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都是水汽,云和雾到底有什么区别?
人类诞生之初对天和地一无所知,在长期的观察天象与四时变化的积累中逐渐掌握了大自然变化的规律,比如很久之前的古人已经能预测星体的运动,还有对于各种冰霜雨雪天气的解释也令现代人叹为观止。我们赞叹于古人将云和雾用文字区别开来的智慧,那么同样都是水汽,云和雾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云和雾在本质属性上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水蒸气,但是二者出现的区域有差别。
我们常见的云都是出现在高空中的,与地面相距甚远,人类不通过特定的手段无法触及到真实的云,但是雾却是比较常见且触手可及的一种实物,比如山头,田垄,刚下过雨的泥地和河面上,随处可见。云由于处于高空,其温度要比雾低得多,而且云的密度也要比雾大,很多云的存在形式并不以水蒸气存在,而是固态,当这些固态的水由于压强差落到地面时,会在大气的摩擦和地面空气的高温下化成液态的雨或气态的雾。
我们常说云山雾罩,说的是一种云雾同时出现的现象,在我国的江南地区,尤其是雨季,这种情况时而发生,地面上的水蒸发之后通过大气循环就变成了云和雾,云和雾都是大量的水蒸气聚集而成的气体集团,我们用肉眼可以识别它们,但是无法通过嗅觉或触觉感知,在高空飞行时,飞机常常在云中穿梭,但是飞机的运行状态却并不会受到影响。
云和雾除了在物理温度,形态以及所处的区域上有所差别之外,其化学本质几乎没有任何分别,我们在描述云和雾时,通常根据其显示的形态来断定是云是雾。云有多种变化,雨云,积状云,层状云等,这些都与大气循环有关。
雾(fog)是悬浮在近地面大气中的大量细微水滴(或冰晶)的可视集合体。
区别雾和云,只需判断其是否接触地面。
雾的出现,导致地面的水平能见度显著降低。按照世界气象组织规定,令能见度降低到1公里以下的称为雾,能见度在1-10公里的称为轻雾。常见的雾多为乳白色。在城市及工业区,因空气中污染物的影响可导致雾呈土**或灰色。冰雾则可为暗灰色。
雾的形成主要是空气中水汽达到(或接近)饱和,在凝结核上凝结而成。雾的形成通常有两种途径:(1)因空气温度降低而产生平流雾、
辐射雾、上坡雾等;
(2)因空气中水汽增加而产生蒸发雾、
锋面雾、生物雾等。
按照雾的微结构和温度,可将之分为暖雾、过冷雾和冰雾三种。
(1)暖雾由温度高于0℃的水滴组成;(2)过冷雾由温度低于0℃的过冷水滴组成;
(3)冰雾由冰晶组成。其中过冷雾常能通过人工催化而被消除。
云是由飘浮在空中的无数小水滴、小冰晶或者由两者混合组成的可见聚合体。
雾是空气中水气凝结或者升华而成
云由细微的水滴或冰晶组成.当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大量的水滴,漂浮在空气中时,就形成了云.云常不接触地面,接地时称为雾.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