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尔邦节是什么意思?
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尔德节。
古尔邦节与开斋节(肉孜节)、圣纪并列为伊斯兰三大宗教节日。“古尔邦”在阿拉伯语中称作尔德·古尔邦,或称为尔德·阿祖哈。“尔德”是节日的意思。“古尔邦”和“阿祖哈”都含有“牺牲”“献身”的意思,所以一般把这个节日叫“牺牲节”或“宰牲节”。
意义
古尔邦节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广泛的劝化作用,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它在不断启迪穆斯林的忠诚和奉献精神,对树立信念和巩固信仰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通过学习伊斯玛仪对父亲的孝顺,激励人们要经受住魔鬼的诱惑,任何情况下,不要怀疑双亲,不要背叛父母,这就是忠孝的含义。
伊斯兰教三大节日指的是指尔代 (新疆称肉孜节) 、古尔帮 (即宰牲节) 、圣祭 (新疆称冒路德节) 为伊斯兰教(回教)的三大节日。 1950年12月6日政务院命令,为了照顾民族习惯,对信仰伊斯兰教各民族人民自己食用的牛、羊免征屠宰税。这个规定一直沿用至今。?
伊斯兰 “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宰牲节和圣纪开斋节是穆斯林最隆重的节日。在新疆,穆斯林称这一节日为“肉孜节”(波斯语意译)。在伊斯兰教历10月1日。此前,9月全月封斋,最后一天寻看新月,见月的次日即举开斋,是为开斋节。
宰牲节在新疆又称“古尔邦节”(阿拉伯语音译)。在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如果参加朝觐活动,这是最后一天。庆祝活动以宰牲为主要内容。圣纪,在伊斯兰教历3月12日。这一天是穆罕默德的诞生日,为了纪念他而规定此日为节日。据说穆罕默德逝世日也是3月12日,故此日也称“圣忌”。
扩展资料:
伊斯兰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中国旧称大食法、大食教、天方教、清真教、回回教、回教、回回教门等。截止到2009年底,世界人口约68亿人口中,穆斯林总人数是15.7亿, 分布在204个国家和地区,占全世界的23%。
伊斯兰教的信仰主要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理论部分包括信仰(伊玛尼),即:信安拉、信天使、信经典、信先知、信后世、信前定(简称“六大信仰”)。实践部分包括伊斯兰教徒必须遵行的善功和五项宗教功课(简称“五功”)。所谓的五功即念“清真言”、礼拜、斋戒、天课、朝觐,简称“念、礼、斋、课、朝”。
参考资料: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