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语方言分类的由来
结论:藏语方言是按照语音的差异来分类的。
一,方言划分
现代藏语方言的划分先以声调有无作标准分为两类方言——有声调的卫藏方言,康(巴)方言和无声调的安多方言。其中卫藏和康方言的声调是后才有的。
声母清浊对立。安多和康方言的共有特征,如“s”(同发音部位,但声带不振动)与“z”(同发音部位,声带振动)是一组对立关系,安多和康方言方言都有,但卫藏方言(拉萨话)只剩下“s”。
辅音韵尾多少。普通话中辅音韵尾已经消失了,但藏语还保留,其保留程度各不一样。康方言保留最少,只有一个(如zi? 豹,中类似问号的这个用喉咙发出的音节末尾发音符号)。
所以,藏语语音上的这些既有共同特征,又有区别特征的差异,使卫藏方言,康方言和安多方言成为藏语的方言。由于卫藏方言和安多方言声调和清浊差异较大,他们之间难以通话,而康方言则介乎两者之间。
二,安多方言古老
语言演变的普遍趋势是声母系统和辅音韵尾的简化,但安多方言把这种趋势放得很慢。如复辅音,也就是声母是复合的,像mh/ndz/sp这样;前面也说到了,无声调,韵尾多,这是藏语最初的形态。
语法复杂。保留了古代的助词,如-la放在词尾表方向;形态上保留了词汇的现在时/过去时等形式。
三,嘉戎语属于羌语支,是羌语支11种语言的其中一种。白马藏族不知什么鬼。
四川境内主要以康巴藏族、嘉绒藏族、白马藏族为主,西藏境内主要以安多藏族为主。由于地理环境不同,四川藏族和西藏藏族在生活条件、饮食习惯、语言等方面都有很多不同。四川的藏族大部分汉化程度比较高。
居住在西藏阿里地区的人自称为“堆巴”,后藏地区的人自称为“藏巴”,前藏地区的人自称为“卫巴”,居住在西藏东境、青海西南部和四川西部的人自称为“康巴”。
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为藏、康、安多三种方言,并且是有文字的,而嘉绒藏族很少见是没有文字的方言。
藏族的康区战略地位重要,是我国五大藏区的结合部和交通枢纽,四川省境内的藏族人口聚居区,基本上都在康区范围之内,而且是康区最重要和主要的组成部份。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