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和电有什么区别?
静电并不是静止不动的电,而是在空间缓慢移动的电荷,或说是一种相对稳定状态的电荷。其磁场效应比起电场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由于这种电荷和电场存在而产生的一切现象称为静电现象。
1、起电方式的不同
一般工业用电是由电磁感应原理产生的,而静电大部分是因接触、磨擦、分离而起电的。
2、能量相差很大
静电在空间积蓄的能量密度一般最大不超过45焦耳/米3,而电磁机器空间积蓄的能量密度却很容易达到106焦耳/米3二者能量相差可达105倍。
3、表现形式不同
静电电位往住高达几千伏,甚至几万伏,而工业用电的相电压为220伏,线电压为380伏,静电电流很小,常为毫微安(10-9A)数量级,而工业用电则常为安培,几十安培数量级。
4、欧姆定律的适用性不同
工业用电的电路符合欧姆定律,即R=V/I,然而,静电释放电路则很难适用欧姆定律,因为静电的泄漏和释放的途径,除物体内部和表面外,还有空间,且随物体和周围状态而变化,故无法准确计测静电泄漏电流和泄漏电阻。
因为有了电地球的夜晚灯火通明
电是我们最习以为常的东西了。那么电到底是什么东西呢?电是静止或移动的电荷所产生的物理现象。人们在很早的时候就知道了电。因为电在自然界中是很常见的。每当暴风雨来临之前,天空总是阴云密布,电闪雷鸣。
天空中的闪电
闪电是怎么产生的呢?暴风雨来临之前,天空中的云层和地面产生了大量的电荷。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因为空气是不易导电的,因此这些电荷会越积越多,一旦遇到易导电的树木,建筑物甚至人体。正负电荷会发生链接,从而产生强烈的电流,产生震耳欲聋的雷声和耀眼的光芒。因此在夏季雷雨天气时,千万不要在树木下避雨,以免遭遇雷击。
闪电蕴藏着极大的能量。闪电的电压高达几百万伏,温度可达17000℃到25000℃,是太阳表面温度的三四倍!但是闪电中蕴藏的能量很难被我们利用。
闪电
后来人们又发现,一些物体经过摩擦也是会产生电的现象。例如用橡胶棒摩擦皮毛或者用玻璃棒摩擦丝绸后它们都可以吸起一些细小的物体。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摩擦起电。摩擦起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见到,特别是在冬天的时候,一些皮肤干燥的人穿着化纤面料的衣服很容易出现静电现象。有时晚上关灯脱毛衣就会看见有火花产生。有时候收触碰到金属物品会有被电击到。这些都是静电现象。
静电的电压也有数万伏之高,因此我们有时候被静电电击到的时候,也会感到疼痛极为不舒服。幸亏静电的电量比较低,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小朋友玩塑料滑梯产生了静电让头发竖起来了
这些都是生活中很常见的电现象。不过这些电并没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因为无论是闪电还是摩擦产生的静电都是非常不稳定的,它们不能被我们有效的利用。我们生活中常用的电是怎么来的呢?生活中常用的电有两种,一种是直流电,一种是交流电。直流电指的是电流方向不变的电流。它是由美国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发现的。例如我们经常使用的电池所产生的电流就是直流电。
电池产生的电流是直流电
电池的使用在生活中范围毕竟有限,多数的家用电器使用的还是交流电。交流电指的是电流方向随着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交流电的发现者是英国人法拉第。交流电是我们最常用的电。那些大型发电站发出来的电都是交流电。
中国有14亿人口,几乎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用电。我们生活中最常用的交流电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使用电其实就是在使用能量。地球上的能源有很多种,但是唯独电能在自然界中不常见。闪电是自然界中的电能,但是闪电非常不稳定,我们无法利用它。因此我们使用的电都是将各种能源先转化为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电磁感应原理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水力发电站
人们通过建立发电站可以将地球上的化石燃料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电能。这样的发电站通常叫做火力发电站。流淌的水也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因此人们也将一些河流上建立水电站,将水能转化为电能。此外还有风力发电、天阳能发电和核电等等。总之地球上能够利用的能源人们都可以转化为电能。
输电电路系统
发电站发出来的电通过输电线路把电输送到千家万户。当我们打开家中的各种家用电器开关,电能又转化成了其它形式的能量供我们使用。例如电让电灯发光,让冰箱制冷,让热水器把水烧开等等。电的使用说白了就是地球上各种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
现代社会是一个电气化的时代,人类无论开发出那种新能源都是现将其转化为电能再使用的。人类方方面面的活动都离不开电的使用。现代人类社会是一刻也离不开电了。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