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乾隆帝在看到地方官用献给他的银丝做的痰盂后,说了什么?

泡在奶味里1年前 (2023-12-17)阅读数 4#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乾隆皇帝乾隆

乾隆皇帝继位后,仿效祖父康熙皇帝的做法,先后进行了6次南巡。

6次南巡的时间分别是: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与电视剧里“乾隆皇帝下江南”的轻车简行不同,乾隆皇帝每次南巡都浩浩荡荡,前呼后拥。

乾隆皇帝南巡

为了迎接乾隆皇帝,让乾隆皇帝吃好喝好,南巡沿途的地方官员绞尽脑汁,搞出了不少新鲜玩意儿。其中一个叫章攀桂的地方官员值得拿出来单独说一说。

乾隆帝在看到地方官用献给他的银丝做的痰盂后,说了什么?

章攀桂,字淮树,安徽桐城人,清朝乾隆中期的官员,历任渭源知县、武威知县、镇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苏松督粮道、松太兵备道、淮扬道等职。《清史稿》记载章攀桂“有吏才,多术艺,尤精形家言”。这是说章攀桂当官有两把刷子,还精通风水之术。

如果官员的才华用对了路子,未尝不是一件皆大欢喜的好事。

乾隆皇帝南巡

乾隆皇帝南巡,经常乘船从镇江前往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这一带江水湍急,给行船带来很大的风险。有人提出,重新开凿位于句容茅山以北孙权派人修建的破冈渎运河,作为乾隆皇帝南巡的航道。章攀桂实地勘查后,认为茅山石头巨大、山势很高,就算勉强开凿出一条航道,也需要设闸储水,耗费大量物力。他出了更加省工省时的开凿刀枪河故道的方案,并监督实施,取得了成功。

刀枪河故道开凿后成为一条新河,为附近老百姓的出行运输提供了极大便利。由此,章攀桂受到了乾隆皇帝的优擢。

乾隆皇帝剧照

但是,如果官员的才华用错了路子,结果就会很尴尬。

章攀桂担任淮扬道时,乾隆皇帝又进行了一次南巡。作为地方官员,章攀桂负责行宫的陈设。可想而知,这是一次近距离接触乾隆皇帝的机会,章攀桂怎么能不竭尽全力来讨好皇上的欢心呢?章攀桂决定送乾隆皇帝一件特别的礼物。

章攀桂考虑到乾隆皇帝年岁已高,口痰必多,身边一定会放一个痰盂。于是,章攀桂用镂空银丝,制作了一个精美的痰盂,放在乾隆皇帝的座位旁边。然后,他就静静地等待着乾隆皇帝的嘉奖……

痰盂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乾隆皇帝见了镂空银丝痰盂后,不但没有露出欣喜的表情,反而大吃一惊:“此与孟昶之七宝溺器何异?”

“七宝溺器”是有典故的。典故的主角为后蜀末代皇帝孟昶。孟昶初继位时,尚还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但在治理后期,昶明显放松了自我,整日沉湎于酒色之中,过着奢侈无度的生活,宫殿里陈设的物品都是极度奢华之物,就连使用的夜壶都用珍宝制成,名叫“七宝溺器”。宋太祖赵匡胤派大军灭掉后蜀,得到了这件“七宝溺器”,视为亡国之物,命人将“七宝溺器”毁掉。

宋太祖赵匡胤

无独有偶。当年明太祖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后,见到他的行宫里有一张镂金床,认为与孟昶的七宝溺器没什么不一样,是自取灭亡之物,当即命令手下将镂金床销毁。

显而易见,乾隆皇帝很讨厌章攀桂送上的镂空银丝痰盂,将它与孟昶的亡国夜壶联系在一起。章攀桂“拍马屁拍到马腿上”。此后,乾隆皇帝没有给他升官,让他就呆在原地不动。

到后来,章攀桂还因为另外一件事,被乾隆皇帝革除了职务。

章攀桂精通风水,许多官员在修建宅院时,喜欢找他帮忙。乾隆时期有一个大臣叫于敏中。于敏中是江苏金坛人,状元出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权倾一时。于敏中兴旺发达后,在家乡金坛大规模营建私家园邸,请章攀桂来帮忙。章攀桂自然会尽心尽力地做事,不在话下。

于敏中

1780年,于敏中病逝后,暴露出来历不明的巨额遗产。乾隆皇帝非常生气,派人到金坛进行详细调查。钦差大臣调查时“拔出萝卜带出泥”,顺带发现了章攀桂帮助于敏中修建私家园邸的事情。乾隆皇帝一声令下,将章攀桂革除职务,回家种田。

章攀桂丢官后,心灰意冷,不再追求仕途,而是回到家乡度过了晚年时期。这时候,章攀桂对禅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闭门读书,研究禅理,著有《选择正宗》等书籍流传下来。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