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请问一般新教师考通过教师招聘编制考试,是怎么分配学校的?

桃子12个月前 (12-17)阅读数 3#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教师学校

理论上是按照成绩来分配的。

但还需要结合每个学校报给教育局和人事局的缺编的人员的具体情况才可以。

扩展资料:

一、教师编制考试报考流程

历要求和考试要求等。拿美术考试为例:

第一关:网上或现场报名,审核材料。

第二关:笔试,1:4的比例考试,但是每科只录取考试人数的四分之一,也就是,如果美术招4个老师,就必须有16人考试,也只录取前4名,但是通常都是50,60多人考试。

第三关:面试,一般是在继教中心或某个学校,随机抽题目,考你的应变能力。录取一半。

第四关:学校试讲,才艺展示。这关通常都是2选1了。最后还有体检,如果都合格,你就过了。

二、教师待遇差别

1、工资待遇差别,有编制工资高,无编制工资低;

2、稳定性差别,无编制的教师随时面临被炒鱿鱼;

请问一般新教师考通过教师招聘编制考试,是怎么分配学校的?

3、有编制教师可以做任课老师、班主任、行政人员。无编制教师最多可以当任课老师,其他没有机会。

百度百科-教师编制考试

为什么教师总是结构性缺编?

校聘和编制的区别有:1、性质不同:校聘是属于和学校签订劳动合同,对应的法规是劳动合同法;编制是在省里有备案的,对应的法规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2、工资发放方式不同:校聘是学校发放,退休后按照与当初所在单位签订的合同处理;编制是一部分为省财政工资,一部分为校内津贴,退休后享受相应的社保和职业年金。3、晋升机会的不同:校聘无法晋升、无法调动、无职称;编制可以调动,有相应的职称工资并可以晋升。

教师“结构性超编与缺人”可以简单用一句话概括:一边是教师人数总体超编,一边却是学校一线教师紧缺。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1、非教学单位占用教师编制

并非教学单位 ,单位内却存在很多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这是造成教师“结构性超编与缺人”矛盾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教育局各股室、各中心学校,虽然没有教学任务,但是很多部门人满为患,这些部门挤占了基层学校的教师编制,也是学校一线教师紧缺的原因。

2、小规模学校占有更多教师编制

现在的农村地区因生源减少,存在很多“麻雀学校”,这些“麻雀学校”虽然学生不多,但是为了开足开齐课程,往往占用了更多的教师编制。

一所小学六个年级只有几十名学生,如果按教育部规定的师生比来配备教师的话,根本需要不了几个老师,但是现实操作时,绝不会生硬的按规定配备教师人数,因为这样操作的话,学校的课程表都没办法排好。

3、一线教师被其他单位“借调”

教育部曾发文,只有参与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任务的,并且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情况下,应经县级以上教育部门同意,并报同级党委审批备案,才可借用中小学教师,还要求借用期限原则上不超过半年。

虽然有关于“借调”教师的规定,但是在个别地区,“借调”一线教师情况却相当严重,实际上这也是造成教师超编与学校缺人矛盾问题存在的原因。

山东平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规定非教学单位和幼儿园禁止挤占挪用中小学教师编制,机关事业单位禁止借调中小学教师。调出人员限期1个月办理相关人事编制调整手续。定期对中小学教师在编不在岗、在岗但工作量不饱和等重点问题进行检查处理。

4、学校领导太多

中小学校“领导”太多,一些学校一共有几十位老师,竟然一半以上的老师担有“领导”职务。凡是有领导头衔的教师,承担的工作量相对较少,这也是造成教师“结构性超编与缺人”矛盾问题存在的一个原因。

让老师们点赞的“教师退出机制”

在出台教师退出机制前,山东平阴当地相关部门通过各种形式,对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所有中小学进行了全覆盖式的实地调研,收回的有效调查问卷1721份,占全县中小学在教师在编在岗教师的72.9%。根据老师们的建议,结合本地实际,正式印发了《关于建立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的实施方案(试行)》。

《方案》中关于“教师退出机制”是这样规定的:

对于在聘任、专业技术岗位竞聘、教师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