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志哀”、“致哀”还是“至哀”?
致哀”侧重于死者,“志哀”侧重于活者。致哀:zhì āi 1.尽其哀痛之情。 2.指过分悲哀。 3.表示哀悼。志哀:zhì āi用某种方式表示哀悼。下半旗志哀。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志哀与致哀的区别
(商务印书馆2005年修订本 第五版)1755页标注:
志哀的意思:(动词)用某种方式表示哀悼。
“志”,含义为“记”。在常用词“永志不忘”中,“志”就是这一用法。
那么“致哀”一词应该怎样使用呢?
同一版本的《现代汉语词典》的1758页,对“致哀”有这样一条解释:
致哀的意思:(动词)对死者表示哀悼。如:向死难烈士致哀。
“致”在这里是给予、向对方表示的意思。
所以,在前一新闻中,“全国下半旗志哀”,表示全国用“下半旗”的方式表示哀悼。而“向遇难者致哀”,“致哀”的用法是正确的,表示向遇难同胞致以哀悼。
今天我给大家讲解一下“致哀”和“志哀”两个词语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志哀”和“致哀”都是动词,都用于表示哀悼的意思,但它们在意义和用法上有细微的差别。
“志哀”着重在“志”,意思是铭记、铭刻,通过某种方式或活动来表达哀悼之情。这种哀悼方式通常比较庄重,范围也较广,可以是国家层面的,也可以是个人或集体层面的。比如下半旗志哀、献花圈志哀、鸣笛志哀、停止娱乐活动志哀等。
“致哀”着重在“致”,意思是传达、给予,通过语言向别人传达自己对某人某事的哀意。这种哀悼方式通常比较私人,范围也较小,可以是面对死者或其家属,也可以是面对其他相关人员。比如在葬礼上向死者致哀,或者在纪念活动中向逝者致哀。
在适用对象方面,“志哀”的对象是不确定的,可以是某个人或某个群体,也可以是国家大事等。“致哀”的对象则是确定的,通常是针对某个具体的事件或人物。
在语义轻重方面,“志哀”比“致哀”更深一层,表达的情感更真、更切,不仅是对死难者的悼念,更是对生者的鼓励和勇气的体现。
总之,“致哀”和“志哀”虽然都有表示哀悼的意思,但在具体使用中需要根据场合和对象选择合适的词语。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