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宇宙中有哪些不同的天体我们平时用肉眼

桃子1年前 (2023-12-17)阅读数 8#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太阳系天体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而地球处在太阳系中,所以太阳系中的天体距离我们最近,太阳和月亮都是白天就可以看到的,晴朗的夜晚,仰望夜空,我们不用借助望远镜也能看到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天王星、木星的卫星,彗星、小行星等天体。

我们在地球上看的最亮的天体是太阳(星等为-26.7 ),其次是月亮(星等为-12.6),再次是金星(星等为-4.4),可能有的人对金星不熟悉,其实每当夜幕降临,西方的天幕中挂着一颗极为明亮的大星,就是金星,有时候早晨起来天还没亮的时候,东方的天空中也有一颗明亮的大星,它也是金星。古人不知道他们是一颗星体,所以傍晚的时候称他为长庚星,白天早晨的时候称它为启明星,金星是太阳和月亮之外最亮的天体,它的亮度盖过了全天所有的星星,而且是比全天所有的星星加起来都要亮。

木星是仅次于金星的第二亮的星体(星等为-2.9),古人称它为太岁,它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比地球大了1300多倍,所以能反射出很明亮的光,另外木星的四颗卫星隐约之间也是能被看到的。在夜幕中,金星和木星都是比天狼星更亮的天体。

火星(星等为-2.9)距离地球较近的时候会有可能比木星还亮,但是大部分时间里它都没有木星更亮。

土星的亮度在零等左右,也算是明亮的大星,比较容易被观测到。

水星(星等为-1.4)其实也很亮,但是由于它轨道距离太阳太近,只有它距离太阳非常远的时候,才有可能被我们看到,而且它很容易淹没在强烈的太阳光里面,所以古代一些天文学家有的都没有看到过水星,比如哥白尼。

天王星其实也是不用望远镜就可以看到的,但是由于它实在太暗了,星等为-5.6,以至于古人根本没有留意到它,所有古代的天文学家和星相学家都没有认识到天王星是一颗行星。

有些彗星和小行星走到地球附近的时候,也会被我们看到,但是时间都比较短,有些大个头彗星距离地球很近的时候,由于彗尾的长度非常长,个别彗星的彗尾甚至长达几千万或者上亿公里,能横跨半个夜空,阳光照射下它们的亮度也很强,所以彗星经过地球附近时,往往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太阳系中所有的天体在我们看来都是活动着的,它们的位置不像星座那样固定,因此我们无法说清它们总在某个位置,不过想要观测它们也不难,只要手机上下载一些星空观测APP就可以,比如谷歌星空,stellarium(虚拟天文馆)、星空观测者等,通常都能实时观测行星和恒星等天体所在的位置。

银河系和太阳系都是指某种类型的天体结构,前者是恒星系统,后者是行星系统。

空间不是天体结构,而是空间范围,一般指地球大气层以外的所有空间,包括空间中的其他宇宙物体,所以空间不是“空的”。

在太空中,一个或多个行星(包括它们的卫星)、小行星、彗星和尘埃碎片围绕中心星旋转,并被中心星的强大引力所吸引的系统,称为行星系。

我们的行星系统由八颗行星(包括地球本身)、173颗已发现的卫星、五颗矮行星、一颗彗星(哈雷)和数亿颗小天体组成。它们与中心恒星太阳一起被称为太阳系。

在太空中,许多恒星、行星系统、星云和宇宙尘埃被中心黑洞的强大引力吸引,形成一个具有“岛”结构的天体集合,统称为恒星系统。

宇宙中有哪些不同的天体我们平时用肉眼

银河系是一个恒星系统,其中大约有4000亿颗轻恒星,太阳就是其中之一。

当然,天文学上的分类名称比银河系还多。序列为星系子群→局部星系群→超星系团(可细分)→全星系→哈勃体积→宇宙。

至于太阳系,这个巨大的星系被认为是每个人都熟悉的。没有太阳系,就没有人类。太阳系是地球和其他星系所在的一个小星系。太阳系的领域包括太阳,四个像地球一样的内行星,一个由许多小岩石组成的小行星带,四个充满气体的巨型外行星,以及一个被称为柯伊伯带的充满冰冻小岩石的小天体区。太阳系中太阳质量占99%,太阳直径约70万公里,是太阳系的光源,所以太阳是太阳系的核心。

因此,太阳只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小质量恒星。银河系中有数千亿颗类似太阳的恒星。银河系只是宇宙中几千亿个星系中的一个。可观测宇宙中有数千亿颗银河系那么大的恒星系统,而这些恒星系统都存在于太空中。这几千亿个星系共同构成了我们可观测的宇宙。

离太阳越近,效果越强。所以冥王星和其他一些在柯伊伯带内外横跨海王星的遥远物体,它们的轨道离赤道面和太阳越来越远。最终它们的轨道在这方面是完全随机的,就像长周期彗星一样。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