地 zhòngdì
[cultivate (till) land;go in for farming] 耕作
学种地
2. 种痘,种牛痘 zhòngdòu,zhòng niúdòu
[vaccination] 把痘苗接种在人体上,使人体对天花产生免疫作用
3. 种花,种花儿 zhònghuā,zhònghuār
(1) [grow flowers]∶培植花草
(2) [vaccination] 〈方〉∶种痘
(3) [grow cotton]〈方〉∶种棉花
4. 种民 zhòngmín
[tenant farmer] 佃民,租田种的人
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清· 洪亮吉《治平篇》
5. 种牛痘 zhòng niúdòu
[vaccination] 种痘
6. 种田 zhòngtián
[farm;till the land] 耕种田地
7. 种植 zhòngzhí
(1) [raise;grow;cultivate]∶栽种植物或庄稼
种植了大面积的小麦
(2) [implantation]∶细胞,尤指肿瘤细胞脱落至一个新的部位并继续生长
种植癌
种 chóng
详细字义
〈形〉
1. 幼稚 [young;childish]
种,稚也。——《玉篇》
2. 另见 zhǒng;zhòng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