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重的定义
为了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强化危急重症病人的管理,提高对危急重症病人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特制订本制度,具体如下:
1、各临床科室要强化对危急重症病人管理的责任意识,提高积极主动为急危重症病人服务的紧迫性和自觉性,对需急诊抢救的患者,坚持先抢救、后缴费的原则。
2、认真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会诊制度等核心制度,完善危急重症的救治预案,规范收治管理,及时、规范转诊急危重症病人,提高救治能力。
3、对危急重病人积极抢治的同时,随时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根据病情需要,及时下达病危通知,认真填写病危通知书,同时向患者家属重点交代目前病情、诊断、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取得患方理解,并签字。
4、医师下班前除做好病历记录外,必须将危重患者病情及治疗、观察重点记录在交班本上,向值班医师以床头形式交班。
5、危急重患者的主管医师必须向上级医师汇报。上级医师必须查看患者,并由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记录在病历中。对治疗有困难者,应请示科主任进行全科会诊,讨论治疗抢救方案。
6、除危急重患者所在科室外,相关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必须给予充分配合,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或拒绝。
7、重大或涉及多科抢救时,除报本科主任外,还应及时上报医务科、总值班院领导。
8、医务科定期和不定期深入病房检查、巡视全院高危病人,指导临床各科的高危病人管理,发现安全隐患将及时整改,确保管理制度全面贯彻落实。重点患者视病情向院领导汇报。
二、危急重病人的实施措施
1、制定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各专业常见危重患者抢救技术规范。
2、对危重患者应积极进行救治,正常上班时间由患者的主管医师的医疗组负责,非正常上班时间由值班医师负责,重大抢救事件应由科主任、医务科或院领导参加组织。
3、主管医师应根据患者病情适时与患者家属(或随从人员)进行沟通,口头(抢救时)或书面告知病危并签字。
4、在抢救危重症时,必须严格执行危重患者抢救制定,确保抢救工作及时、快速、准确、无误。医护人员要密切配合,口头医嘱要必须按照紧急抢救情况下口头医嘱制度执行。
5、抢救室应制度完善,设备齐全,性能良好。急救用品必须实行定数量、定人员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
发现旅客不适或受伤后,教护员首先需要确认并立即处理威胁其生命的情况,检查伤病员的意识、气道、呼吸、循环体征等。
1.意识
救护员应先判断伤病员的神志是否清醒。大声呼唤.轻拍肩膀时伤病员睁眼或有肢体运动等反应表示其有意识。如伤病员对上述刺激无反应,则表明有意识障碍,已陷人危重状若伤病员突然倒地,呼之不应,则情况多较为严重。
2.气道
保持气道通畅对呼吸的维持是必要条件。如伤病员有反应但不能说话、不能咳嗽,则可能存在气道梗阻,救护员必须立即检查和清除梗阻物。
3,呼吸
救护员应评估伤病员的呼吸活动。正常成人在平静状态下每分钟呼吸16~20次。危重伤病员的呼吸变快、变浅,甚至不规则(呈叹息样)。在通畅气道后,如伤病员呼吸停止,则救护员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
4.循环体征
在检查伤病员的意识、气道、呼吸之后,救护员应对伤病员的循环体征进行检查。救护员可以通过检查循环体征,如呼吸、心率、运动、皮肤颜色、脉搏等进行判断。正常成人的心率为每分钟60~ 100次,儿童的心率为每分钟80~120次。
伤病员常可出现呼吸停止,心搏随之停止;心搏停止,呼吸随之停止;心搏呼吸几乎同时停止的情况。心搏可表现为桡动脉和颈动脉的搏动,即脉搏。
心脏急症(如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的心律失常)及严重的创伤、大出血等危及生命时,伤病员的心率可加快,超过每分钟120次:也可减慢,为每分钟40~50次;或不规则,忽快忽慢,忽强忽弱。这些均为心脏“呼救”的信号,应予以重视。
5.瞳孔反应
瞳孔是虹膜中央的孔洞,正常直径为3~4 mm。瞳孔缩小(瞳孔括约肌收缩)由动眼神经的副交感神经纤维支配,藏孔扩大(瞳孔扩大肌收缩)由交感神经支配。检查时,救护员应注意伤病员瞳孔的形状、大小、位置、双侧是否等圆和等大,瞳孔对光反射及集合反射是否正常。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