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人民解放军军徽的及代表意义

桃子1年前 (2023-12-17)阅读数 6#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军徽中国人民

象征军队的标志之一。有些国家的军队各军种都有自己的军徽。把具有一定意义的图案制作成徽章作为某一军事集团的象征和军事首领的标志在古代已有之。公元前5世纪,欧洲一些国家的军队中出现装饰有神祇和动物小雕像或刻绘着特殊象征性图案(公牛、猫头鹰和互握的手等)圆盘的矛和杆。同时,还出现了军事首长、高级官员的个人标志。10世纪一13世纪,西欧骑士的盔甲和旗帜上出现了区分穿戴这样甲胄的骑士的贵族家族纹章,这是纹章主人力量、勇敢、敏捷和机智的象征。之后,军旅中的徽章不断发展,逐渐发展成象征军队或建制部队的标志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是 1949年 6月 15日由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颁布启用的,样式为镶有金**边的五角红星,中嵌金**“八一”两字,亦称“八一”军徽。红星象征中国人民获得解放;红色为革命的颜色,亦为我国人民习为喜庆的颜色;“八一”表示 1927年 8月 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之日。1951年 2月 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草案)》中,曾附录了陆军军徽、海军军徽和空军军徽样式。陆军军徽亦即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海、空军的军徽以“八一”为主体,表示海、空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部分,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的。海军军徽为藏蓝色底,衬以银灰色铁锚,蓝色衬底象征广阔的海洋,铁锚代表舰艇,象征海军。空军军徽衬以金**飞鹰两翼,象征人民空军英勇果敢,飞行无阻,并坚决负起捍卫祖国的光荣任务。1949年 6月至 1955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曾用作帽徽。1990年 6月,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重新附录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图样,并对军徽的使用作了明确规定:军徽可按比例放大或缩小,用于举行典礼、检阅、军人宣誓、隆重集会等时机(悬挂于主席台中央)或臂章、奖状、车辆、舰艇、飞机、重要建筑物上,禁止用于商业广告和有碍于军徽庄严的场合或装饰品上。

中国军徽怎么区分

经中央军委批准,部队文职人员统一配发制式服装,从2018年8月1日起启用穿着。配发的文职人员服装包括礼服、常服、作训服、标志服饰等共4个系列。

文职人员制式服装与军装有什么区别?

中国军网八一电视近期发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宣传片》,展示了文职人员的多套制式服装。

从宣传片可以看出,文职人员服装与军装有明显区别。文职人员服装无肩章、无臂章、无资历牌、无八一标识、无五角星标识,帽徽采用一个仿五角星的?文?字标识。

左边三位身着的都是夏常服,分为短袖和长袖两个版本;中间四位的衣服颜色较深,都是常服,其中两位身着常服大衣;最右边这位穿的就是作训服。

还有一部宣传片,可以看到更多细节。

这是常服。 帽徽是形状像五角星的?文?字。 左右胸的位置都是标志服饰。右胸是胸标和姓名牌,胸标显示了不同的军种和工作单位,在刚才宣传画的左下角也有印制。左胸则是岗位类别和级别标志。

中国海军军徽为藏蓝色底,主体为五角星和“八一”组成的图案;空军军徽为天蓝色底,主体为五角星和“八一”组成的图案;陆军军徽为草绿色底,主体为五角星和“八一”组成的图案。

人民解放军军徽的及代表意义

中国解放军军徽及其图案可以用于帽徽、领花、臂章、荣誉章、奖状、车辆、舰(船)艇、飞机、重要建筑物、会场主席台等。使用军徽及其图案,应当严肃、庄重,严格按照比例放大或者缩小。禁止将军徽及其图案用于商业广告和有碍军徽庄严的装饰或者场合。

扩展资料

中国军徽的确定:

1949年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委员会开幕,就是在这次大会上,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的名义,发布了《关于公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军徽样式》的命令。

命令中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军徽样式为镶有金**边之五角红星,中嵌金**“八一”两字,亦称“八一”军徽。

人民网-帽徽和军徽不一样,你可千万别用错了!

百度百科-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