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订婚习俗有什么地方特色呢?和内地的一样吗?
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台湾订婚习俗,和大陆的订婚仪式虽然大部分上是差不多的,不过有些地方却带有一些地方特色。和大部分地区一样,订婚作为我国的一项民间习俗,在台湾也是主要以一些仪式环节来表现对于婚约的重视与祝福的。
一提到订婚很容易让喜欢看古装电视剧或**的人联想到一句古代关于婚姻的一句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台湾的订婚仪式参照一般的订婚仪式环节,通常都会有订立婚书:包含准备订婚男女的生辰八字、准备结婚的日期(一般是经过挑选测算出的黄道吉日)以及一些婚约诗词等;除订立婚书挑选确定结婚日期之外,一般还有交换礼物(在古代就是交换信物的意思,不过现在只需要交换礼物)的环节。而具体交换的礼物是什么,还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习俗特色而定。而这些环节都是需要有媒人或是订婚证人在场支持引导完成的。台湾订婚习俗大致也是如此,首先男方会给媒人一个红包,拜托媒人向女方家人接洽安排订婚事宜。等事成之后,再由男方和他的父母带着聘金和聘礼,还有男方的生辰八字,邀请媒人一起向女方家人提亲。且提亲时间不能过中午,亦不留吃午饭。?
在台湾订婚习俗中,讲究每天上午11点前是属阳,所以必须是在上午11点前完成提亲。而11点之后属阴,由于禁忌的因素所以比较不好。如果女方家人收下男方准备的聘金和聘礼后,则这门亲事就算定下来,再由双方的父母带着男方和女方的生辰八字去选择一个良辰吉日来完成子女的终身大事。很早开始,婚姻在我国就是一件十分庄严而又神圣的事情。不管是在相对比较封建迷信的古代,还是在思想观念比较开放的现在,人们对于婚姻的慎重与认真从不曾有所改变。在台湾订婚习俗,已经开始慢慢简化省略,但是很多原住民地区还保有一些地方特色。不过相对于结婚,订婚还是比较简单的。现在也有很多的年轻人自由恋爱后,在合适的时间直接选择了结婚,并没有按照传统习俗那样先订婚再结婚。
台湾的民居建筑特色是闽南传统民居风格为主要特色。台湾民居有个很大特点:骑楼。因为台湾常下雨,还有其他因素,所以早期盖的楼都是把一楼的门面往内缩,空出一条走道给人们行走。
但因为台湾的摩托车很多,所以骑楼有一半又变成摩托车的停车场。这种早期的楼一般都是方正的,没啥特色,大约四五层,顶楼加盖,没有电梯。新式的楼和内地小区型态类似,但公共设施比较少。
台湾的民居建筑风格
台湾信奉道教和佛教的人很多,而习俗是每一个村就会有有个土地神管理,因此土地庙非常普遍,但北部因为城乡差距已经不明显,土地庙多半会隐藏在社区的一小角落。
另外还有所谓的宫庙,很多"自称"有神灵感应的人,说是领天命要开宫,也会在社区里开宫庙,平时固定时间会"办事",所谓办事就是起乩帮信徒解惑、收惊、斩桃花,甚至还有问签赌明牌之类的。
到桃竹苗一带,早期盖的房子大约都是两三层透天厝,而且多半习惯用木质横推门,这一带属於客家人聚居地,所以是农田和透天厝并存,市区也就类似北部。
更早期的古街会保留殖民时代建设的西洋楼,外表都有一些比较特殊的石雕装饰,这个在台湾一些早期比较发达的地区都有。
另外就是还会保有一些闽南式的四合院建筑,和少数客家早期建筑,这种都相对渐渐稀少,因为多数都拆了盖楼房。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