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磁、电、震联合反演解释技术方法
(一)重、磁、电、震联合解释确定了大杨树盆地南部基底深度和构造格局
大杨树盆地是典型的火山岩盆地,由于火山岩的强反射屏蔽作用造成中、深层反射能量弱,无法反映地下地质情况,因此,在大杨树盆地开展重、磁、电、震联合解释研究,力争解决大杨树盆地的基底深度和构造格局。本次工作对大杨树盆地地震测区的22条测线进行了重磁-地震联合反演解释。以54号线为例,首先将要解释的地震剖面、实测重磁异常曲线加载到GM-SYS重磁拟合软件中,将地震剖面作为重磁建模的背景幕,然后在地震剖面上利用地震波阻特征确定甘河组高密度玄武岩底界深度、厚度等,输入密度值后GM-SYS重磁拟合软件会自动计入甘河组高密度玄武岩的重力效应,最后在地震剖面上通过建立下模型将甘河组高密度玄武岩下地震反射不清的基底深度进行反演计算。
通过对所有22条地震剖面的重磁-地震解释,确定基底埋深一般在0.5~4km,存在两个次级断陷,其中北部太平川断陷规模较小,基底最大深度3.3km,南部玉林屯断陷规模较大,基底最大深度4.0km,最深处在杨D2井以西12km处(图5-13)。北北东向断层控制了盆地南部一、二级构造单元(图5-14)。根据地震-重磁联合反演基底深度和断裂特征,将大杨树盆地南部坳陷区划分为两断阶夹两凹一凸的构造格局:即西部断阶、东部断阶、太平川断陷、格泥乡凸起、玉林屯断陷(图5-15)。
图5-13 大杨树盆地南部坳陷重、磁、电、震联合解释基底深度图
图5-14 大杨树盆地南部坳陷重、磁、电、震联合解释基底构造图
图5-15 大杨树盆地南部坳陷重、磁、电、震联合解释基底构造单元划分图
(二)应用效果分析
1.与单一重力反演解释的对比
地震-重磁联合反演解释的基底深度普遍加大,过去单一重力parker法反演基底深度多数地区一般在1.0~2.5km,平均2.1km,最大3.5km;采用地震-重磁联合反演在剥掉盖层高密度玄武岩的影响后解释的基底深度一般在1.5~3.3km,平均2.7km,最大4.2km。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过去使用单一重力资料反演时无法剔除盆地盖层广泛分布的高密度玄武岩所引起的重力效应,而地震-重磁联合反演解释可利用地震资料确定浅部反射良好的玄武岩厚度及分布,再采用重力正演的方法计算出该玄武岩的重力效应并在反演基底深度时消除玄武岩的重力干扰。
基底构造形态发生很大偏移。以往的认识是坳陷最深处在玉林屯—杨D2井一线,本次联合反演解释结果表明,凹陷最深处在杨D2井以西12km处,凹陷形态向西发生很大偏移,并且凹陷的规模比过去的认识加大。
2.与单一地震解释的对比
由于表层火山岩的强反射屏蔽作用,单一地震解释难以确定甘河组以下地层的地质特征和基底深度,地震-重磁联合反演解释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