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动机与需要的区别是什么
二者的区别有以下这么几点:
“需要”指向的是某种事物;“动机”指向的是目标。
需要指向的事物都比较具体,参见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们有对安全、生理、爱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
但目标不一定是具体的事物,可能比较复杂。例如,目标可以是30岁以前实现财务自由,可以是高考考到清华北大,可以是睡到莫妮卡贝鲁奇等等。
“需要”是静态的状态;要产生行为,得有“动机”才行。
需要是一种静态的状态描述。
在心理学的教科书中,往往是这么定义的:需要具有“缺乏”的含义,产生于生理和心理的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换句话说,需要等于“我处在想要某个对象的状态中”。但这种状态不包含任何的行动,不会产生行动。
例如,我需要一万元。这是一种需要,但其实没有包含任何弄到一万元钱的动作。
如果要产生行为,必须转化为动机。
例如,因为我需要一万元钱,可以转化为一个目标——通过工作赚一万元钱,从而激发了“去工作”这个行为。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将使行动导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动机在心理现象中属于心理状态。美国心理学家武德沃斯1918年最早应用于心理学,被认为是决定行为的内在动力。
动机具有三方面功能:
(1)激发功能,激发个体产生某种行为。
(2)指向功能,使个体的行为指向一定目标。
(3)维持和调节功能,使个体的行为维持一定的时间,并调节行为的强度和方向。
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依据动机的起源,可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前者与有机体的生理需要相联系;后者与有机体的社会需要相联系。
依据引起动机的原因,可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前者由有机体自身的内部动因(如激素、中枢神经的唤起状态、理想、愿望等)所致;后者则由有机体的外部诱因(如异性、食物、金钱、奖惩等)所致。
需要的分类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我们主要从需要的起源、发展过程和需要所指向的对象进行划分。
1.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从需要发展的过程来看,可以分为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马克思曾指出,可以把人们的需要区分为“社会创造的需要和自然的需要”。
自然性需要也称生物学需要,它包括饮食、运动、休息、睡眠、排泄、配偶、嗣后等需要。这些需要主要由机体内部某些生理不平衡状态所引起,对有机体维持生命、延续后代有重要意义。人和动物都有自然需要,但需要的具体内容不同,满足需要的对象和手段也不一样。
人生活在社会中,人的自然需要不仅可以通过自然物体满足,而且可以通过社会产品得到满足。例如,人需要新鲜空气,人们不仅可以在大自然中获取,也可以通过使用空调设备或空气净化器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来满足。
同时,人的自然需要还要受社会文化需要的调节。例如,人们的进食,不仅受机体的饥饿状态所支配,而且要受到各种社会风俗习惯、礼仪、不同社会场合的调节,在大庭广众、宾朋满座的情况下,人们即使饥肠辘辘,也不会狼吞虎咽地进食。
社会性需要是人们特有的需要,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各种经验积累所获得的一种特有的需要,是后天习得的、与人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需要。它受到个体所处的文化背景、社会风俗以及经验的影响。因而表现出不同的社会特征、阶级特征、民族特征和个性特征。
例如,中国人男女之间的交往需要受着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带有民族色彩,不像西方那样开放。社会性需要在人类的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劳动的需要、交往的需要、归属的需要、美的需要等都是人类生活中所必需的,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虽说不像生物需要那样,得不到满足就会导致死亡,但是,也会引起痛苦、沮丧和焦虑等情绪,甚至会引发疾病。
同时,这种需要比较内在,往往隐藏于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不易被别人所觉察。
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物质需要主要指个体对衣、食、住、行的需要,这种需要是人们生存的基础。个体这种需要指向社会的物质产品,并且以占有这些产品来获得满足。如对工作和劳动条件的需要,对日常生活必需品的需要,对住房和交通条件的需要等。
精神需要主要指个体对一定的文化、艺术、科学知识、道德观念、政治信仰、宗教信仰、社会交往等活动的需求。例如,人们对事业理想的追求、知识的渴求、艺术的欣赏、爱的追求等表现为精神需要。
这种需要的满足也要通过一定的文化、艺术产品以及一定的社会文化活动,如看话剧、看电视、听音乐会、参加某种宗教仪式、社交活动、运动会等以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满足。所以,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可孤立地划分。
人们在追求物质需要的同时也表现出某种精神需要,如向往整洁、雅静的住房,入时的衣着,音质优美的音响系统等。
精神需要的满足也离不开一定的物质产品,如满足阅读的需要不能没有报纸、杂志、书籍以及图书馆等物质条件,满足艺术欣赏的需要,不能没有乐器、表演者的服饰及表演场地等。
动机,?指促使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念头,在心理学上一般被认为涉及行为的发端、方向、强度和持续性。
动机为名词,在作为动词时则多称作“激励”。在组织行为学中,激励主要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发和鼓励,是人们产生一种内在驱动力,使之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过程。
扩展资料:
动机相互作用
1、动机的联合
当个体同时出现的几种动机在最终目标上基本一致时,它们将联合起来推动个体的行为。强度最大的是主导动机。它对其他动机具有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主要表现为:
a.主导动机有凝聚作用,将相关动机联合起来,指向最终目标;同时主导动机还决定个体实现具体目标的先后顺序。
b.主导动机具有维持作用,将相关动机的行为目标维持在一定的目标上,阻止个体行为指向其他目标。非主导动机的影响力较小,但其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非主导动机可以增强或削弱这种动机联合的强度。
2、动机的冲突
当个体同时出现的几种动机在最终目标上相互矛盾或相互对立时,这些动机就会产生冲突。
a.双趋冲突:当个体的两种动机分别指向不同的目标,只能在其中选择一个目标而产生的冲突。
b.双避冲突:当个体的两种动机要求个体分别回避两个不同目标,但只能回避其中一个目标,同时接受另一个目标而产生冲突。
c.趋避冲突是指,当个体对同一个目标同时产生接近和回避两种动机,又必须作出选择而产生的冲突。
百度百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