蜥蜴的外形特点
1、蜥蜴类动物身体一般分为头、颈、躯干、尾四个部分。
2、蜥蜴的身体表皮为革质鳞,有些种类在鳞下还有小骨板,如石龙子、蛇蜥等。
3、蜥蜴类动物牙齿细小,舌的形状、长短随品种而异。
4、眼睛较发达,有些种类还有颅顶眼,除多数壁虎外眼睑多能运动,穴居类型的眼睛多隐于皮下。
5、蜥蜴的耳朵,鼓膜多显露,鼓膜发达。左右下颔骨以骨缝相联合,因此,口不能张开过大。
6、蜥蜴身体细长,后肢粗壮发达,而且脚掌底部具有可张开或收拢的膜。当它在水面上奔跑时,这些膜就会张开,使脚掌与水面的接触面积大增。
扩展资料
蜥蜴属于冷血爬虫类,其种类繁多,大多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其生活环境多样,主要是陆栖,也有树栖、半水栖和土中穴居。多数以昆虫为食,也有少数种类兼食植物。
蜥蜴是爬行动物,可以完全脱离水体环境生存,更重要的是蜥蜴的心室特征完全符合爬行类的特点,而且也不像两栖动物那样需要依靠皮肤等外呼吸辅助器官进行呼吸,繁殖后代也完全脱离了水体的环境依赖。蜥蜴保护自己的方法很多,最显著的办法应该是变色和断尾。
蜥蜴的变色能力很强,其变色是一种非随意的生理行为变化,与光照的强弱、温度的改变、动物本身的兴奋程度以及个体的健康状况等有关。部分蜥蜴当受到袭击时尾巴更会因肌肉剧烈收缩而导致断落,断落的尾巴中仍有部份神经活着会不断弹跳,从而分散敌人的注意力,以便逃脱。
百度百科-蜥蜴
新华网-为什么蛇怪蜥蜴能够在水上站立奔跑?
变色龙和蜥蜴的区别 变色龙和蜥蜴的区别有哪些
蜥蜴(Xiyi)脊椎动物,爬行纲,蜥蜴目,蜥蜴科。为中小型陆栖动物,体型一般较细长。体鳞常具有鳞嵴,腹鳞呈方形或矩形,较大,成行排列,眼睑较发达。鼓膜一般多裸露。舌细长,前端分叉。尾细长,遇到惊扰时,能自切,尾断后仍可再生,但不如原来的长。四肢较为发达,5指(趾)端均有爪,行动敏捷,善于迅速爬行。多生活于草丛中、灌木林下、沙地,少数种类为树栖。如生活在云南西南部的飞蜥(Draco),借3条肋骨支撑皮肤膜,在林间滑翔。一般白天活动,多以昆虫为食,卵生或卵胎生。我国多省市常见的有麻蜥(Eremias argus),也称“丽斑麻蜥”,长约12厘米,背部暗青褐色,有8~10列带有黑环的黄圆斑,均为粒鳞;腹部色浅,无斑纹,多生活于沙地、麦田等处;数量更多的还有草蜥(Takydromus septentrionalis),俗称“蛇舅母”,长约25厘米,尾为体长的2倍以上,背部绿褐色,有大鳞6行,腹面灰白色,有棱鳞8行,多生活于草丛间。
1、变色龙是爬行纲有鳞目蜥蜴亚目避役科的所有动物的总称。而蜥蜴则是爬行纲有鳞目蜥蜴亚目所有动物的总称;
2、眼睛不同,变色龙的两只眼镜类似藤壶型,左右眼球能分别转动360°,蜥蜴则不可以;
3、捕食方式不同,变色龙用舌头捕食,平时将舌头在嘴里盘卷起来。发现猎物后会从口中喷射出长舌来捕食。而蜥蜴都是直接用嘴咬;
4、分布范围不同,变色龙分布在马达加斯加,还有部分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而蜥蜴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
5、变色龙可以根据环境来改变自己的体色,而多数的蜥蜴并不能改变身体的颜色;
6、变色龙是树栖生物,行动迟缓,蜥蜴则主要是陆栖,不过也有树栖的,后肢有力,可以很快的奔跑,而且还可以通过尾巴来维持反向。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