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性?
心性,即本性。也可以说是自性。是我们的真心本性,也是我们的妙明真心,它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不动摇,能生万法。所为“明心见性”,就是见的是它。从本自具足的特性来看,它包含凡夫心和圣人心两种。见到它之后,我们要稳住它在圣人心的位置上,让它为大众服务,积功累德。让它立功立德,不让它造恶业。这就是顺道而行。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久至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与天性合,就会与天同寿,无量光寿,就是见性成佛了。
心性,反应一个人内心的性格。好像多在修行里提到这个词,心性心性,修身养性,所以心性是养出来的,也就是说通过“修炼”或者“磨练”,让你这个人由内而外的散发出人格的魅力,比如宽广的心胸,处事不惊的淡然,包容的心,慈悲的态度等等。。也就是我们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很成熟的那些特征。
心灵与灵魂的区别:
灵魂是唯心主义的产物,早在柏拉图时期就被大肆渲染过;
心灵既属于主观意识,同时也属于客观存在,是一种不可见的实体.
灵魂是凌驾于物质之上的,而心灵则是物质和精神结合的产物.
心灵一个实体,是将动物在生物学的层面上与植物区分开来的分界线。
就人类的心灵而言,它不是我们的头脑,它也不是我们的心脏,总之,它不是我们的肉体,但,它就在我们的头脑里,在我们的心脏里,在我们的每一寸肌肤里。人类的心灵是一个场,一个生命场,这样的一个场有一个能量聚集的中心,那一个中心在我们的腹部。
灵魂
一般被认为是人类生活之要素,能主宰人类之知觉与活动。据近代考古学家、人类学家之研究,推测距今二万五千年至五万年前之人类,已具有灵魂之观念,或人死后灵魂继续生活之观念。然大抵而言,原始人所具有的简单古朴之灵魂观念,往往含有强烈的物质性格。直至宗教、哲学渐次发达之后,人类之灵魂观始趋向非物质化之‘精神统一体’。例如某些宗教、哲学相信灵魂可以独存于肉体死亡以后,进而视之为不朽的精神实体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