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及和和的区别

一语惊醒梦中人1年前 (2023-12-17)阅读数 5#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连词介词

“和”:(据题意,此处“和”为)连词,跟,同之意。 “及”:(同上)连词,和,跟之意。 “或”:(同上)连词,用在叙述句里,表示选择关系。 我喜欢绿色的鞋子和(及)帽子: 意思应该是“我喜欢绿色的鞋子和(及)绿色帽子”,在一句话中,后面的名词宾语在无特殊说明情况下,跟从前一名词宾语的定语来理解。 我喜欢绿色的鞋子或帽子: “或”的使用表示选择,是对宾语(鞋子、帽子)的选择,不是对定语(绿色这一颜色)的选择。故意思应该是“我喜欢绿色的鞋子,或者喜欢绿色的帽子”。

及和暨有什么区别?

区别:

(1)“与,赐予也。一勺为与。”会意字,以一、勺示意,勺即酌,以物与人不问所欲,当斟酌而与之。与的本义为“赐予”,为实词。虚词“与”是假借字,可作介词、连词和副词。作连词的“与”,从先秦至现在没有大的变化。介词“与”,唐宋以后又产生了新义,如“使”“将”等义,但这些新义在现代汉语中又消失了。副词“与”是“举”的通假字,也是多音字。

(2)“及”和“与”一样,也是口语里不大用的,可它跟“与”的意味不同。“及”也不能用“与”来代替,“及”常常跟“其”或“其他”连用。

(3)“以及”的作用相当于“和”,但又有区别。它和“及”一样,所连接的两边前一部分总是主要的。但“以及”的用法又比“及”广泛些,它不但能连接名词,也能连接动词、短语和句子。

(4)“和”“同”"暨"“与”除了作连词外,还可以作介词。一般说来,从两个方面来判定:一是前后两个部分可以对调,对调后基本意义不变的是连词;前后两个部分不能对调,对调后意义跟原来不同的是介词。二是如果是介词,它的前边可以插入别的成分;如果是连词,它的前边就不能插入别的成分。

(5)“暨”的意思跟“和”“及”差不多。但是,它用在更庄重、正式的场合。而且,它跟和,及并不通用。如:xxx先生暨夫人纪念文教基金会。

暨,本义是指太阳初升略现,也指人物姓氏。得姓始祖:彭祖。暨姓是彭祖的后裔。根据《姓考》及《姓氏考略》等古籍的考证,两部古籍是这样记载的,大彭的后裔被封于暨,子孙因此就“因地命氏”以暨为姓氏。

扩展资料:

1、从后头跟上:来得及。赶不及。

2、达到:及格、合格。及第(古代科举考试中选,特指考取进士)。普及。过犹不及。

及和和的区别

3、趁着,乘:及时。及早。及锋而试。

4、连词,和,跟:阳光、空气及水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以及。

参考资料:及_百科

一是读音不同。“暨”读jì “及”读jí。?

二是语体色彩不同。“暨”具有浓厚的书面语色彩,具有庄重典雅的意味,“及”没有这种书面语色彩。?

三、语用场合不同。“暨”常用于郑重的语用场合,例如会标、请柬、贺函等。这些地方的“暨”不能用“及”替换。在行文中的“及”一般也不能用“暨”来代替。

扩展资料

“暨”常见的用法有两种。一种是表示“至”“到”。另一种是做连词,表联合关系,相当于“和”“与”。《尔雅?释诂下》说:“暨,与也。”这种用法比较常见。

下面是当前用例:

“2015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发布会暨新能源发展高峰论坛”11日在京举行。

从上面的例句可以看出,“暨”连接的两个名词性成分所表示的内容,有时是相同的,例如可以是两个会议、两个仪式、两个比赛等,但也可以是不同的内容,例如可以是仪式跟会议等。

不论是连接相同的内容还是连接不同的内容,用“暨”连接的两个内容多存在某种联系。但根据实际需要,在一次集会中举办两个没有直接联系的活动时,会标中用“暨”连接两个活动的名称,也是可以的。因为“暨”表联合关系时,并未限制被联合的词语所表示的内容。

应当注意,“暨”带有浓厚的书面语色彩,具有典雅庄重的意味,多用于会标、请柬、贺函等。而连词“及”没有典雅庄重的意味,因此叙述话语中的“及”不能换成“暨”,会标等的“暨”也不宜换成“及”。

连词“及”常用来连接并列的名词性成分,意思相当于“和”“跟”。“及”连接三项以上的成分时,“及”放在最后一项的前面;用“及”连接的成分,多有主次之分,“及”前的成分是主要的,“及”后的则相对次要些。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