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周刊与周报的区别

乐乐1年前 (2023-12-17)阅读数 7#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周刊周报

周刊与周报

对于报纸和杂志(也称之为期刊),人人都知道这是两种不同的物事,谁要是向你谍谍不休地讲两者的区别,那将是被视为吃力不讨好的事。但是在谈论周刊和周报是一种物事还是两种物事的时候,许多人恐怕就茫然了:这两者到底该如何去区分?

孙燕君氏在其著作《期刊中国》中谈到期刊短期化的问题时讲了下面一段话:长期以来我国期刊的刊期过长。我国出版的期刊中有月刊3094种,占期刊种数的34.27%,双月刊2790种,占30.9%,季刊2378种,占26.34%,周刊只占6.02%(据统计中国期刊总种数9029种,周刊大概在540种左右——笔者注)。[8] 在美国,周刊占据重要地位。美国期刊20强中有一半是周刊。美国三大新闻周刊顾名思义都是周刊。实际上新闻时政类期刊因为时效性的因素应该都是周刊的天下,基本上没有半月刊和月刊的生存空间,更毋须提季刊。财经类期刊中的很大一部分也应是周刊,否则很难与财经周报竞争。[9]

孙氏的最后一句“财经类期刊中的很大一部分也应是周刊,否则很难与财经周报竞争”把很多读者都搞糊涂了。只有周刊才有可能与周报竞争,周刊是什么,而周报又是什么,这两者因为一个带“刊”字而另一个带“报”字就必须是不同种类的正面竞争者吗?

在弄清两者的关系之前,我们还必须对报纸和期刊的定义再罗嗦几句。现代汉语词典对报纸的解释是:以国内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新闻为主要内容的散页的定期出版物,一般指日报。对期刊的解释是:定期出版的刊物,如周刊、月刊、季刊等。显然,我们从这两个定义能找出报纸和期刊(杂志)的主要区别是两者的出版周期不一样,前者一般是每日定期出版的,后者是每周、每月或每季定期出版的。报纸以国内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新闻为主要内容,期刊也是做同样的内容。但是报纸把出版周期延长改为周报的话,它与期刊中的周刊该如何区别呢?

从传统意上来说,周报与周刊是有差别的。作为以信息传播为主的报纸,一直以来是人们每天获得信息的第一媒介,但是由于电子媒介特别网络媒介的兴起,其信息传播功能的优势逐渐为网络媒体所挤占。这就迫使许多报纸开始朝着专刊化的方向扩张,充分发挥纸媒体的分析优势。[10] 因此,所谓的周报就越来越多。传统意义上的周报与周刊的第一个区别是其市场细分和定位方面,周报还是沿续报纸做各行各业新闻的办报模式,只是强调深度分析而已,是大众化市场办报,如《南方周末》便是一例;而周刊是分众化市场办报模式,做的是某一细分市场的新闻分析,如《三联生活周刊》、《互联网周刊》便是其例。两者的第二个区别是即使是作为分众化的周报,其内容是做深度新闻分析的,而周刊却不如此,它们大多数是做话题、封面故事及主打文章,是一种议程设置,与周报的纯新闻报道不一样,如《新周刊》就是以做“体验云南”“老板眼里的大学生”等带有议程设置性的话题内容而发家的。两者的最重要的一个区别体现在其外观包装上,周报用的是新闻纸,散页的,印刷粗糙,一般是对开或四开的;而周刊用的是铜板纸等高级纸张,装订成册,文字和印刷精美,便于携带和保存,一般是十六开或大十六开的。(如果周报和周刊今后还将长期共存的话,笔者估计这将是它们惟一的区别,因为做大众化市场的周报将没有市场,定将朝着分众化周报发展,这样,从市场定位来看,周报和周刊就没有区别了。如《南方周末》就大不如前了,而新兴的分众化周报《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正成为纸质媒体中的新星。而这又使得周报和周刊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了。因为《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本质上则是一个杂志化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简介

《中国经济周刊》是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的国内目前惟一一份以政经为主的综合经济类周刊杂志。前身是人民日报海外版分别于1992-1993、1999-2002年创办的经济内参《中国经济快讯》。2002年首次改版并公开发行。2004年1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与人民日报社批准正式更为现名,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7150,国内统一刊号CN11-5196/F,邮发代号2-977,国外代号W5372。

2004年5月经国家工商总局和人民日报社批准,《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正式注册成立。《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为企业法人单位,负责《中国经济周刊》的编辑、出版,具有期刊发行及广告经营权。

定位:“领导决策的经济参考。”以政经为主的综合经济类期刊。为中央、地方及企业的领导层提供最有决策借鉴价值的资讯。

使命:中国经济转型的真实记录者,中国经济国际化的理性观察者,中国经济复兴的历史见证者。

地位:国务院新闻主管部门指定的中央级重点新闻单位,位居中国财经媒体前10强。人民日报报系中的第一品牌杂志。过去,我们是中国最早的经济周刊;现在,我们是中国惟一的经济周刊;明天,我们是中国最好的经济周刊。

周刊与周报的区别

理念:为国尽言、为民立言、为我发言。关注国计民生、追求公信济世。

读者:核心目标读者群为城市和企业的领导者和决策层。泛读者群为年龄在25岁-55岁之间,大学以上学历的副处级或副经理级以上的干部。他们是中国最有影响力和购买力的人群;他们是中国典型的“四高”(高职位、高学历、高收入、高消费)人群;他们是中国拥有社会资源和财富最多的人群;他们是掌握中国经济现实并关涉中国经济命运最重要的人群。

内容:以体制经济为核心的宏观经济、以城市经济为核心的区域经济、以企业经济为核心的产业经济、以金融为核心的财经领域。

风格:重理性和建设性,但不平淡中庸;重效果和影响力,但不偏激炒作。

语体:简洁明快,厚重大方,重吸引力和感染力。

人力:人民日报海外30多个记者站近百名记者,国内33个记者站百余名记者的支持,本刊总部共40人的精干团队及本刊专设的遍布全国的近30个通联网点的近百名工作人员的加盟,使其具有雄厚的团队力量。

追求:让读者信任(基本要求)、喜爱(良好要求)、尊重(优秀要求)、敬畏(最高要求)的值得珍藏的经济杂志。

发行系统:《中国经济周刊》杂志2004年度发行量达到96530份,预计2005年度发行量将突破130000份。

多渠道发行:《中国经济周刊》杂志发行渠道有:政府机关征订;通过邮局发行和零售;杂志社发行部邮发和零售;向中央各机关赠阅。

重经济中心:注重向各大经济圈的中心城市发行,尤其针对长三角、珠三角、华中、华北、东北 、西南 和西北的中心城市,加大订阅力度,保证订阅读者成倍增长。

高质量终端:全国近百家零售代理商,使读者能够快捷方便地获得每期最新的《中国经济周刊》杂志。

高层次受众:《中国经济周刊》每期必送近万份给国家有关领导、国务院相关部门参阅;数万名各地厅级以上领导和大中企业领导通过订阅成为本刊受众。

广泛的宣传:《中国经济周刊》杂志定期上报政府相关机构,并作为主要推荐杂志,在各大机场、高级商务会所、证券机构等目标受众进行集中展示和重点推荐。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