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的州郡问题
东汉及三国时期的州郡划分大致如下:(天下分为十三州,另有洛阳一地称为司州或司隶。三国时期,各国为方便管理,对部分郡县又做了重新划分,下有叙述。
因此“州”是大于“郡”的,至于“八十一州”和“四十一州”的说法,可能是演义的作者将三国时期的州与后世所谓的州搞混了,因为后来诸朝开始设“道”、“省”等行政单位,而“州府”变成了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市”的行政单位。
在《三国演义》中还有其他的称谓错误,比如州的长官,在东汉时称“州刺史”,黄巾之乱后为方便管理听刘焉建议改成“州牧”,完全掌握军政大全。而书中的某些地方却称“X州太守”,是错误的。)
司州:分置河东、平阳、河内、弘农、河南尹等四郡一尹,下辖55县,属魏地。约于今陕西省、山西、河南省部分之地。 治所——河南(今洛阳市东)
幽州:分置涿郡、代、上谷、渔阳、辽西、玄菟、乐浪、右北平、燕国、辽东属国等十郡一国一属国,下辖69县,属魏地。约于今河北、辽宁与北朝鲜。 治所——蓟(北京城西南)。
冀州:分置魏郡、广平、阳平、钜鹿、常山、安平、平原、乐陵、博陵、渤海、章武、河间、清河、赵国、中山国等十三郡二国,下辖123县,属魏地。约于今河北、山西东部、河南省黄河以北,辽宁省辽河以西之地。 治所——镐(hao)(冀柏乡县北)
并州:分置太原、上党、乐平、西河、雁门、新兴等六郡,下辖44县,属魏地。约于今山西省与陕西省部分。 治所——晋阳(太原市西)
青州:分置齐郡、济南、乐安、北海、城阳、东莱等六郡,下辖62县,属魏地。约于今山东省与辽宁省辽河以东之境。 治所——临锱
兖州:分置东郡、济阴、山阳、泰山、济北国、陈留国、任城国、东平国等四郡四国,下辖71县,属魏地。约于今山东省西界与河南省东北。 治所——昌邑(今鲁金乡县西北)
豫州:分置颍川、汝南、弋阳、陈郡、谯郡、鲁郡、梁国、沛国等六郡二国,下辖94县,属魏地。约于今河南省。 治所——谯(皖亳县)
徐州:分置彭城、下邳、东海、琅琊、东莞、广陵等六郡,下辖50县,属魏地。约于今江苏省、山东省南境、安徽之宿、泗二县之地。 治所——郯(鲁郯城县西南)
雍州:分置京兆、冯翊、扶风、北地、新平、陇西、天水、南安、广魏、安定等十郡,下辖70县,属魏地。约于今陕西省、甘肃省东部。 (雍州很奇怪,我查了许多资料,没有一个提到它的治所的,所以抱歉了!)
凉州:分置金城、西平、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西海等七郡,下辖44县,属魏地。约于今甘肃省。 治所——陇(甘清水县北)
荆州:南阳、南乡、义阳、江夏、襄阳、魏兴、新城、上庸等八郡65县属魏地;南郡、宜都、建平、武昌、蕲春、武陵、天门、长沙、衡阳、湘东、零陵、营阳、始安、邵陵、贵阳、始兴等十六郡102县属吴地。约于今湖南、湖北、广西北境、贵州东北部、四川东部以及广东连县等地,腹地颇大。 治所——汉寿 (湘常德市东)
益州:分置蜀郡、犍为、江阳、纹山、汉嘉、朱提、越隽、牂柯、建宁、兴古、永昌、云南、汉中、广汉、梓潼、巴郡、巴西、巴东、涪陵、武都、阴平等二十一郡,下辖146县,属蜀地。约于今四川、贵州、云南及陕西汉中盆地。 治所——雒(四川广汉市,后绵竹,再成都)
扬州:淮南、庐江等二郡十四县属魏地;丹阳、新都、会稽、临海、建安、东阳、吴郡、吴兴、豫章、庐陵、鄱阳、庐江、临川、安成、庐陵南部等十四郡一都尉146县属吴地。约于今江苏省南、安徽、江西、浙江、福建数省之地。治所——历阳(皖和县,后迁寿春
交州:分置交趾、新昌、武平、九真、九德、日南、九真属国、南海、苍梧、临贺、合蒲、珠崖、郁林、桂林、高凉、高兴、合蒲北部等十五郡一属国一都尉,下辖104县,属吴地。约于今广西、广东二省与越南国;后吴分南海、苍梧、临贺、合蒲、珠崖、郁林、桂林、高凉、高兴、合蒲北部等九郡,都尉另置广州
治所——广信(桂梧州市)
府州军监是宋代地方政区。宋逐步取消节镇兼领支郡﹐使各州直属京师﹐向皇帝奏事。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尽罢天下节镇所领支郡﹐从此全国诸州直辖于中央。州的长官称知州事﹐简称知州。又设通判﹑大州两员﹐其馀一员﹐不及万户者不置﹐广南小州有试秩充通判兼知州者﹐与知州均理一州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之政﹐而且“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
府州军监分等
编辑
宋与州级相等的还有府﹑军﹑监。“知州事﹑通判州事各一人﹐府﹑军﹑监如州。”设府者体制较尊﹐“州郡之名﹐莫重于府”。府有京府﹑次府之分。京府为首都或陪都所在地。宋初建首都开封府为东京﹐以陪都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东)为西京﹐大中祥符七年(1014)﹐升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为南京﹐庆历二年(1042)﹐升大名府(今河北大名)为北京﹐遂有四京府﹐其馀则为次府。南宋临安府称行在(见北宋四京与南宋行在)。
府率以州升﹐多缘皇帝未即位时所封或任官之故﹐如宋太祖以归德军节度使代周﹐景德三年(1006)﹐升归德军所在之宋州为应天府。宋太宗赵炅以晋王嗣位﹐又尝领泰宁军节度使﹐政和六年(1116)升晋州(今山西临汾)为平阳府﹐八年升泰宁军所在之兖州为袭庆府。宋真宗赵恒曾封襄王﹐而由寿王立为皇太子﹐政和六年﹐升寿州(今安徽凤台)为寿春府﹐宣和元年(1119)升襄州(今湖北襄樊)为襄阳府。宋仁宗赵祯曾封庆国公﹐宣和元年﹐升庆州(今甘肃庆阳)为庆阳府。宋英宗曾为齐州防御使﹐政和六年﹐升齐州(今山东济南)为济南府。宋神宗赵顼初领安州观察使﹐继加忠武军节度使﹐进封淮阳郡王﹐元丰三年(1080)﹐升忠武军所在之许州(今河南许昌)为颍昌府﹐宣和元年﹐升郡名淮阳之陈州(今河南淮阳)为淮宁府﹐升安州(今湖北安陆)为德安府。宋哲宗曾授天平军节度使﹐封延安郡王﹐元祐四年(1089)升郡名延安之延州(今陕西延安)为延安府﹐宣和元年﹐升天平军所在之郓州(今山东东平)为东平府。宋徽宗赵佶曾封端王﹐政和八年﹐升端州(今广东肇庆)为肇庆府。宋钦宗赵恒曾封定王﹐政和三年﹐升定州(今河北定县)为中山府。宋高宗赵构曾授静江军节度使﹐进封康王﹐绍兴元年(1131)﹐升康州(今广东德庆)为德庆府﹐三年﹐升静江军所在之桂州(今广西桂林)为静江府。宋孝宗赵眘生于秀州(今浙江嘉兴)﹐庆元元年(1195)﹐升秀州为嘉兴府。宋光宗以恭王立为皇太子﹐绍熙元年(1190)﹐升恭州(今四川重庆)为重庆府。宋宁宗初封英国公﹐进封嘉王﹐庆元元年﹐升英州(今广东英德)为英德府﹐二年﹐升嘉州(今四川乐山)为嘉定府。宋理宗赵昀以成国公登位﹐宝庆元年(1225)﹐升成州(今甘肃成县)为同庆府。宋度宗以忠王继位﹐咸淳元年(1265)升忠州(今四川忠县)为咸淳府。
州之升府﹐还因名同国姓者﹐如宣和元年﹑升赵州(今河北赵县)为庆源府。有因皇帝驻跸而升﹐南宋建炎末﹐高宗驻于越州(今浙江绍兴)﹐绍兴元年﹐升为绍兴府。有因地望冲要而升者﹐嘉祐四年(1059)﹑五年﹐复升并州(今山西太原)为太原府﹐益州(今四川成都)为成都府﹐即因“素号大府”﹔梓州(今四川三台)据“水陆之冲﹐为剑外一都会”﹐重和元年(1118)﹐升为潼川府。
府﹑州分等﹐按政治或军事地位的轻重﹑辖境范围的大小﹑经济发展程度的高低﹐分为都督府﹑辅﹑雄﹑望﹑紧﹐体制皆埒上州﹐及有上﹑中﹑中下﹑下之别。
军有直属于路﹐与府州同级者﹐其地位与下州相埒。又有隶于府州﹐与县同级者﹐即县治置军﹐由知县兼军使﹐史称“即县置军使”和“降军为军使”﹐并指此。如《宋史?地理志》载﹕开德府(今河南濮阳)辖德清军﹐即清丰县置军使﹔沧州(今河北沧州东南)辖保顺军﹐即无棣县(今山东无棣西北)置军使﹔河中府(今山西永济西)辖庆成军﹐即荣河县(今山西荣河镇)置军使。
监为管理矿冶﹑铸钱﹑牧马﹑产盐区等而设﹐兼理民事。有直属于路﹐与府州军同级者﹐其地位与下州相埒。又有隶于府州﹐与县同级者。
宋代全国地方两级行政区划﹐北宋元丰三年共京府四﹑次府十﹑州二百四十二﹑军三十七﹑监四﹐宣和四年共京府四﹑次府三十四﹑州二百四十三﹑军五十二﹑监四﹔南宋嘉定元年(1208)共府二十七﹑州一百三十二﹑军三十四﹑监二。
州府军监并不是完全同级的,军监都有两种,分别称为大军监,小军监。级别也不同,大军监和州府同级,小军监则否,与县同级。一般来说大军多,小军少,小军的来源是镇,待会我会再讲到。大军的来源一般是小军升级,或是边疆军事需要,级别不能太低。但大军虽然说是州府同级,但管县的例子并不多,一般下面设的是堡和寨。小军又有两种,一种做为独立行政单位,属于州府,有直辖地,也管民。还有一些设在州府治所,如江州即有军额,军城在州城内,不管民,也属小军。
监,以经济目的而设,不但有与州府同级的,只有一个,云阳监。还有与县同级隶属于府州的(绝对不会属于军监),很多,还有隶属于县的,也不少。小监也有管民不管之分,和军类似。
府特例
编辑
最基本的一级行政区域为州和府,府可以说是州的特例。我们一总说吧。说到州府就不能说到唐朝,这是息息相关的。最开始,全国没有府,全都是州。即使唐朝建都之地长安,最早也只是雍州。后来为了表示与众不同,建西京,别称京兆府或长安府(只是因为首县是长安县),实际上并没长安府这一正式称呼,唐朝只有西京。当时同等待遇的有,北京太原府(龙兴之地,李渊起兵),东京洛阳府(洛阳,沿隋东都置)。长官,长安称京兆尹,太原洛阳称府尹,正式官称也没有府这个字,且府尹不常置,只以亲王为之。很快地,北京撤了,又变成了并州。东京则设东都留守。唐末至五代,有些州开始因为各种原因升格。如玄宗逃蜀,蜀州建南京,后废京改成都府。肃宗举义,改岐州为凤翔府(后又改回岐州,《江南逢李龟年》诗首句为“岐王宅里寻常见”可证),不一而足。皆因一时政治需要而设。可视为特殊的州。经五代而至宋初,全国共有十府。有宋一代,建府也不多,多因是入继大统的皇帝之潜邸而升州为府,如重庆府。但有一点,升府的州一定都是大州,军额也一定是节度州。所以,府完全可以看成州的一部分。以府统州和大规模地设府是元明的事了。
州上特例
编辑
州,是最普遍的。州之上没有任何正规的行政区划。但不正规的行政区划则是一直有的。
隋开皇九年,并全国八百多郡为二百多州,一改东晋南北朝的一摊糟的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二级制。把以前的什么侨州郡县,空头州县全部革除,所有州县都以实地为依据,而不以户口为依据。但这样下来,中央直接掌握二百多个行政单位自然有困难,便有都督府之正规化。当时全国有三十州为都督府州,刺史兼都督(分大都督,中都督,都督三级)之职,分管各州。大都督府如秦,青,并,雍等,中都督府如蜀,杭,都督府如桂,广。各都督府所辖地域也称“某管”,如“桂管”,
“广管”。都督府设都督,长史,司马等职。都督不常设,以亲王为之,杨广就是扬州大都督。多以长史为长官。司马为副职。下设别驾,参军,录事,从事,等等。这一制度一直用到唐初,秦琼,程知节,尉迟敬德等都当过都督之职。唐高宗时,废都督府。又成为实际上的州县二级制。唐朝有道的说法,始于太宗置十道采访使。分全国为十道,可见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但这不是正规的行政区划,只是一种习惯。北宋初乐史的《太平寰宇记》、王存的《元丰九域志》基本上就是按十道的顺序来讲述的。但,这一行政区划并不存在。真正在州之上的,只有节度使,是比较固定的,即为为祸唐朝一代的节镇。节度使最初置于高宗时,以备西陲。旋设旋废。到武周以中宗睿宗两朝,渐成常设之职。所管的州也开始固定下来了。但在全国并不普遍。只在有军事需要的地方设。当时最大的四个节镇就是,陇西和范阳,卢龙,魏博(后三者又称河北三镇)。安史之乱后,战乱兼于内地,即使如江南,四川等没打仗地方,出于防备,也开始设节镇(不一定是节度使,可以是观察团练防御使)。到唐宪宗元和年间,全国除畿内,共分为四十七镇。此时,州刺史已经变成了节镇长官的属吏了。节镇的长官,一开始按照官职的大小,分为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团练使,都没有隶属关系,职权都差不多。后来,各节度使开始对自已所管的州的刺史授予防御使团练使的职位,就开始混淆起来。总之一点,节度使(兼管内观察使)和观察使肯定是独立的。防团则不一定。使额固定于州。所以开始全国的各个州有了节度州(有节度使或观察使),防御州,团练州,军事州(只有刺史)之分,并一直沿用到宋金辽西夏。如宣州,长官应为宣歙等处管内观察使兼宣州刺史,一般就只称宣州观察使。节镇有两个名字,一个为节度名,如汴宋,魏博,卢龙,一般来说以地名称,另一个称为军号。如定海军,威远军,威胜军,等等。这些都是固定的。有时用节镇名,有时用军号,有些不太清楚的人就会搞错。只有节度镇才有军号,防团则无。手上没书,否则顺便把大的都写上来。
宋初承唐五代十国之制,设节镇。杯酒释兵权后,大力推广文官(尤其是京朝官外派)管地方,收兵权,聚全国精兵为禁军屯于畿内,而以地方汰剩之兵为厢兵,仅供杂役驱遣。节度留后观察防御团练刺史等渐成虚衔。实权尽为知州所夺。但各州的军额仍保留,且时有升降。变成了州的一种等级。北宋设路,专指转运使路,转运使分诸路转运使,和随军转运使,听官名就知道是干什么的。但他还有一个职责,就是监督考核路内州府长官。路的长官不单单是转运使(简称运使),还包括转运副使(运副),转运判官(运判),可能同时设,也可能只设一个。按照资历阶官高低授职。都称为监司。监司还包括诸路提举常平(常平是常平仓的简称,管籴平米价),提举茶马,提举茶盐,甚至包括官位卑小的走马承受(原称勾当公事,避高宗违),都在广义的范围之内。凡是有监责州府长官职责的都算。但,路可以算是一个正规的行政区划,北宋的转运使路,南宋安抚使路,都是固定的。区别在于,北宋的转运使有专官,无治所,南宋安抚使则以其兼驻在州府的知州(知府),管军民之事,权力大于北宋时。
下州特例
编辑
州上的讲完,现在讲州固有的等级。州除了上面讲的节防团军的区分外,还有一个分等级的方法。唐朝刺史是有固定品级的,每个州的刺史是几品官,就按照这个等级来分。这个等级的划分是这样的。全国除了府外,所有的州分为七级。刺史的品秩也从正四品下到从五品下。七级为,四辅,八雄(这都是因为近畿内的十二个州),望,紧,上,中下后面的五级主要以户口为定夺,当然也考虑一些其它的原因。这一制度为宋朝沿用,但已经和知州的官品没什么绝对的关系了。大军监都于下州同。这两套制度是独立的。下州也有节度州,当然,辅雄望紧里边绝少有军事州也是事实。
这一制度,在县上也有反映。县令从从六上到正八下,分的档次更细:赤(唐朝的京兆,宋朝的开封府驻地):唐朝的长安,万年,宋朝的祥符,开封。次赤(陪都的治县):河南县,洛阳县。及唐朝的成都县,太原县等。畿(赤县的郊县):宋开封府唐京兆尹所管的所有县。次畿:(次赤县的郊县):唐洛阳府宋河南府的所有县,唐成都府太原府的郊县望,紧,上,中,中下,下:以户口,繁荣与否分。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