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制止和遏止的区别

一语惊醒梦中人1年前 (2023-12-17)阅读数 6#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抑制条件反射

制止和遏止的区别:

制止:强迫使停止,不允许继续行动。

如:制止侵略。

制止他再说下去。

遏止:用力阻止。

如:不可遏制的革命洪流。

制止强调主观使停止。遏制是指一种客观的。

1、遏制的意思为:指阻止,禁绝;制止。

遏制一词出自: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解释:是否还记得,江河中流水湍急汹涌,激起的水浪阻止船儿的前进。

2、抑制的意思为:

(1)约束,压制。出自:《汉书·霍光传》:“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解释:霍氏一族过于富有强盛,陛下既然宠信他们,应该及时约束压制他们,而不是杀死他们。

(2)指受刺激后,组织或机体活动减弱或变为相对静止,焦虑和精神恍惚会使身体机能减化,导致抑制,与兴奋相反的生理现象。生理学名词。大脑皮层的两种基本神经活动过程之一。在外部或内部刺激下产生的阻止皮层的兴奋和器官机能的活动。睡眠就是大脑皮层全部处于抑制的现象。

扩展资料:

1、抑制在生理学上的意思:

抑制是大脑皮质的基本神经过程之一,是与兴奋对立的状态。其表现为兴奋的减弱或消失。按照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脑各个部分,时刻都有兴奋与抑制交替转换的活动,兴奋和抑制可相互诱导。

作为大脑皮质基本神经过程之一的抑制,有条件性抑制和非条件性抑制之分。条件性抑制又称内抑制,主要包括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后者包括外抑制和超限抑制。

(1)所谓消退抑制是指在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予非条件刺激强化时,已形成的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

(2)所谓分化抑制是指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如果只给条件刺激物强化,其他刺激不予强化,这样,对其他刺激的反应就会逐渐消失。例如对40瓦的灯光形成条件反射以后,其他的灯光,如80瓦的灯光也能引起条件反射,但会对40瓦的灯光刺激会逐渐适应。

(3)所谓外抑制是指当有机体正在进行某种条件反射活动时,一个额外刺激物突然起作用,在其神经中枢可能产生一个新的优势兴奋中心,而使原来正在进行的条件反射受到抑制。

(4)超限抑制是指当刺激物过强、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不但不能引起兴奋,反而会发生抑制。它能使神经细胞免于因兴奋过度而耗尽,因而又叫保护性抑制。人在过度疲劳时的睡眠就是超限抑制的表现。

2、遏制的近义词有:制止、阻挡、停止、拦阻、阻难、禁止、阻挠、阻止、中止、阻碍、扼制、阻挠。

3、抑制的近义词有:压迫、遏抑、压榨、收敛、控制、抵制、约束、逼迫、强迫、克制、按捺、胁制、压制。

4、抑制的反义词有:促成、发扬、放纵、兴奋、放肆、冲动。

百度百科-遏制

百度百科-抑制

百度百科-抑制(生理学术语)

制止和遏止的区别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