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的依据是什么?
江苏的苏南、苏中和苏北是按照地理位置进行划分的,江苏省北部的城市属于苏北,江苏省中部的城市属于苏中,江苏省南部的城市属于苏南。
1、苏南地区
截至2018年,包括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 ,总面积27872平方公里,占江苏省土地总面积27.17%。拥有广袤的太湖平原,水网密集,长江东西横贯境内。
2、苏中地区
截至2018年,包括扬州、泰州、南通3个地级市及高邮、仪征、靖江、兴化、如皋、海门、海安、启东、泰兴9个县级市,如东、宝应2个县,广陵区、邗江区、江都区、海陵区、高港区、姜堰区、港闸区、通州区、崇川区9个市辖区。
3、苏北地区
截至2018年,包括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五个地级市。苏北共有5个地级市(辖17个市辖区)、3个县级市、17个县。苏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曾是一个省级行政区划,包括江苏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即今扬州、泰州、盐城、淮安、南通、宿迁6个省辖市。
扩展资料:
1、苏南历史沿革:
1927年3月,国民政府设上海特别市,从江苏省划出;同年5月,设南京特别市(首都特别市),从江苏省划出。
1929年到1949年江苏省会设在镇江,汪精卫政权时期,江苏省省会迁往苏州,但其实际管辖区域限于长江以南。
1949年-1952年,中共在华东大区下分别设立苏南行署区(驻无锡)、苏北行署区(驻扬州)和南京直辖市。
1952年9月,苏北、苏南行署区以及直辖市南京市合并为江苏省,南京降为省辖市。
1958年,苏南划9县,苏中划1县(崇明县)共10县划归上海,江苏省由此得来。
2、苏中历史沿革:
1949年4月21日设立苏中行署区,驻泰州市。苏中行署区辖5个专区(泰州、南通、淮阴、盐城、扬州专区)、3个县级市(泰州、南通、扬州)、35个县
1950年苏中行署区辖4个专区(1950年1月撤销扬州专区)、1个地级市(南通市)、3个县级市(扬州、泰州、清江市)、33个县。
21世纪初,省委、省政府依据区域发展不平衡、梯度特征明显的省情实际,重新界定了苏南、苏中、苏北三大经济区域的范围,提出了苏南提升、苏中崛起、苏北振兴的目标。
2003年启动实施沿江八市(苏中地区的扬州、泰州、南通三市及苏南地区的南京、镇江、苏州、无锡、常州五市)开发这个战略性工程。
3、苏北历史沿革:
1949年,江苏全境获得解放,由于苏北是老解放区,苏南是新解放区,两地工作基础、任务不同,为适应当时情况,江苏划分为苏北、苏南两个省级行署区。
1949年4月21日设立苏北行署区,驻泰州市。苏北行署区辖5个专区(扬州、泰州、盐城、淮阴、南通专区)、3个县级市(扬州、泰州、南通市)、35个县。
1950年苏北行署区辖4个专区(1950年1月撤销扬州专区并入泰州专区)、1个地级市(南通市)、3个县级市(扬州、泰州、清江市)、33个县。
1951年苏北行署区辖4个专区、1个地级市、3个县级市、33个县、1个盐区(淮北盐区,县级)。
1952年底江苏省辖8个专区、4个地级市、7个县级市、71个县、27个市辖区、1个盐区、1个办事处。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苏南
百度百科——苏中
百度百科——苏北
苏南苏北究竟该如何划分,是按长江还是淮河?
问题一:苏南最差跟苏北最好,哪个更强 这是经济实力的表现,苏南基本都是老的发达工业城市(苏、锡、常、镇江),比较富裕,而苏北基本都是搞农业的,当然也有像扬州、南通这样的城市工业上去了,但这都是近年的事,积淀不少经济实力还稍弱。无论是办教育还是接受教育有钱总比没钱做得好、做得强。
问题二:江苏省为什么苏北比苏南落后那么多?未来苏北哪个市最有发展潜力? 因为苏南一些市,靠着上海,苏北和上海远,有长江隔着,交通没有那么便利,当然发展没有苏南好了。发展潜力最大的,还用想?显然是南通,现在全省,南通就排在第四,前三个全是苏南的,而且好多年,一直都是这样,以后也差不多的
问题三:苏南和苏北哪个地方好? 苏南好! 苏南就是江苏南部的简称,包括南京,苏州,南通,无锡,常州,镇江六市。江苏省分苏南、苏中、苏北三个部分,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特征十分明显,南北差异较大。苏南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经济区域,曾是一个行政区划,并且由于创立经济社会发展的范例和经验而受到瞩目。传统意义上苏南包括苏州,无锡,常州三市。苏南历来是鱼米之乡,历来富庶。最近20多年来,得市场体制改革之先声,开乡镇企业崛起之先河,抢开放型经济发展之先机,立高新技术产业化之先列,苏南成为我国现代化建骸的先导地区之一,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苏南是江苏最大的“优势板块”,也是最快的增长极。苏南总面积2.2万平方公里,2178万人,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18534亿元。
问题四:苏北为什么落后苏南那么多? 首先是文化理念的差异和经济发展的传承,相比而言苏南人更擅长于搞经济和市场,思想更活跃和开放,历史传承上也是中国的富庶之地;其次是位置优越,靠近上海这个中国经济的中心,长江航道作用也得以充分发挥,发展的外部条件更好一些;其三是“马太效应”的结果,财富总是趋于集中,总是流向更有钱、更有能力、更擅长利用资本的人的手里。个人认为思想意思与文化传统是最重要的,但随着苏北条件的改善,意识的变化,差距会逐步缩小的。
问题五:苏南和苏北的差距 我一个一个的回答你:
苏南苏北的经济差距是30年――扬子晚报报道过
苏南靠的是企业发家,另外不要忘记苏南的底子就好
苏南普通人家的资产大多数超过一百万,现金就不清楚了
如果追根究底的话,我认为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差距,在区位优势之外,主要是人的因素
苏北人在外面很刻苦,但是回到苏北后就会很懒
我自己就是苏北人
出来之后回到苏北才发现原来苏北的人在当地只会窝里斗,出去反而变得优秀起来
问题六:为什么同是江苏 苏南苏北经济相差就那么大呢 因为划分经济重点发展区域的时候就说明了在长江中下游吧,也不用急,发展总是有的,总会慢慢开发的。我在浙北,也见不得招商引资给我们带来啥好处。
问题七:苏南与苏北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江苏人回答! 苏南 :大家都知道的,经济发达,环境很好(比如苏州,真的很干净),城市知名度很高,生活便利,那里的教育也好(主要是经济带动,实际上学生来自全省各地,苏北苏南的都有),个人感觉苏南的人心理上普遍有种优越感,那种经济带来的优越感,部分苏南人心眼较小,有暴发户心态(平心而论)。但哪里都有这样的人。苏北:经济上较落后(相对于苏南而言,苏北永远也无法赶超长三角这是个事实),但并不像南方人口中的那样穷,因为发展工业的关系环境也不好,部分地区污染严重,没什么旅游资源,但市容上也还不错。苏北人纯朴厚道热情,但性格上也较烈一些,大气但很野。经济上的差异导致苏北人不如苏南人素质好作为江苏人,我认为同在江苏就要爱这个省,不要搞什么地域歧视,苏北苏南差距仅限于经济,人品上还在于个人 什么地方都有素质差的人!不要以偏概全!
问题八:苏北苏南为什么差距怎么大之我见 苏南男人会疼老婆,还爱做家务,心细,所以做生意也精明;苏北男人不屑做生意,大男子主义严重,认为认为所谓的大男人应该是建功立业,所以史上多出武将,既然对他们来说夺取财富比创造财富来得容易,怎么指望他们象苏南男人那样去创造财富呢?苏南人有了钱之后,一般是置地盖房,培养后代念书考功名,光宗耀祖,做了官的有了钱又可以做生意置地盖房,从而带动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因此苏南多园林和才子;苏北呢,武夫多的地方往往看不起生意人和读书人,兴趣低级,喜喝酒赌博,打架斗殴,从而整天无所事事,邋遢懒散,女人地位低下,男人除战争时能又点用外,和平年代不会也少有愿做生意发家,因此经济发展不了,看看如今的苏北也是酒厂多,形成所谓的酒文化,除了酒还有几样象样的产品?要不就是领导之间的内斗,苏北由于是解放区,根据地,解放后大批干部到了省 *** ,这批干部不是给家乡送去知识,授渔,而是源源不断地送鱼,资金不断地拨到苏北,却没有看到苏北经济有什么起色,原因是,苏北人认为,有了老乡在省里当大官,今后还怕没有好日子过?还忙什么动脑筋做生意啊,有的是源源不断的拨款.于是,一个典型的现象出现了,苏北的各级干部,做官的一个原则就是把自己的上司给拍好了,然后往上爬,举个例子,乡党委书记搞个面子工程爬上镇党委书记,然后到哪个企业挂个董事长职,做企业也很简单,就是要有本事向上面要到资金,要到了就再搞几个厂,这样有了所谓业绩就可以升到县里当领导,然后靠老办法升到市里,最后的目标就是到省里做大官,然后象蚂蚁搬家一样,不断把自己的老婆孩子,下属提到省里各个部门,资金就这样再源源不断流到苏北,当地经济呢?还是老样子.如果说苏北底子差,这是有这方面的原因,但关键是人的问题,日本广岛还遭过原子弹呢,那还不是再废墟上建起现代化了?有人说苏北人脑子不活,我看是政治神经太敏感的缘故,别忘苏北是新四军的根据地,当地的领导和老百姓已经习惯了领导让 *** 什么就干什么,领导没有说的我就不干,所以改革开放后,省里的那些苏北领导还不知道怎么搞经济呢,搞政治倒有一套,瞧瞧,当年的张家港是个什么情况?原来叫沙洲县,是江阴,常熟,苏州交界地的一快荒地,和苏北没有什么区别,后来以吴仁宝为首搞了个华西村而全国闻名,当时不要说省里拨款支持,有个苏北省长还批评华西搞资本主义,最后是中央为华西正了名;同样的例子还有昆山,曾经有个报告文学叫,介绍昆山经济如何靠自己招商引资,没拿省里一分钱搞起来的,这时候的苏北再干什么?再看张家港,昆山出洋相呢!!!是不是苏北人比苏南人笨,少一窍吗?
问题九:为什么苏南比苏北发展快? 1,人口 2,交通
3,地理环境 4,外资
5.靠近浙江和上海
6,文化底蕴深厚
7,人口素质
8,历史因素
9,土壤
10,风土人情
问题十:苏北为什么这么穷 都说要致富先修路,就拿江南江北铁路来对比,苏南五市(苏锡常镇宁)之间有3条铁路线:京沪铁路,京沪高铁,沪宁城际,而且准备另建一条沿江城际铁路;而江北三市(扬泰通)之间只有一条断头的宁启铁路,而且是单线运行的有木有,速度可以说是蜗牛。这样的话江南的双向6条线和江北1条线(6线中几乎每一条都比江北那条强,很多都是高铁,动车),以这样劣势的条件江北三市的GDP几乎接近苏南五市的三分之一也没多大丢人的。
不过话说回来,正因为有了苏北的第一产业,和苏南的第二产业,才撑起了江苏这个富可敌国的经济大省,苏南苏北就像江苏的两条腿,只有两条腿步调协调,江苏才能走得更远
苏南和苏北按照不同地区的人,有很多种不同划分方式,第一种是按照方言习俗来划分,比如说吴语方言区属于苏南,这样苏锡常才是苏南的范畴,而镇江和南京依然属于苏北,第二种是按照长江,苏南包括了我们说的苏南五市,南京镇江和无锡,苏州,常州,而长江以北的城市属于苏北,最后一种就是含有苏中这个划分方式了,那么苏北也就只有徐宿连和淮安,盐城,苏中包含了南通,扬州,泰州等北沿江城市,苏南则不变。
江苏省是我国东部沿海的一座省份,虽然江苏省的面积不算大,但是经济总量却一直处于全国第二,仅次于广东省,江苏历史底蕴深厚,南北文化也是各不相同,所以提到了江苏,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江苏各地方言区别很大,几乎就是散装省份,而且分为苏南和苏北两块区域,那么苏北苏南究竟指的是哪些地方呢,其实苏北和苏南的划分方式并没有统一标准,江苏乃至江浙沪每个地方对苏南苏北定义都不同,最常见的是以长江划分。
也就是长江以北的城市属于苏北,而长江南部就是苏南,这个划分方式是最普遍的,当然,在吴语区,也就是苏州,常州,无锡这三个城市,当地人认为只有使用吴语方言的城市才能属于苏南,这也就相当于南京,镇江在吴语区居民眼中并不属于苏南,因为镇江,南京大部分地区讲的都是江淮官话,和江北城市口音差不多,和吴语差别比较大,而徐州,宿迁,连云港因为有一部分属于中原官话,也就成了北方,也不算苏北了。
最后一种划分方式在扬州,泰州一带比较常见,因为扬泰通这三个北沿江城市的经济发展的要比其他苏北城市强很多,比起苏南差距也不算大,所以他们就自诩这里属于苏中,而盐城,淮安,连云港,宿迁,徐州则是苏北五市,苏南区域不变,还是长江以南五个城市,由此可见,小小的江苏省,内部文化差异居然这么大。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