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家部门有部,署和局,他们有什么区别
实际上除了部、署、局外,还有委员会,以及会、院、办等其它办事机构和事业单位。
“部”是国务院的组成部门。
“委”也是国务院的组成部门,与部不同的是它采取合议制。不过注意:国务院有的办事机构也称委,如国资委,但却不是国务院的组成部门。
“署”的称谓主要是沿袭了传统习惯,有的署是国务院组成部门(如审计总署),有的则不是(如海关总署)。
“局”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具有部级职权,却不具部委地位的,称为总局,序列上属于国务院直属机构,如国税总局、体育总局等(局长也是正部级);第二种是各部委归口的国家局,如国家测绘局、邮政局等;第三种是国务院的直属机构,如机关事务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等。习惯上也称后两种为“副部级局”。
在国务院所有部门中,部和委以及办公厅、审计总署、人民银行等是最有地位的,因为是国务院组成部门。其主要领导须经人大通过法律程序任免。剩下的都属于“办事型”部门,其主要领导由总理直接任免。
部是指国家的各个部委,比如说教育部、公安部、卫生部、外交部等等;
厅也是部的下属,一般是省里的,如各个省有教育厅、公安厅、卫生厅等等;
局的范围就广了,大致上市级的就是局了,如市教育局、公安局、卫生局等等。
公务员等级分为10级,分别是乡科级(正、副)、县处级(正、副)、厅局级(正、副)、省部级(正、副)、国家级(正、副),厅局级以上官员才算领导。由此可知厅和局是平级,部是它们的上一级。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机构改革不断推行,一些部门的名称也随着地位的不断变化而变化。升格的部门名称要变,降格的部门名称也要变。在国务院部门中,“司”和“局”虽然行政级别一样,但职能有所区别。
2012年4月,事业单位改革指导意见正式公布后,不少人发现,像中国气象局、中国证监会这些从名称上看似行政机构,实际也承担行政职能的单位,竟然也被归为事业单位。不过,他们或许能借这次改革,被划入行政序列。
其实,如果对中国的机构编制常识有所了解,就能从名称上大致判断他们的机构属性是事业单位。在中国,一个机构的名称实际是机构基本属性、内在规律以及特殊性的综合反映,能反映出这个机构的行政区划、所属关系、工作性质、规格级别以及管理范围等。
各级机构中,尤以国务院所属机构的名称特征更加明显,包括国务院组成部门、直属机构、办事机构,都能从名称上识别。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中曾经规定,国家公务员的级别分为十五级。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分别是:
(一)国务院总理:一级;
(二)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三级至二级;
(三)部级正职,省级正职:四级至三级;
(四)部级副职,省级副职:五级至四级;
(五)司级正职,厅级正职,巡视员:七级至五级;
(六)司级副职,厅级副职,助理巡视员:八级至六级;
(七)处级正职,县级正职,调研员:十级至七级;
(八)处级副职,县级副职,助理调研员:十一级至八级;
(九)科级正职,乡级正职,主任科员:十二级至九级;
(十)科级副职,乡级副职,副主任科员:十三级至九级;
(十一)科员:十四级至九级;
(十二)办事员:十五级至十级。
参考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级别—百度百科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