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的门票和联票有什么区别吗?
1、门票是指单一景点进门票,联票是多个景点进门票,一般联票价格比分别买单景点门票价格有一定幅度的优惠。
2、天坛公园网站公示门票价格
3、免票政策:儿童身高1.2米以下免票;持残疾人证免费;65周岁以上老年人凭老年优待卡或相关证件免费入园;军人或武警官兵(含退休、残疾军人)凭有效证件免费入园;持革命伤残军人证的伤残军人免费入园。
4、优惠政策:6岁(不含6岁)-18周岁(含18周岁)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凭有效证件购优惠门票。持有社会保障金领取证的人员可购买优惠门票。
资料拓展:
天坛公园,是明清两代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天坛以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构造和瑰丽的建筑装饰著称于世。总占地面积约270万平方米,分为内坛和外坛。主要建筑物在内坛,南有圜丘坛、皇穹宇,北有祈年殿、皇乾殿,由一条贯通南北的甬道--丹陛桥,把这二组建筑连接起来。外坛古柏苍郁,环绕着内坛,使主要建筑群显得更加庄严宏伟。
坛内还有巧妙运用声学原理建造的回音壁、三音石、对话石等,充分显示出古代中国建筑工艺的发达水平。天坛公园,是中国保存下来的最大祭坛建筑群。
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天坛有垣墙两重,分为内坛、外坛两部分。主要建筑集中于内坛。天坛主要建筑在内坛的南北中轴线上,圜丘坛在南,祭天,有圜丘、皇穹宇等;祈谷坛在北,祈谷,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中间有墙相隔。两坛由一座长360米、宽近30米、南低北高的丹陛桥(也称海墁大道或神道)相连。
丹陛桥两侧为大面积古柏林。内坛西墙内有斋宫,是祀前皇帝斋戒的居所。外坛西墙内有神乐署、牺牲所等。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圜丘、皇穹宇、斋宫、无梁殿、长廊、双环万寿亭等,还有回音壁、三音石、七星石等名胜古迹。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坛公园
区别:联票包括门票和园中园门票(园中园包括文昌院、德和园、佛香阁和苏州街),而门票不能游览园中园,需另购票。
联票不能使用学生证。
扩展资料
颐和园历史
1、金朝贞元元年(1153年)金主完颜亮在此设置金山行宫。
2、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明孝宗乳母助圣夫人罗氏在瓮山前建圆静寺,后荒废。
3、乾隆十五年(1750年),为了筹备崇德皇太后(孝圣宪皇后)的60大寿,乾隆帝以治理京西水系为藉口下令拓挖西湖,拦截西山、玉泉山、寿安山来水,并在西湖西边开挖高水湖和养水湖。
4、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建成清漪园,耗银480余万两。清漪园内以中国古代神话中“海上三仙山”的构思,在昆明湖及西侧的两湖内建造三个小岛:南湖岛、团城岛、藻鉴堂岛。
5、清朝道光年后,由于国力衰弱,宣布撤三山陈设,清漪园逐渐荒废。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大火烧毁。 光绪十年至二十一年(1884年至1895年),为慈禧太后退居休养,以光绪帝名义下令重建清漪园。
6、宣统三年(1911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溥仪退位,颐和园作为溥仪私产,仍由清室内务府管理。
7、由于皇家经费逐年短欠,清室财源日趋枯竭,为补贴园林的财政,民国三年(1914年)1月14日,清室内务府将颐和园改为售票参观。
颐和园官方网站-票务信息
百度百科-颐和园的建筑格局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