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以文学作品为例来说明“全知视角”的特点.

梵高1年前 (2023-12-17)阅读数 6#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视角叙述者

全知视角是在小说创作常用的叙述形式,即叙述者处于全知全能的地位,是无处不在、无所不知的权威,能够洞察秋毫,作品中的人物、故事、场景等无不处于其主宰之下、调度之中,把事件和人物的方方面面都展现出来,极富有立体感。

一般以第三人称为主,这类叙述的传统特点是无视角限制。

叙述者大于人物,叙述者如同无所不知的上帝,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出现在各个不同的地点,可以了解过去、预知未来,还可随意进入任何一个人物的心灵深处挖掘隐私。

汪曾祺的短篇小说《陈小手》即采用了"全知视角"的叙事方式。小说给我们讲述的是一个过去时代乡村男性妇产科医生陈小手的故事,叙事的过程就好象有位见多识广的老乡给大家在讲叙一件见闻。

福楼拜的名著《包法利夫人》、鲁迅的《示众》、《肥皂》等也都是采用的这种"全知视角"。

这种叙述方式由于没有视角的限制而使作者获得了充分的自由,传统的叙事作品采取这种叙述方式很普遍,但正由于作者获得了充分的叙述自由。

这种叙述方式容易产生的一种倾向便是叙述者对作品中人物及其命运,对所有事件可完全控制、任意摆布,剥夺了接受者的大部分探索、解释作品的权力。

扩展资料

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的特点,就在于“全知”:作者不但知道故事的全部,而且知道所有人物的一切隐秘,包括其复杂微妙的心理变化。中国古代小说一般都是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到了近代以后中国作家才有意识地使用了叙事视角的技巧,在小说的艺术形式上产生了重大变革。

第三人称的最大优点是叙述者能够灵活自如地周游于被叙述对象之间,拥有更大的叙述空间,叙述也更显客观和有序。鲁迅的第三人称的小说对现实人生的批判带有更冷静的性质。选择性全知视角,就是从故事中一个人物的角度来讲述的。

由于只限于写一个人物的思想感情,所以比全知视角更接近于实际生活;同时也连贯、富于条理,因为所有事件的发生,所有的人物都是用一个价值标准去看待、衡量的。

摄像式视角:用客观的叙事视角,作者完全处于画面之外,只写出所见所闻,而不写他未见未闻的事。这使作者与他的故事之间的距离拉大,读者必须自己最大限度地来理解故事。

以文学作品为例来说明“全知视角”的特点.

第三人称小说的叙述者是在小说文本之外的,他极大地靠近了小说文本,但却没有进入小说文本。他把作者和读者领到了现场,并给我们述说着事情发生的原委和情景,但他却不是这个事件的参与者。

当小说的叙述者把叙述的具体任务转交给了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就成了第一人称的小说。小说中的“我”,一面引导我们在小说的世界里漫游,一面亲身参与小说的事件,影响着事件的发展。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视角时,故事是由故事里的某一个人物讲述的。

第一人称叙事有很多优点,它使故事显得真实,好像某人正在给你讲故事,大大缩短了读者与故事中人物的距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全知视角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