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庙号、谥号有什么区别?“汉武帝"这个属于哪一类?

乐乐1年前 (2023-12-17)阅读数 5#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谥号努尔哈赤

1、产生时间不同:谥号始于西周;庙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

2、用来评价的人不同:谥号是用来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庙号是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

3、字数长短不同:谥号长短字数不定,或一两字,或二十余字,字数不定,情况较为复杂。庙号通常是xx祖、xx宗,有的君主死后,会有多个庙号,庙号并不唯一,这是追尊、改谥等原因造成的。

“汉武帝"属于谥号,武:刚强直理曰武;威强敌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刑民克服曰武;夸志多穷曰武;威强睿德曰武;除伪宁真曰武;威强恢远曰武;

帅众以顺曰武;保大定功曰武;刚强以顺曰武;辟土斥境曰武;折冲御侮曰武;除奸靖难曰武;拓地开封曰武;肃将天威曰武;安民和众曰武;克有天下曰武;睿智不杀曰武;恤民除害曰武;赴敌无避曰武;德威遐畅曰武。

扩展资料:

有褒扬性的美谥、怜惜性的平谥、贬义性的恶谥三种。

1.美谥,如:庄、武、文、宣、襄、明、睿、康、景、懿。

2.平谥:如:怀、悼、哀、闵、思、殇,有点同情的意味。

3.恶谥,如:厉、灵、炀,都含有否定的意思。

注:由于恶谥是对死者的批评,这在古代是比较反感的事情。所以北宋做出规定:不立恶谥,只作美谥、平谥。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谥号?

百度百科-庙号

用一两个字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的评价,该做法称为“谥”,发肇于西周。

也就是说,西周之后,除秦始皇父子外(秦始皇认为皇帝的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所以,废止不行),历代帝王都会有一个谥号。

这些谥号中,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都是好字眼。

古人说:乃文乃武,乃神乃圣。又说,经天纬地曰“文”,克定祸乱为“武”。

即帝王美谥无过于“文”、“武”。

“武”字,除了克定祸乱这层意思外,还包括刚?直理、威?敌德、刑民克服等等。

那么,能获谥号为武的帝王都有哪些人呢?

屈指数来,有周武王姬发、秦武王嬴荡、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魏武帝曹操、晋武帝司马炎、晋孝武帝司马曜、后赵武帝石虎、南朝宋武帝刘裕、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南朝齐武帝萧赜、南朝梁武帝萧衍、南朝陈武帝陈霸先、北魏道武帝拓跋?、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魏宣武帝元恪、北魏孝武帝元修、北朝齐武成帝高湛、北朝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后唐太祖武帝李克用、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明武宗朱厚照、清太祖武皇帝努尔哈赤。

相对而言,这些“武”皇帝大多有尚武精神,武勇,志在开疆拓土、平定天下,有的更是亲自披坚执锐,黄沙百战,驰骋沙场。

其中,成就最大、名气最显的,无疑是周武王、汉武帝、光武帝、魏武帝这几个,这几个不但有宏图大略,光武帝和魏武帝曹操更是有超一流的军事能力,属于一等一的军事天才。

而像司马曜、刘骏、元恪、元修、孛儿只斤海山等,名气就比较小了,不但军事上没有任何建树,个人能力也很值得怀疑,能位列“武”帝行列,几近于胡扯。

搞笑的是,司马曜根本就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男人,竟然在后宫被自己曾宠幸过的张贵人活活勒死。唐武宗李炎算是有些名气的,但他的名气主要来自于“灭佛”。因为“灭佛”,他和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周世宗柴荣并列为“三武一宗”。也就是说,李炎本人其实与“武”字没多大关系。

这里,着重提一提,在这众多的“武”皇帝中,如果单以个人武力论,到底哪一个可以排在第一位。

像周武王、汉武帝、司马炎、萧赜、萧衍这些人,功绩虽大,但并没有亲自拎刀子上战场搏杀的经历,所以就不在这次讨论的范围之内了。

光武帝刘秀、魏武帝曹操、后赵武帝石虎、南朝宋武帝刘裕、南朝陈武帝陈霸先、北魏道武帝拓跋?、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后唐太祖武帝李克用、清太祖武皇帝努尔哈赤这些人都是战场上的好手,都有共同的特点:箭法高超,敢玩命,冲锋陷阵,一往无前。他们中,箭法最强的,应该是李克用和努尔哈赤。

关于李克用的箭法,史书上有记:“年十三,见双凫翔于空,射之连中,众皆臣伏。”“又尝与达靼部人角胜,达靼指双雕于空曰:‘公能一发中否?’武皇即弯弧发矢,连贯双雕,边人拜伏。”“每召其豪右射猎于野,或与之百步驰射马鞭,或以悬针树叶为的,中之如神,由是部人心伏,不敢窃发。”“因时时从其群豪射猎,或挂针于木,或立马鞭,百步射之辄中,群豪皆服以为神。”

想想看,两次一箭双雕、百步之外射马鞭、百步之外射柳叶、针,堪称箭法如神!即便是现代奥运会的射箭冠军也无法企及。也正是凭借着这出神入化的高超箭法,李克用一次次地在战场逢凶化吉、化险为夷,与死神擦肩而过。

努尔哈赤的箭法也同样高明,在战场指哪射哪,从未失手。根据史料记载,努尔哈赤除了射击精准之外,更为可怕的是,他力量过人,能披重甲、开硬弓,行军打仗,纵马驰射,从不疲倦。据清代雍正年间进士阮葵生所著《茶余客话》卷一《清帝甲弓》所记,沈阳实胜寺收藏有一副努尔哈赤生前所穿用的甲胄,几个人都举不起来。该处也同样收藏着一张他的儿子皇太极用过的弓,矢长四尺余,大块头壮汉尚难以开弓,而皇太极当年却运用自如。皇太极曾在一次围猎中用这张弓连续发矢,多有矢箭洞贯两只黄羊,臂力惊人。

能以刀搏杀,力锉强敌,横扫千军的,当数光武帝刘秀和南朝宋武帝刘裕。

刘秀最惊艳的表现是昆阳之战。

王莽以四十二万大军围困昆阳,刘秀先是领十六骑杀出重围前往郾城和定陵搬取救兵,搬取到的救兵不多,只有万余人,刘秀却意气自若,独自领着一千名骑兵率先闯阵,连番血战,终于解围。

在这场战斗中,刘秀的胆气足以包天,个人搏杀能力足以睥睨天下英雄。

南朝宋武帝刘裕出身贫寒,却天赋异禀,风骨奇特,两臂有千钧之力,投军后迅速在军中大放异彩,受到了军界、政界的瞩目。

在吴郡(今江苏苏州)的一场战役中,刘裕一战成名。

东晋隆安三年(公元399年),刘裕带领几十人一起在吴郡一带巡逻,突然遭遇上了几千名贼寇。这些盗贼当然不把刘裕这几十人放在眼里,狂呼怪叫着冲上来,很快就把刘裕之外的几十人歼灭了。可是,单独剩下的刘裕一个人,居然扭转了败局!刘裕手舞长刀,狂劈乱砍,一下子就砍翻了数名贼人。贼军被他的狠劲所慑,谁也不敢和他交手,转身就走。刘裕一人得势,毫不手软,挥舞着长刀,嗷嗷狂叫,一个人竟然追着几千人砍杀!

当时,名闻天下的“北府军”首领刘牢之的儿子刘敬宣率轻骑军经过,将这不可思议的一幕尽收入眼底,将刘裕视为天人。

刘裕敢战之名也由此传遍天下。

除了上述武力指数超强的这些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秦武王嬴荡和明武宗朱厚照这两个。

庙号、谥号有什么区别?“汉武帝"这个属于哪一类?

这两人,功业不显,也没有战场上的英雄事迹可以炫耀,但似乎却是个人武力指数最高的。

秦武王身高体壮,威猛雄壮,喜好跟人比角力。他曾引任鄙、孟贲一班勇士到宜阳巡视,闯入洛阳,窥伺周鼎。周鼎是大禹收取九州的贡金铸成的九个大鼎,又称“九龙神鼎”,由夏传于商,商传于周,迁之于洛邑。迁时,用卒徒牵挽,牛车负载,不知重量几何。秦武王逞强好胜,要与孟贲等人比赛举鼎,结果大鼎脱手,砸断胫骨,到了晚上,气绝而亡。

秦武王举鼎作死之事虽成历史笑谈,但他的神力盖世,令人生畏。

按照《明史》所载,明武宗朱厚照是一位荒政纵乐的皇帝,“喜博虎豹取乐”。有一次,他赤手空拳跟一只老虎搏斗,差一点被老虎咬伤,所幸身边一位叫江彬的侍卫及时出相救。

虽说这一次败给了老虎,但明武宗并没留下太多阴影,依然乐此不疲,一如既往地和老虎、豹子搏斗。最后,他认定豹子比老虎还要凶猛,把关猛兽的地方称为“豹房”。

明武宗的死,也很搞笑,泛舟游湖,落湖呛水,最后得了肺炎,死了。

但,从明武宗敢于赤手空拳跟猛兽叫板的表现来看,他似乎是历代帝王中个人武力指数最高的。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