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药和成人用药的区别是什么?
儿童对药物敏感易中毒。儿童用药的选择从品种、剂型和剂量都需考虑不同年龄段人体发育的特点,不能随意参照成人用药。多数父母缺乏医药常识,对病情判断不准,片面依赖广告,盲目用药,掩盖病情,延误治疗时有发生。服药时,请参考说明书中的体重剂量比例服药,比如多少千克体重应该服用多少剂量,而不是参考年龄剂量比例服药。从用药安全角度,家长不宜当医生把宝宝当试验品进行治疗耽误病情。因宝宝不能自述病情或准确表达自己的病症,故被称为哑科。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机体各器官发育尚不完善,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性与成人不同,而且在儿童年龄范围内,从出生到青春发育期也不尽相同。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小,儿童不宜套搬使用成人药,对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应给予高度的重视。
熟悉儿童各年龄段的发育特点,明确诊断,合理用药,选择适合儿童的剂型和给药特点,儿童给药以口服为主。
3岁以下婴幼儿吞咽片剂有一定困难,如吞咽不慎,会误入气管造成咳呛。故最好选用液体剂型,如糖浆剂、合剂或颗粒剂、速溶片剂等儿童易于接受的剂型。儿童用药还应注意药物的色、香、味和外观,去除药物的异味及苦味,使儿童乐于服用。儿童的肌肉尚不发达,肌内注射和皮下注射药物吸收不好,而静脉给药吸收快而可靠,故通常在病情严重时选择静脉给药。
儿童外用药品要谨慎。
儿童的皮肤、粘膜面积相对较大,皮肤薄而娇嫩,外用药通过皮肤粘膜吸收比成人多,容易引起中毒反应。故儿童外用药一定要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一些药品儿童不宜使用。
由于儿童的解剖和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对药物极为敏感,成人能用的药,对儿童可能是禁用或慎用。如喹诺酮类抗菌药: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沙星等沙星类药品可能会抑制软骨发育,因此18岁以下未成年人禁用。四环素类抗生素:能使儿童牙齿染黄,故8岁以下儿童禁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有肾脏毒性和耳毒性,使用不当会引起耳聋,留下终生遗憾。长期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可能造成儿童生长迟缓,影响身高。
儿童用药说明书要通俗易懂,以便家长正确掌握。
用量应遵医嘱,不可随意增减。药物种类不可过多,避免重复应用作用相同的药品而造成体内药量蓄积,产生毒性反应。
总之,儿童太小,不适宜自我治疗的,建议抓紧时间到政府办的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就诊,关键是明确诊断,排除用药等治疗禁忌,再确定治疗方案。儿童应使用儿童专用药。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药品,才有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药用对了才治病(儿童合理用药问答)/家庭合理用药丛书¥28.86购买
VALUEDER针筒型婴儿喂药器儿童宝宝喂水器滴管式喂奶器吃药¥15购买
婴儿喂药器宝宝针筒式刻度喂药器儿童幼儿硅胶量筒包邮¥12.54购买
摩尔西夫婴儿喂药器硅胶奶嘴式新生儿童喂水带刻度针筒量杯宝宝吃药防呛¥28购买
小儿体内各组织器官未完全发育好,生理功能尚未成熟,解毒功能也较差,所以,用药时应根据这些特点谨慎行事。 有些药物在成年人或年龄大些的孩子可用,在婴幼儿则不宜用。新生儿和较小婴儿的肝、肾和某些酶系统功能均不完善,用药时容易出现毒性反应。如抗生素类四环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一般不用,必须用时也应谨慎,稍大些的孩子使用时也应适当注意。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一些兴奋神经的药物一般也不宜用,使用时剂量也应特别小,以免引起抽风。小儿对某些药特别敏感,如吗啡、可待因、度冷丁等,小儿使用容易中毒,故不宜使用,尤其是1岁以下的婴幼儿应禁用。 小儿有新陈代谢旺盛,排汇功能快的特点。小儿的用药量有时按年龄计算,有时按体重计算。有些药物按体重计算是根据生理特点而定,用药量往往比按年龄计算略大些。如果小儿剂量都按体重计算,则小儿剂量比成人剂量也相应的大些。成人所用药物不可轻易给小孩用,有疑问时应去请教医生。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