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史记文言文
1. 要如何看懂,读懂古文
简单的,你要先先打好基本功(实虚词、通假字、特殊句式、一词多义、偏义复词、文学常识、古代修辞),没基本功你看古文就是在看天书。
然后就是需要对文意和中心思想的总体把握,这就是你语感和技巧的应用:
技巧就是要学会根据语境判断语意,联想类比确定词,会直译与意译相结合,追求信、雅、达(即准确、通顺、流畅)。
像《史记》、《二十四史》等多以介绍人物为主,像《古文观止》等是以古文的散文形式为主,掌握这样著书规律,对了解文意主旨中心都有帮助的。
读古文最重要的其实是坚持,我刚接触古文也是不知从何读起,但坚持读就精通了
2. 最近在看《史记》,但古文实在不怎么地请教
如何看懂文言文。
1. 首先,建议购买中华书局,或者商务印书馆这种比较权威的出版社,带有译文的书来看,这样比较方便,实在是看不懂原文,看翻译就是了。不过自然,如果《史记》不看原文,要少一半的收获。史记作为第一本纪传体通史,除了对历史的贡献,在文学上的造诣也非常高。用词简练,流畅自然,朗读一下是非常上口的。
2. 底子薄弱的情况下,要想看懂文言文,首先要从实词虚词入手。“必须识记的180个实词和30个虚词”,应该是专门有这方面的教材,买一本来学一下。估计要一到两个月记完。可以边学边看史记,其实史记没有用那么多生僻字。
3. 打下实虚词的底子之后,就可以安安心心,放心大胆的开始读,这个时候,建议备好一本商务印书馆出的,绿色皮的那本《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必要的时候查阅工具书。
4. 至于一些什么句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之类的,就算没有系统学习,也不会影响阅读才对。反正我没有被它们影响过。如果到时候读起来不通顺,也可以自己买一本高中水平的文言教材来看看就行了。不难。
5. 这样一来,只要循序渐进,一点点的向前推进。先慢后快,应该看懂史记是没有太大问题的。主要是要有决心和信心,这世上难的事情很多,但文言文实在不算难。底子差,只会成为吓唬你自己的借口。其实就算完全不懂,你抱着你是天王老子的心态去看,也能看懂大部分的。很多时候,只是不自信阻止了你。
以上内容,是针对文言文水平低于初中水准的朋友进行的推荐。有更高水准的朋友,可以自行考虑。
史记和上下五千年有什么区别?分别讲了什么?
《史记》和《资治通鉴》的区别如下:
1、两部书的编排体例不同
《史记》是纪传体通史,就是说通过各个朝代帝王将相的传记来叙述重大的历史事件。就是以人物为中心,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进行行文记述的。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一部人物史书。
《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就是以时间先后为线索来行文记述的,是按年月日顺序记载的,强调各个事件之间的关联性。
2、修史主体不同
《史记》是私人修史,司马迁写的《史记》为个人修史,其创作的自由性比较大。比如像孔老夫子这样的,在中国思想文化界中,占据主流核心地位的人物,被司马迁写进《史记》中,乃为野合而生。这种写法,在官方著作中,不常见。
《资治通鉴》是官修史书,《资治通鉴》可以视为是一部由司马光主持修订的官方历史著作,他的创作是有官方背书的,且成书过程中参与的人数也比较多。
3、写作时间上的不同
《资治通鉴》是北宋写的,《资治通鉴》记载的历史从上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到后周显德六年,前后一共历经了1362年。
《史记》是西汉写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时代到汉武帝时代的历史,前后共经历了三千多年。
4、从写作的内容不同
《资治通鉴》从战国到五代,其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以及历史人物评价等,共有294卷,300多万字。
《史记》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比《资治通鉴》少了许多,仅有130篇,52余万字,分别为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全书以世家、本纪、列传为主体,五种体例相互补充、贯通古今。
5、作者不同
《史记》作者是司马迁;《资治通鉴》作者是司马光。
相同点:
1、都是正史。
2、都是后人修撰描述前代历史的史书。
3、文学价值:这两部书都文笔生动,语言简练,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4、内容:都是通史,内容却都涉及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为后世研究古代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书面材料。
5、都是第一部通史。
6、修史态度都极为严谨。
7、对后世修史的影响都非常大,是珍贵的史料。
《史记》(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历史著作之一)与后来的《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 《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中华上下五千年,因为中国有近五千年的历史,说“上下五千年”通常就是指整个中国历史;在中国以外更广阔的范围说“上下五千年”通常就是指全世界的人类文明史。目前,以“上下五千年”为书名的的著作有《中华上下五千年》、《世界上下五千年》两种。“百度百科”分别以“中华上下五千年”和“世界上下五千年”为词条,去掉“中国”或“世界”,单说“上下五千年”,应该泛指全世界的“上下五千年”,即全世界的文明史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