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僧?怎样才算是高僧?
高僧
对德行崇高的僧人的尊称。与“名僧”相对而言。南朝梁·慧皎首创《高僧传》,其《序录》认为:僧“若实行潜光,则高而不名;寡德适时,则名而不高”。他所撰《高僧传》专取前者。按高僧德业分为十类:一译经,二义解,三神异,四习禅,五明律,六忘身,七诵经,八兴福,九经师,十唱导。在每一方面做出成绩或突出者皆称为“高僧”。唐·刘长卿《寄灵一上人》有句云:“高僧本姓竺,开士旧名林”。唐·韩愈《广宣上人频见过诗》也说:“久惭朝士无裨补,空惭高僧数往来。”这都是对有道德的高僧的赞叹。
请问寺庙里的和尚和尼姑分等级吗?有哪几种?
基督教称牧师,天主教称神父。他们的职责,我不太了解。我就对佛教作阐述,待有专业人士对基督教阐述后,您可以自己通过比较区别。
佛教可称长老(德高望重的僧人)、法师(熟悉佛法经论的僧人)、师父(对出家人的尊称)、律师(熟悉佛教戒律的僧人)、禅师(佛教禅宗的僧人)、上师(佛教密宗的僧人),和尚(以和谐为高尚的大德高僧)、比丘(具足戒律的僧人)沙弥(刚出家的僧人),尔女众则称和尚尼,比丘尼,沙弥尼,尼师等。
佛教因为有大乘和小乘的区别,因此僧人的职责也不尽相同。
总体上说,佛教称僧是三宝之一,佛宝,法宝,僧宝。佛,是真理的觉悟者,所以是宝,法,是佛所觉悟的真理,也是宝,僧,是真理的弘扬者与传承者,因此还是宝。
佛教认为,世间众生活在烦恼中,在轮回里,唯有依靠三宝,才能得究竟的解脱,因为佛教认为,佛教的教义可以使人得到快乐,除去痛苦,因此佛教的教义(法),及佛教教义的发现者(佛),佛教教义的传播传承者(僧)是世间众生的福田,依止的怀抱。
然则,小乘佛教注重出世、自修。因此小乘佛教的僧侣,大都只是起到僧宝的作用(传承佛法、弘扬佛法、为众生作福田)而已。
大乘佛教主张入世、普度,因此大乘佛教的僧侣除了传承佛法,弘扬佛法之外,还要履行菩萨道,即大慈大悲,寻声救苦,救苦救难的精神去做对社会、对人类、对所有生命有贡献的事。例如创办慈善学校,医院,养老院,孤儿院,育幼院,收留所,拯救野生动物,濒危动物,救护要被杀害的生命,开办护生园区,举行种种放生活动,提倡环保,提倡素食,还有在寺院内举办各种消灾法会,为世界和平人民安乐而祈祷等等等等。
例如汶川地震时,什邡罗汉寺的素全法师让产妇在寺内生产,救下许多伤员;
玉树地震时,有许多藏族的出家僧人,俗称喇嘛,也投入救援;
在成都,在重庆,在各地的佛教寺院都在为灾区祈祷诵经;
又例如台湾佛光山星云大师创办佛光会,办有多所大学,中学,小学,美术馆,图书馆,
慈济的证严法师创办亚洲最大的白血病干细胞基地,她的慈济会遍布世界,创办许多医院,孤儿院,养老院,
台湾海涛法师创办许多护生园,救护动物,创办生命电视台,宣传放生,戒杀,素食。
台湾圣严法师,也创办有法鼓文化研究院,法鼓大学等许多机构。
等等。
寺庙里的和尚和尼姑分等级,有沙弥和比丘两级。
最初出家,受十戒,称沙弥。
完全受了比丘二百五十戒,称比丘。(也就是和尚)
作为出家人也就是这样了。
还有个行政的级别,方丈、监院、维那等等。是寺院的管理团。
高僧未必有很高的行政级别。就和大学一样,学问最好的教授,未必当领导。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