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神话和始祖神话的异同
始祖神话始祖神话是指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就像关心宇宙的起源一样,人们对人类自身的起源也有极大的兴趣。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关于自己种族始祖的神话传说。大体分为:呼唤而出、原本存在、植物变的、动物变的和泥土造的五种。各民族的始祖神话都相当丰富,其中有些说法颇为相似,当然不同的也不少,在这些神话中,有的很有趣,有的和进化论有不谋而合之处。
神秘之地埃及,一个最自我封闭的古老国家,她独特的生活方式使外在文明很难对她发生影响,《埃及神话》中认为:人类是神呼唤而出的。远在埃及与世界出现之前,全能的神“努”就已存在,她创造了天地的一切,她呼唤“苏比”,就有了呼呼的风;呼唤“泰富那”,就有了淅沥的雨;呼唤“哈比”,尼罗河就缓缓地流过埃及,她一次次呼唤,万物一件件出现,最后,她道出“男人和女人”,转眼间,埃及就住满了人。造物工作完成,“努”就将自己变成男人外形,成为第一位法老王,统治大地和人类,开创安和繁荣景象。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人是太阳流出来的眼泪。另一种说法说,人是从克佩拉神和奈布—厄—彻神的躯体中产生的,神将他们的器官拼在一起,从而创造了第一个人。
人类原本就存在着的神话,散见于北美印第安人和纽西兰毛利人。印第安人神话中说到神创造天地,然后从地下带领人类上来,生活在大地上。毛利人的神话说兰奇和巴巴是天和地,是万物源头,当时天和地未分开,四下漆黑,其儿子渴望得到光明,便用力将天地推开,光明于是出现,一向藏在黑暗中的人类便被发现,原来他们也是天地所生。
认为人类是植物所变的为日耳曼神话,它说天神欧丁(ODIN)有一天和其它的神在海边散步,看到沙洲上长了两棵树,其中一棵姿态雄伟,另一棵姿态绰约,于是下令把两棵树砍下,分别造成男人和女人,欧丁首先赋予生命,其它的神分别赋予理智、语言、血液、肤色等,成为日耳曼的祖先。
人类是由动物变的之神话相当常见。在澳洲神话中说人是蜥蜴变的;美洲神话则说人是山犬、海狸、猿猴等变的;希腊神话也说某族人是天鹅变的,某族人是牛变的。这种动物变人的神话中,可以发现很接近进化论的说法,尤其是美洲神话中说人是猿猴变的,就完全与进化论相吻合,这种巧合,很耐人寻味。
上帝造人 中国神话论及人类起源的有数种,比较早的说法是《淮南子·精神篇》:有二神(阴、阳二神)混生,经天营地……类气为虫(混浊的气体变成虫鱼鸟兽),精气为人(清纯的气体变成人)。这种说法并未受多大重视。晚一点的说法则指盘古垂死化为万物之时,身上的寄生虫变为人类。绎史卷一引五运历年纪:(盘古)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人)。此种说法也没有流传开来。
另一种说法是指人类由黄帝所造,然后由其它的神上骈和桑林赋予四肢五官,见《淮南子·说林篇》:黄帝生阴阳,上骈生耳目,桑林生臂手……。这种说法很有趣,和日耳曼所述的很相似,可惜上骈和桑林是什么样的神,在其它古籍中并无叙述,徒留一个谜。
在所有神话中,泥土造人的说法最多,也最为流传,如纽西兰神话说人是天神滴奇(TIKI)用红土和自己的血制成;美拉尼西亚人也这样说;希腊神话说神从地球内部取出土与火,派普罗米修斯和埃皮米修斯兄弟二神,分别创造动物与人类,并赋予人类种种个性和智能。北美洲西部的迈都族印第安人认为当初大地开创者创造树木鸟兽之后,说我要造人了。便取些暗红色泥土搀水,做成一男一女。在所有神话里,最引人入胜的泥土造人故事,要数中国的女娲和犹太神话(圣经)的上帝。
话说盘古开辟天地之后,不知经过多少年,忽然在天地间出现女娲。女娲在这荒凉天地中感到寂寞,有一天,她对着水,照见了自己,心里想要是天地间有几个像自己的,彼此说说话,该有多好,便不自觉的抓泥土,和上了水;照自己的形体捏出泥偶,放在地上,迎风一吹,便成为活跳跳的东西,于是给他起名为人。原先女娲一个接一个继续不停的造人,但进度缓慢,终于感到吃力,心想要如何快速造人,以填补辽阔的大地时,他背靠山崖,顺手摘下藤条,懒懒地在和了水的泥浆里搅着,然后一甩藤条,洒落许多泥点,这些泥点落在地上,经风一吹,都变成了人,于是不停地挥动藤条,大地上的人也不断的增多了。
女娲造人 《圣经》里的上帝造人故事记载在旧约的创世纪之中。话说上帝花了五日时间创造了大地万物,到第六日他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于是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进人的鼻孔后,就成为活生生的男人,取名亚当。不久便取下亚当的一条肋骨,造成一个女人,亚当说: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称他为女人。在女娲和上帝造人的神话里,可以发现共同之处是都按着他们的形像造人,由此可见女娲和上帝的长相和人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圣经描述女人是男人肋骨造的,而不是泥土造的。 [编辑本段]汉族地区 就像关心宇宙的起源一样,人们对人类自身的起源也有极大的兴趣。而中华民族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则首推女娲的故事。女娲补天,显示出她作为宇宙大神的重要地位。《淮南子·览冥训》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鰲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水。女娲经过辛勤的劳动和奋力的拼搏,重整宇宙,为人类的生存创造了必要的自然条件。
女娲不仅有开辟之功,她也是人类的创造者。《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风俗通》云: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絙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絙人也。这一则神话意蕴丰富,它不但虚构了人类的产生,同时也试图阐释人类为什么会有社会地位的差别。
有关女娲的神话主要应是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女娲补天和造人的不朽功绩,既反映了人们对女性延续种族作用的肯定,同时也是对女性社会地位的认可。以上神话塑造了一个有着奇异神通而又辛勤劳作的妇女形象,她所做的一切,都充满了对人类的慈爱之情。除了人类共同的始祖外,各部族又有自己的始祖神话。商民族始祖契是简狄吞食燕卵而生,周民族始祖后稷的诞生和经历更具传奇色彩。后稷神话记录在《诗经·大雅·生民》中:姜嫄因踩到天帝的足拇指印而受孕,顺利的产下稷姜嫄觉得不祥,便把他丢弃在窄巷、树林、寒冰等处,但稷分别得到牛羊、樵夫、鸟的奇迹般的救助,成活下来,并迅速表现出种植农作物的天赋,最终成为周人的始祖。这类神话几乎各部族皆有,而且不少在情节或结构上有相似之处。它们反映了部族成员对自己祖先的追念,表现出民族自豪感。 [编辑本段]高山族区 在高山族可以听到“卵生”的神话。但每个神话又都带有本地区的特色。如排湾人关于祖先的传说就有两种以上的说法。在混沌初开之际,从浩渺无际的苍穹,徐徐飘落黄、绿两颗印体。它们相继落在烟云缭绕的玻洛峨兹山,**卵像一颗晶莹透彻的**玻璃球,发出耀眼的光芒,它一触地就变成魁梧俊美的男子;绿色卵,苍翠犹如一颗巧夺天工的绿宝石,那么柔和、诱人,它一落地就化成了婀娜多姿的女子。后来,他们结合在一起,哺育了聪明的排湾人。这个美丽的传说在流传过程中,又与“蛇生”、“竹生’始祖的母题相融合,逐渐衍生“蛇孵卵”和“竹育卵”等的神话。在遥远的古代,太阳生下了一颗**的卵和一颗绿色的卵,飘落在台湾的太武山上,两条蛇孵化了这两颗卵。黄卵中生出了男子洛莫兹,绿卵中生出了女子基宁,两人一见钟情,结为夫妻,他们的后代就是排湾人。直到现在排湾人的“五年祭”中还有从太武山迎祭远祖的仪式。
树生始祖神话,在高山族中也相当普遍。如同诞生人类祖先的石头天生一付峥嵘的状貌一样,滋生始祖的神木往往具有巍峨挺拔、凛然不凡的形象。台南恒春的阿美人传说:祖先原是阿拉巴奈的一棵参天古树,有一天,风雨大作,电闪雷鸣,一声霹雳把大树干劈开,从里面走出男女二位始祖。泰雅人的神话说他们的祖先是大地怀抱里盘曲交错的树根中生长出来的。
竹生人类始祖的神话,在台湾南部卑南、排湾、雅美等族群中流传很广。卑南神话说:卑南和槟榔二村的始祖原是海外巴那巴那扬的竹子所生,后来下海遭遇台风,才漂到台湾定居,因此,他们逢年过节有面向大海祭祀祖先的习俗。
《山海经》 神造人的神话是经过物变人逐渐转化的。当原始人类不能解释周围的事物和自身的由来时,他们开始感到宇宙的神奇,于是“神”开始出现了。一切也就变成了神点化的,而人类的诞生也有了神的指点。雅美人的传说很奇特,他们的祖先不是一男一女创造的,而是由两个男人创造的。传说南方来了一位神人,他似乎对这片土地情有独钟,神人先创造了小兰屿,然后再创造兰屿,之后,他回到了南方,而不久又回到了兰屿。在柏布特山顶,神人触动了一块巨大的岩石而引起了海啸,天摇地动,天地共鸣,巨岩轰然一声爆裂,裂缝中跳出一个男神,也就是石神。神人又到西南方竹林中摇撼一很大竹子,又引起海啸,全岛震动,竹子爆裂,跳出另一位男神,也就是竹神。神人在创造了两个男神以后,很高兴地回南方去了。
石神和竹神虽然是两个男人,但他们的感情非常好,相处得也很融洽。有一天,他们共枕而卧,膝盖磨擦膝盖,石神右膝生出一个男孩,左膝生出一个女孩,竹神也生出一男一女。孩子长大以后,石神的一男一女互相结合,竹神的一男一女也互相结合,各自又都生出若干男女,渐渐地形成了一个部族,这就是雅美人的祖先。台南卑南人传说:一女神从天飘然而下,右手捧石,左手持竹,降落在巴那巴那扬。女神右手投石,石头裂开,生下马兰阿美人始祖;左手插竹,上节裂开,生下了帕古埃瑟洛女神,下节裂开,生下了帕古玛里男神。他们是卑南人的始祖。
泰雅人的神话称,太古时,人间还是一片荒漠,渺无人烟。神则命雷公,发雷击石,石头裂开生出男人和女人。他们长大后,女人“黥面”同男人互婚。于是就成了泰雅人的祖先。布农人的神话:远古时,人间只有七个女人,住在拉摩安,没有男人无法繁衍后代。天神特地从天上降生五个男人,与地上的女人婚配,传宗接代。台东阿美人的神话:遥远的荒古时代,混沌初开,没有人类天神派子女卡古摩朗·沙巴多洛克和芙莱赫芙两兄妹,下凡人间。他们落脚在达乌莱安山,狩猎、耕作。长大后,自成夫妻,生下西拉和纳高兄妹。后来,卡维勒神和阿嘎神挑唆海鳗发洪水淹没达乌莱安山。天神卡古摩朗·沙巴多洛克兄妹逃遁天庭,两个孩子乘臼子逃到兹拉纳桑,长大相婚,繁衍了阿美人。
从这些神造人的神话中还可以看出石生、竹生的影子,所以可以说这些关于祖先的神话传说是交叉、互补的,也就是在传说过程中互相补充的结果。高山族人类始祖神话中还有虫生、鸟生、葫芦生等形态。例如,布衣人传说人类始祖的原形是形貌丑陋席动爬行的古古特拉虫,虽然有人的四肢与五官,但他背部着地,匍匐而行。后来,嘎兹冰蚊子叮他的腿,促使他站立起来;帕克拉乌虫争食他的目眵,迫使他迈腿走路,从此,变成了真正的人、自由的人。泰雅人的一则神话把人类始祖推原为基比基比鸟,据说,基比基比鸟涉水过河,上岸后变成两个俊俏的男女,结成夫妻,繁衍后代。 [编辑本段]藏族地区 关于人类的来源,在藏族地区广泛流传着一则猕猴演化成人的神话。神话说:在很久远的年代里,西藏山南地区雅隆河谷的穷结地方,气候温和,山深林密。山上住着一只猕猴。后来,这只猕猴和岩罗刹女结为夫妻,生了六只小猕猴。老猴把它们送到果实丰茂的树林中去生活。过了三年,老猴再去看时,已经繁衍成五百多只猴子。由于吃食不够,有的在互相争夺斗殴,抓破了脸皮,揪掉了耳朵。猴子都饥肠辘辘,吱吱悲啼。看见老猴来了,便围上来呼号:“拿什么给我们吃啊!?”举手相问,其状至惨。老猴看见这种情景,心里十分不忍。于是领它们到一处长满野生谷类的山坡,指给群猴道:“你们就吃这个吧!”从此,众猴便吃不种而收的野谷,身上的毛慢慢变短,尾巴也渐渐消失,以后又会说话,遂演变成人类。
这则神话除口头流传外,在不少藏文历史著述如《玛尼全集》、《西藏王统记》、《贤者喜宴》、《西藏王臣记》等书中都有详略不同的记载。它与古猿之一种演化进步成人类的科学论断,自然只是偶然的巧合。它只不过是古代原始社会时期氏族的图腾崇拜而己。二者根本的区别就是“劳动”。但是,神话在叙述猕猴采食林中野果及收食野生谷类等情节时,却闪耀着一定程度的朴素唯物史观的思想火花。至于众多史书记载中所说的猕猴是观音菩萨化身,结婚生子也是观音点化,五种谷类也是观音赐给的等情节,无疑是后来的一些佛教徒对这则神话进行加工的结果。
高山族 在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一些藏族地区,流传着一则神话说:古时洪水泛滥,淹没了田地、山川和人类。只有姐弟两人钻进牛皮简中,漂了七天七夜,水才退了,他们活了下来。姐弟二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结为夫妻,繁衍了现在的人类。中国西南的某几个兄弟民族都有大体相同的洪水神话。这类神话记述了远古时期的洪水灾害;同时反映了“血缘内婚制”的情况。神话中还提到天不下雨,庄稼受旱的情景以及磨盘、簸箕、筛子等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器物,说明这则神话产生在农业发展的时期。有的异文中说,洪水泛滥是因为发生了大地震,大山坍塌,堵塞了大河所致。这是当地自然灾害的反映。 [编辑本段]古籍记载 伏羲:1、《帝王世纪》:“燧人之世,有巨人迹,出于雷泽,花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于成纪,蛇身人首。”2、《补三皇本纪》:“大曍庖羲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花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羲于成纪,蛇身人首。”3、《路史·后纪》:“大曍伏羲氏,母花胥,居住于花胥之渚,尝暨叔嫟翔于渚之汾,巨迹出焉,花胥决履以跧之,意有所动,虹且绕之,因孕,十有二岁,以十月四日降神。”
古埃及神庙 少昊:《河图握矩记》:“大星如虹,下流华渚,女节梦接,意感而生朱宣。”颛顼:1、王嘉《拾遗记》:“帝颛顼髙阳氏,黄帝孙,昌意之子,昌意出河濵,遇黑龙负玄玉图,时有一老叟,谓昌意云:‘生子必叶水德而王。’至十年,颛顼生,手有文如龙,亦有玉图之象。其夜,昌意仰视天,北辰下化为老叟。”2、《吕氏春秋·古乐》:“帝颛顼生自若水。”《山海经》:“昌意降居若水,生韩流。”
尧:《春秋合诚图》:“尧母庆都,……年二十寄伊长孺家,无夫,出观三河之首,奄然阴雨,赤龙雨庆都合,有娠,而生尧。”鲧:《左传·昭公七年》:“鲧殛羽山,其神化为黄熊,入于羽渊。”大禹:《遁甲开山图》:“女狄暮汲水于石纽山下,大祠前水中得月精如鸡子,爱而食之,不觉而吞,遂有身,十四月而生夏禹。”
契:《史记·殷本纪》:“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
祖先神崇拜的意义
仙与佛有什么区别?仙与佛那个级别高?
仙是道教神仙体系的一个类别,神:就是由天地日月精华凝聚衍化诞生的人物,天生就具有力量。如:盘古,鸿钧老祖,女娲,伏羲
仙是凡人或动植物通过自身的修行飞升进入神仙阶层的人物,是后天努力得到力量。如:玉皇大帝,王母,嫦娥,太上老君等等 但是一旦位列仙班,神和仙就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只是根据仙籍的长短和排位而分上下等级。 佛则是佛教的最高统领,佛陀以下分为佛,菩萨,罗汉等等级,而佛这是佛教最高的尊位。 仙和佛作为两个不同体系的最高理想尊位,并不能比较级别高低,就如美国总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没有可比性一样。 神,佛和仙的区别是什么?佛与菩萨有什么区别呢?
佛与仙家咋供可以放在一起的。佛菩萨居中,仙家居佛菩萨两边即可。
这个其中的佛理要从十法界讲起。佛陀告诉我们,娑婆世界也就是包含我们地球的空间由十个不同的能量空间组成,其中分为六凡界和四圣界,六凡界就是我们常说的“六道轮回”,分别为天道(神仙界)、阿修罗道(半人半神)、人道(我们)、旁生道(动物)、地狱道、饿鬼道,这里面的生命体因为都存有爱欲烦恼的缘故,都在反复转世轮回,逃不出六道轮回。而四圣界则由彻悟宇宙真相、没有烦恼爱欲的修行者组成,分为声闻道(听闻佛法而悟道)、缘觉道(没有听闻佛法的机会但能凭借自己的经历悟道)、菩萨道、佛四个层次的生命体。 所以我们所谓的仙家譬如保家仙啊、出马仙啊等等是六凡界的众生,有些是天道里面的众生,也有的是旁生道(譬如狐仙、黄仙、黑仙、长仙等)、阿修罗道甚至鬼道众生,渴望成佛是它们毕生的愿望,当然希望能够蒙受佛恩,与佛亲近;而佛则是四圣界的最高一层,是大成就者,大慈大悲法力无边,它们是来普渡众生的,众生在它们眼里都是平等的,所以也不会介意和它们在一起,“我不入地狱 谁入地狱”,这正是佛菩萨最伟大的品格。 顺便再普及一点:无论神佛菩萨还是其实都是可以一起供奉的,也可以共用一炉香。至于“佛争一炉香”的说法纯属迷信或民俗,当不得真的。因为佛菩萨是大成就者,他们眼里的众生并无高下之别,都是平等的,自然不会计较;而神仙、祖神、包括天地君亲师,都属于还没有跳出轮回的六道众生,自然愿意亲近佛法,不仅不会计较,而且更具欢喜心呢!不过要注意的是,你上香的时候,一定要口称你拜祭的佛菩萨神灵的名号(心里想着也行),拜观音菩萨就口称“南无(发音“拿摩”)观世音菩萨”或“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拜佛祖就口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拜玉皇大帝就口称“南无玉皇大帝”等等就可以了。如果想偷懒,或者时间太赶,你就可以统称为“诸天神佛”即可。 神大还是佛大,神仙鬼佛界里面,最大的是谁看体系咯
在佛教的神学体系里,不存在神,只有天人,天人只不过是能力福报高于凡人的存在,住在天界,佛教中的天可以理解为异次元世界,在我们之上的是四天王天,四天王天之上是利刃天,此两天是最低级的天,还没有脱离大地(须弥山),所以又叫地居天。地居天之上有居空天,居空天有多少层呢我不想去数,在佛教体系中一花一世界,我们的世界在三界而说是极其渺小,微不足道的,是恒河沙数三千大世界中的一粒尘埃罢了。而佛陀是跳出了三界的进入婆娑世界的圣者,对他而言三界也是渺小的可怜。 在 *** 诸教的体系中,宇宙就是神创造的,耶和华自存永存,是一切的创造者,其他一切怪力乱神,都是异端。 在道教体系中,老君是教门之尊,玉帝是三界至尊,(道教的三界和佛教的三界不是一个概念,道教的三界对应天地人三才,佛教的三界指欲界/ *** /无 *** ,我们的世界在欲界的底层, *** 的人没有欲望都是天地化生而生,无 *** 的人连形体都没有)。 仙与佛有什么区别?仙与佛那个权力大?要知道欲界六道轮回是:天、人、阿修罗、饿鬼、地狱、畜生。你知道天指的是什么?指的是天界的一切天人,也包括玉皇大帝。凡是在六道轮回之内一切有情(六道众生),皆都比六道轮回之外众生(如佛、菩萨、缘觉、声闻)低,只有六道轮回之外(如佛、菩萨、缘觉、声闻)才是最贵,也就是说(只有四圣法界)佛、菩萨、辟支佛、阿罗汉才是最大的。
你们猜“玉皇大帝”和“阿罗汉”,谁贵谁轻呢?答:阿罗汉贵。因玉皇大帝(也叫天帝,即是天,还在六道轮回之内,尚未跳脱三界)是依然未超脱生死苦海的六道凡夫,而阿罗汉(很至高无上的果位,是在六道轮回之外,已超越三界的)是已彻底了脱了生死苦海的圣人。所以阿罗汉更贵,是天帝(天人道的帝释天,与基督教上帝在同一个级别上,即是玉皇大帝)的上级。天帝见阿罗汉,皆要诚心礼拜,叩头顶礼。要知道天帝(即是天,天乃六道轮回内),虽是三界之内的王帝,三界之内的老大。但终究是尚未超脱三界的六道凡夫,也有堕入无间地狱的可能性。因地藏经记载,无间地狱之所以叫做无间地狱,之四原因:无伦男女、种族、年龄、贵贱、或龙、或神、或天(天指的是玉皇大帝,也叫天帝)、或鬼,一旦堕入这地狱,都是同样的受苦,所以叫做无间。你仔细看,有说过四圣法界(臂如佛、菩萨、缘觉、声闻)也堕入无间地狱的可能性吗?因四圣法界有情是很至高无上的果位,达到了不生不灭的彼岸,且超出六道不在三界中,是已彻底了脱了生死苦海的圣人,即永不打入无间地狱的。要知道,不但阿罗汉比天帝命贵,连三界之外的一切辟支佛,一切阿罗汉,皆都比天帝贵的。如:降龙罗汉、伏虎罗汉、坐鹿罗汉、白眉罗汉及其它所有斯陀洹、须陀洹皆都比天帝大的,知道吗? 天帝即是天,天仍然在六道与三界中,是依然未超脱生死苦海的六道凡夫。而四圣法界(臂如佛、菩萨、缘觉、声闻)很至高无上的果位,达到了不生不灭的境界,且超越了六道不在三界中,是已彻底了脱了生死苦海的圣人。天(天帝)也有堕入无间地狱的可能性,但机率是较小的。而四圣法界有情是永不堕入无间地狱的,可能性机率完全是零的。天(天帝,也叫玉皇大帝)是比四圣法界(臂如佛、菩萨、辟支佛、阿罗汉)低的,且四圣法界亦是他的上级。简单划分一下:佛乃老大,菩萨老二,辟支佛老三,阿罗汉老四,天(天帝)乃老五的。 天帝也与我们南阎浮堤世界的人那样,也是念佛,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念地藏王菩萨名号积修功德的。而佛、菩萨皆不是。 华严经里面讲过:“我们众生造业深重,弄得灾难重重,民不聊生。玉帝曾跪观世音菩萨七天七夜,恳求菩萨大发慈悲,消灾增福”。可见,玉帝是多么的仁慈啊! 佛教把一切众生分成十大类,也就是十法界。佛、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前四种是已经解脱了六道轮回,生死苦海的圣人。后六种是还没有解脱生死轮回的六道凡夫。即要生生世世按照自己所做的善恶业去或好或坏,或高或低的地方受生,受业力支配。新的一生开始,善业成熟就到三善道,天、人、阿修罗去享受善道的生命。如果恶业成熟了就被迫转到三恶道出生。没有一成不变的生命境界。都被善恶业所牵引去感受苦乐不同的生活。玉皇大帝是天人,也是由于做了善业,受善业所牵出生到天界。但这生结束了还要受善恶也牵引再去其他道投生。所以他是要生生世世受业力牵引在六道或好或坏的环境中生存。但是六道中乐少苦多,到善道有如长时间掉到海里的人刚出来喘口气,又掉到下面去了。很苦。而四圣法界众生是了脱了生死苦海,不再下堕的圣人。观音菩萨当然是已经脱离生死苦海,离苦得乐的圣人。而玉皇大帝这生福报受尽,如果以前有恶业还要去三恶道受生,做畜生,饿鬼,下地狱。这样反反复复没完没了。因为不觉悟就业,造业就要受善恶报。佛下生,为众生宣讲破迷开悟,了生脱死的方法。使一切众生都能依照他讲的方法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究竟成佛。 在佛教中,观世音菩萨与玉皇大帝那个级别高? 次第而下: 佛---菩萨(大乘)---辟支佛(缘觉乘)---阿罗汉(声闻乘)。之后还有声闻三种果位:阿那含(三果)、斯陀洹(二果)、须陀洹(初果)。 以上,前四种是圣人,已经解脱生死。后三种虽然暂时没有解脱生死,但是,即使是初果人,也最多七次人天往返即可解脱。因而,这些有情。都不是凡夫了。 再而下之: 天人(也包括玉皇大帝)---人---阿修罗---饿鬼---地狱---畜生。 这六种有情(六道众生),虽然因善恶果报有高低差别。前三者名为“三善道”,后三种名为“三恶道”。然而,并无本质区别:皆是凡夫,皆未能解脱生死。完全有可能下坠地狱,在六道中升降沉浮不止。如《优婆塞戒经》云: “诸外道等,获得非想非非想定,寿命无量劫,若未得解脱分法,应观是人为地狱人。”(非想非非想定,是天界最高层次;解脱分法即部分的解脱法;最起码是声闻初果:须陀洹) 如上,合“六凡四圣”为“十法界有情”。涵盖一切有情。需要注意的是:十法界有情,各各具足“佛性”,皆有成佛的可能性。因而才有诸佛教化众生,令其解脱生死,乃至究竟成佛。 建立以上知见,楼主就能明白:玉皇大帝与观世音菩萨,一者是凡夫,一者是圣贤。犹如天渊之别,不可同日而语。 一切众生毕竟成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佛教神仙里面哪个最大?这个神仙体系是怎么样的?
在佛教中,佛的地位最高,乃是成就正等正觉之大圣者,佛教修行之最高果位。
佛教体系: (一)诸佛: 1、三世佛: 佛,全称佛陀。乃是成就正等正觉之大圣者,佛教修行之最高果位。三世佛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崇拜对象,按空间分的横三世佛和按时间分的竖三世佛。 横三世佛 ● 释迦牟尼佛:娑婆世界(现实世界)的教主,主管中央娑婆世界。农历四月初八佛诞。 ● 阿弥陀佛:西方极乐净土世界的教主,主管西方极乐世界。农历十一月十七日佛诞。 ● 药师佛:东方净琉璃世界之教主,主管东方净琉璃世界。农历九月三十日佛诞。 竖三世佛 ● 过去佛——燃灯古佛。 ● 现世佛——释迦牟尼佛。 ● 未来佛——弥勒佛。 2、三身佛 三身,即法身、报身、应身三种佛身,又叫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身” 除指体貌外,亦有“聚积”之义,即由觉悟和聚积功德而成就佛体。 法身佛——毗卢遮那佛。代表佛教真理(佛法)凝聚所成的佛身; 报身佛——卢舍那佛。经过修习得到佛果,享有佛国(净土)之身; 应身佛(又称化身佛)——指佛为超度众生、随缘应机而呈现的各种化身。 3、五方佛: 又称"五智佛"、"五智如来"。 中央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代表法界体性智。 东方不动佛(阿閦佛)——代表大圆镜智。 南方宝生佛——代表平等性智。 西方阿弥陀佛——代表妙观察智。 北方不空成就佛——代表成所作智。 4、华严三圣 即指华藏世界之三位圣者。 毗卢遮那佛(释迦牟尼佛) 文殊菩萨 普贤菩萨 5、西方三圣 即指西方极乐世界之三位圣者。 阿弥陀佛 观世音菩萨 大势至菩萨 6、 东方三圣 又称“药师三尊”、“琉璃三尊”。指东方琉璃世界之三位圣者。 药师佛 日光菩萨 月光菩萨 (二)诸菩萨: 菩萨的地位仅次于佛,是协助佛传播佛法,救助众生者。 1、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智慧、辩才第一,众菩萨之首,被称为“大智文殊菩萨”。 又称妙德,妙首,妙吉祥,农历四月初四诞辰。道场在中国的五台山。是释迦同时代的菩萨,在释迦牟尼成佛时候出家。文殊菩萨出生时有十种瑞相,天降甘露、地涌七珍、庭生莲花,仓变金粟,鸡生凤子,马产祥麟、牛生白犊、光明满室,猪诞龙豚,六牙象现。文殊菩萨是菩萨之母,诸佛之师,对释迦牟尼佛的法化工作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释迦僧团帮助也是非常大的。是时佛告诸菩萨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善男子。若有受持百千亿诸佛名号。若复有称文殊师利菩萨名者。福多于彼。何况称于普见佛名(注:文殊师利成佛之时名为普见)。何以故。彼百千亿那由他佛利益众生。不及文殊师利于一劫中所作饶益。{文殊菩萨的不可思议功德----《大宝积经卷文殊师利授记会》}文殊菩萨于久远劫前已经成佛号龙种上法王。并再成佛为欢喜藏摩尼宝积佛。现在于娑婆世界普度众生趣向佛道,回小向大...普令众生发菩提心... 2、普贤菩萨 普贤菩萨是万佛之子:“诸佛有长子,其号为普贤。”普贤菩萨辅助释迦佛弘扬佛道,且遍身十方,被称为大行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在发愿偈中非常赞叹普贤菩萨:严净普贤行,满足文殊愿。农历二月二十一诞辰。普贤菩萨称大定大行,与文殊菩萨齐名,修行称为:定慧双修,定指的就是普贤的定。有文殊出现于世,普贤必然会应世,文殊出现于世时会现六牙白象,就是为普贤菩萨准备的。普贤菩萨守护法华经,称十大愿王。普贤菩萨能做大佛事,能修无上供养,能称扬诸佛之功德。虔诚礼拜会获得定力成就行践成就密行成就。。。,在中国还被称为掌司事业与爱情的菩萨。普贤号称如意菩萨。文殊号吉祥。众生常说:吉祥如意。指的就是这两位菩萨。文殊不离普贤,普贤不离文殊。 3、观世音菩萨 全称尊号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是我国佛教信徒最崇奉的菩萨,拥有的信徒最多,影响最大。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农历二月十九诞辰。观自在菩萨能摧恶业,能净地狱,饿鬼,畜生道,能度修罗,能度天人道。宝王经中云其利益众生之福德不在如来之下。是化身最多的菩萨,常于十方世界救苦救难。 4、大势至菩萨 又称大精进菩萨。光明智慧第一,所到之处天地震动,保护众生,免受邪魔所害。农历七月十三日诞辰。金刚手菩萨是大势至菩萨的忿怒化现,也有说是普贤菩萨的化现。称大富贵大势力。于娑婆世界与阿弥陀佛观自在菩萨一起摄受念佛之人,让他们归于净土。是念佛获通的精进行菩萨。 5、日光菩萨 又作日光遍照菩萨、日曜菩萨。是药师佛国中无量菩萨众的上首菩萨。农历十一月十九日诞辰。 6、月光菩萨 又作月净菩萨、月光遍照菩萨。月光菩萨与日光菩萨同为无量无数菩萨众之上首,次补佛处,悉能持药师如来之正法宝藏。农历八月十五诞辰。 7、弥勒菩萨 弥勒以修慈心观而闻名,被称为大慈菩萨,创瑜伽学派,是未来佛。农历正月初一诞辰。弥勒号无能胜。未能世成佛时号无能胜佛,是慈心者,无能胜也。勇莫能胜。弥勒菩萨称与世尊做过好几回兄弟。是世尊授记于未来世成佛的一生补处位菩萨。是菩萨中的最高觉位。而且弥勒净土的人寿是八万四千岁,那个时候的国土非常安乐,让人比较向往,女子五百岁嫁人,是一个统一的大佛国,众生善根深厚,八部天龙在那个时候就负责给众生做清洁辅助工作。弥勒只需说法三会。第会度九十二亿众生。主要广说释迦牟尼佛的功德和利益,他对世尊非常赞叹。 8、地藏菩萨 地藏菩萨之功德和所度之众生连文殊菩萨和佛也不能究竟,经云:正使十方诸佛同时赞叹地藏菩萨的功德与利益说百千万亿劫犹不能尽。地藏菩萨久发大愿坚固,其愿力之深广诸菩萨所不能及,故称大愿地藏,度六道众生,对三恶道众生是特别悲悯。世尊曾经告诉观世音菩萨要在无佛时代广宣此菩萨之利益和功德。发出“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宏大誓愿,被称为大愿菩萨。在释迦灭度后、弥勒佛降生前的无佛之世留住世间,教化众生。农历七月三十日诞辰。 9、准提菩萨 又称准提佛母。准提菩萨是一位感应甚强、对崇敬者至为关怀的大菩萨。福德智慧无量,功德广大、感应至深,满足众生世间、出世间的愿望,无微不至的守护众生。准提菩萨的图像,有二臂、四臂至八十四臂等九种,以十八臂三目者居多。农历三月十六诞辰。 10、虚空藏菩萨 此菩萨是十方三世佛第一辅臣,堪受除佛以外的一切人的供养,人称大忍大悲虚空藏。主司菩萨的戒律考试,持戒得戒否,此菩萨一试便知。所以菩萨修行时候要多忆念此菩萨。此菩萨之心咒能令众生得成忍。并能开通他心智,增长记忆力和福德智慧等诸多好处,虚空藏菩萨在众多菩萨中专主智慧、功德和财富。因其智慧、功德、财富如虚空一样广阔无边,并能如愿满足世人的需求,使众生获得无穷利益,故有此名。 11、金刚手菩萨 金刚手菩萨修行十法,具足无量的神通与法力。故称大力大能大喜。专门护持正法幢。在佛说一切如来心秘密身舍利宝箧印塔中,金刚手菩萨示法宝箧印的无量功德与利益世尊开示此塔将于后世末法之时护持正法。手持金刚杵能转动三千大千世界。又名“秘密主”。因手持金刚杵而得名,为大势至菩萨的忿怒化现,司大能力,亦称"大力尊",代表诸佛神通大能。金刚手为统摄财宝天王(毗沙门)与财神护法等夜叉部之主尊,亦为象头王、龙王、阿修罗之部尊。与观音、文殊三尊合为“三族姓尊”。 12、金刚拳菩萨 金刚界曼陀罗三十七尊中,北方不空成就如来四亲近之一。持结合之德,成就一切之印契,标以拳之三摩耶形。 13、除盖障菩萨 又名除一切盖障菩萨、降伏一切障碍菩萨、弃诸阴盖菩萨。以消除一切盖障而著称,盖障即形形 *** 的烦恼,主要是贪欲、嗔恚、睡眠、掉悔、怀疑五盖。 14、无尽意菩萨 又称无尽慧菩萨、无量意菩萨、罗度无尽尊者。为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如来所八大菩萨之一。此菩萨因观一切事象之因缘果报皆为无尽,而发心上求无尽之诸佛功德,下度无尽之众生,故称无尽意菩萨。 15、药王菩萨 为施与良药,救治众生身、心两种病苦之菩萨。为阿弥陀佛二十五菩萨之一。 16、药上菩萨 与药王菩萨本为兄弟,因供养比丘僧众,并施药救人,得众人赞赏,被尊称为“药王”和“药上”,后兄弟施医行善,双双修成菩萨。 17、救脱菩萨 此菩萨以救人病苦、脱离灾难而得名。 18、宝檀华菩萨 东方净琉璃世界八大菩萨之一。 (三)佛教其他神灵: 1、十大弟子: 释迦牟尼佛的十个著名门徒。传说他们各有一方面的独特专能。 舍利弗智慧第一 | 目犍连神通第一 |阿难陀多闻第一 | 优波离持戒第一 阿那律天眼第一 | 大迦叶头陀第一 | 富楼那说法第一 | 迦旃延论议第一 罗睺罗密行第一 | 须菩提解空第一 2、十八罗汉: 十八罗汉是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由十六罗汉加二尊者而来,其中两位尊者是降龙罗汉(迦叶尊者)和伏虎罗汉(弥勒尊者)。他们都是历史人物,均为释迦牟尼的弟子。 骑鹿罗汉|欢喜罗汉|举钵罗汉|托塔罗汉| *** 罗汉 过江罗汉|骑象罗汉|笑狮罗汉|开心罗汉|探手罗汉 沉思罗汉|挖耳罗汉|布袋罗汉|芭蕉罗汉|长眉罗汉 看门罗汉|降龙罗汉|伏虎罗汉 3、十九伽蓝: 十九伽蓝神原为十八伽蓝,都是古印度神话中的神祇,后增加了关羽,成为十九伽蓝。伽蓝作为佛教护法神,维护寺院僧事活动的正常开展。 美音|梵音|天鼓|巧妙|叹美|广妙|雷音|师子音|妙美 梵响|人音|佛奴|叹德|广目|妙眼|彻听| 彻 视 |遍视 关羽| 4、二十四诸天: 天,作为简称,在佛教中有三层意思:一是指天界,如六道、十界中的天道、天界。 二是指天王。三指是天人,如三善道的天、人、阿修罗。佛教以为天人是有情众生最妙、最善,也是最快乐的去处。只有修习十善业道者才能投生天界,成为天人。作为佛教造像的表现题材的诸天主要是在前述有情众生一类的意义上说的。只不过这些“天人”大都具有非凡的本领。佛教把古代印度神话和其他宗教中的一些神也称为天,并将他们吸纳进来,视为佛教的护法神。原为二十诸天,到了明代,又增入四位天神,则成了二十四诸天。 一大梵天、 二帝释天、 三多闻天王、 四持国天王、 五增长天王、 六广目天王、七金刚密迹天、八大自在天、 九散脂大将天、 十大辩才天、十一大功德天、 十二韦驮天神天、 十三坚牢地神天、十四菩提树神天、 十五鬼子母天、 十六摩利支天、 十七日宫天子天、十八月宫天子天、 十九娑竭龙王天、 二十阎摩罗王天、 二十一紧那罗天、二十二紫微大帝天二十三东岳大帝天、二十四雷神天。 5、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是佛教的护法,又称护世四天王,是佛教二十诸天中的四位天神。四大天王塑像通常分列在佛寺的第一重殿的两侧,天王殿因此得名。 东方持国天王“持国”意为慈悲为怀,保护众生,护持国土,故名持国天王。身为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是主乐神,表明他要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教,他负责守护东胜神州。 南方增长天王“增长”意为能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故名增长天王。身为青色,穿甲胄,手握宝剑,以保护佛法不受侵犯,他负责守护南瞻部洲。 西方广目天王“广目”意为能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人民,故名广目天王。身为红色,穿甲胄,为群龙领袖,故手缠一赤龙(也有的作赤索),看到有人不信奉佛法,即用索捉来,使其皈依佛教。他负责守护西牛贺洲。 北方多闻天王“多闻”以福、德知名闻于四方,故名北方多闻天王。身为绿色,穿甲胄,右持宝伞(又称宝幡),左手握神鼠——银鼠。用以制服魔众,护持人民财富。又名施财天。他负责守护北俱芦洲。 6、韦驮菩萨 又名韦驮天,本是婆罗门的天神,后来被佛教吸收为护法诸天之一。在中国寺院通常将之安置在天王殿弥勒菩萨之后,面对着释迦牟尼佛像。形像一般是童子面,身披甲胄,手持金刚杵。被人们称为护法菩萨。 7、四大金刚 五台山秘魔岩神通广大泼法金刚; 峨眉山淸凉洞法力无量胜至金刚; 须弥山摩耳崖毗卢沙门大力金刚; 昆仑山金雫岭不坏尊王永住金刚。 8、五方揭谛 佛教五方守护大力神。 |金光揭谛|银头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摩诃揭谛| 神仙跟佛有什么区别?佛与菩萨有什么区别呢?
级别(6)有什么区别(17)1、祖先神崇拜让我们看到中国民间信仰的另一种类型,它介于祖先与神明之间。对某个宗族而言,他既是祖先,又是神明,两者的功能兼而有之。因此,我们在面对鬼、神、祖先这种「三分法」的时候,更要清醒地意识到还有介于两者之间不容易被区别的例子。现实生活永远是丰富多彩的。
2、祖先神崇拜的案例还让我们进一步思考祖先与神明的关系。祖先有「灵」,所以人们才会去祭拜他,但祖先并不等于神明,这是汉人社会的普遍观念。鬼是可以转换成神明的。祖先也是鬼,是「家鬼」、「好鬼」,但他们不是学术界普遍研究的「厉鬼」、「恶鬼」或者「孤魂野鬼」。他们不是因为死后会作祟、显灵而受到崇祭进而建庙,而是因为生前有法术、能够抵御灾患而被转化为神明来供奉。因此,他们更像是《礼记》所说的能够捍患御灾、有功于国家者「祀之」的那种标准,不过,他们却是在远离儒家的边陲、从民间土壤里长出来的「圣物」。 3、其实,从祖先神崇拜的形成过程中,倒是让我们看到在民间宗教观念里所包涵的国家意识和地方文化的多重因素。从历史「过程」的角度看,闽西的祖先神是先作为自己的「神明」而后作为宗族制度下的「祖先」受到供奉的。这里面既包含与土著互动的深层文化因素,同时也涵盖了代表国家意识的理学思想民间化以后(即「宗族化」)的结果。闽西的祖先神崇拜是我们解读当地社会历史演进和文化积淀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祖先神崇拜,祖先神鄂伦春语称“阿娇儒博如坎”。“阿娇儒”是根的意思。鄂伦春人认为祖先的灵魂对本氏族活着的人还有佑护或惩罚的作用。他们每户都供奉祖先神,每逢年节都要烧香、上供、磕头,求其保佑。在每三年一次的氏族大会上,要对阿娇儒博如坎进行祭祀,仪式十分隆重,其习至今尚存,只是规模、形式有所变化。鄂伦春族氏族制瓦解后,其宗教信仰主要转变为偶像崇拜。鄂伦春供奉的神像分为三类:一类为木制的,称为“毛木铁”;一类是画在纸上或布上的,称为“阿尼罕”;一类是绣在布或狍皮上的。木刻的神多为祖先神,画像上的多为野外的神,绣的是管马的神。
祖先崇拜的产生和古老的灵魂信仰观念有关。原始人认为,人死后其灵魂不灭,这灵魂具有自然精灵那样的超自然力量,有能力保护本氏族成员,因此在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就出现了祖先崇拜。直到今天,崇拜祖先仍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人们通过敬祀仪式,来表达对祖先养育之恩的缅怀,同时又祈望祖先幽灵能庇佑子孙,福荫后代。古时很讲究繁文缛节,后人多视为迂远,在祭祖活动中,祭奠礼仪多有简化,其祭日也有所变通,只有世家大族或士大夫家,才有严格遵行者,以求合于古礼。泉州人祭祀祖先的仪式,如以参加者的范围而言,大致上可分为家祭和族祭两种。家祭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规模较小,其祭祀对象在封建社会前期限制甚严,后期才放宽至四代以下近亲祖先。泉俗于家宅厅堂正中设龛供奉祖先神位,称“木主”,如今已以祖先遗像代之,其祭祀的时间主要为传统年节(如元宵、中元、冬至、除夕等)、家祖忌辰等。虔诚者每月初一、十五两日也要焚香致敬。另外,还有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需要,不定时进行,如家人出生、婚嫁、寿庆、致富、脱险、解厄等,都要拜谢祖先。甚至受欺蒙冤无助者,也会拈香哭诉于祖先灵前,以祈求庇护。而清明、冬至等年节的前后各十天,则是前往祖先坟墓祭祀的日子。
族祭以同姓族人为单位,规模大,礼仪隆重。族祭除墓祭外,地点即在家族祠堂。民国前,泉州城乡大都建有族姓词堂,如郡城承天巷即有陈、林、张、王、曹、顾六座大宗词。有的家族因无力建筑,则以祖匿为祭祖庙堂,家族内各支房祠多是原来祖盾。祠堂中供奉有本族四代以上至肇基本地的一世祖诸神位。族祭时间为每年的清明节和冬至,称春、冬两祭,另外,各姓始祖诞辰日(俗称“祖公生”)也举行祭祖仪式,如陈姓祭舜帝、林姓祭比干,吴姓祭泰伯或其第二十世孙季札等,其规模更大,甚为热闹。
泉州舍族祭祖的日期一年四季都有,一般为正月初一、三月初二、五月初五、七月十五、十二月十五,其中以十二月十五的祭祖规模最大。举祭时需张挂祖图和陈列祖杖,还要跳一种传递祖杖的舞蹈。畲族的祭祖活动是他们的盛大节日。
在敬祀祖先的活动中,一些有功于国家和人民的远祖,后来还进一步演化成民间崇拜的俗神,如萧太傅、郭圣王等。萧太傅即西汉宣帝时的朝廷大臣萧望之,是萧姓族人敬祀的祖先神,传人泉州后遂转为当地保护神之一,民间崇奉为“阿爷公”。现供奉于南安县诗山凤山寺的广泽尊王,原是郭姓族人崇祀的祖先神郭忠福,后来也转为南安县的地方保护神。
崇拜祖先的习俗,表现了人们内心深处对伦理孝道的热衷,在社会生活中加强了宗亲之间的团结互助,如对贫困族亲的赞助,婚丧喜庆的帮办,家庭纠纷的调解,生产劳动的互助等等,也加深了“三胞”对祖籍故土的血缘亲谊,对于这些积极作用,是应该加以肯定的。但是在敬祀祖先的活动中,也引发过宗族纠纷、民间械斗等弊端,这种消极面,则是应当加以批判和制止的。
苗族人民对自己的祖先极为崇拜,不仅平时每天吃饭时都要先酹酒、掐一丁点肉抛于地上表示敬祭祖先,而且还要定期以同一家族的若干村寨人共同牛堂的人家为单位,举行祭祖盛典。如贵州黔东南地区的“祭鼓节”(nongx jangd niel,旧称为“吃鼓藏”);湖南湘西的“椎牛”;贵州黔西北的“解簸箕”;云南金平、元阳等县的斋,咸信、砚山等县的杀牛(阿旺)等都是祭祖的形式。其中,以黔东南的“祭鼓节”和湘西的“椎牛”的场面为最大,是当地苗族最隆重的盛典。苗族崇拜祖先,一是本民族的始祖蚩尤,二是本家族的祖先。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