蚱蜢和蚂蚱的区别
蚱蜢和蚂蚱无区别,均为蝗虫的俗称。蚱蜢一般是指中华剑角蝗、短额负蝗等头部为尖头的蝗虫,而日常生活中所指的蝗虫(或蚂蚱)一般是指飞蝗(东亚飞蝗和亚洲飞蝗),其头部为圆形。
一、蚱蜢和蚂蚱的区别
1、蝗虫俗称蚱蜢、蚂蚱,属于直翅目、短角亚目(蝗亚目)动物,包括蝗总科、蚱总科、蜢总科。
2、在日常生活中,一般将头部接近于圆形的称之为蝗虫或蚂蚱(一般指东亚飞蝗和亚洲飞蝗),而头部为尖头的称之为蚱蜢(比如中华剑角蝗、短额负蝗等)。
二、蝗总科、蚱总科、蜢总科介绍
1、蝗总科
(1)蝗总科可分为癞蝗科、瘤锥蝗科、锥头蝗科、斑腿蝗科、斑翅蝗科、网翅蝗科、槌角蝗科、剑角蝗科等。
(2)成虫体中型至大型,较粗壮。头短,头后部缩入前胸内。复眼发达,通常3个单眼。触角比身体短短,比前足腿节长,呈丝状、剑状或槌状。前胸背板发达,盖住中胸背板,近马鞍状。后足腿节特发达,胫节较长,在其两侧缘各具刺1列,跗节3节,第1跗节腹面具有3个内垫。多数种类具有2对发达的翅,少数种类为短翅或缺翅。前翅狭长,后翅膜质,常具艳色。尾须较短小,不分节。
2、蚱总科
(1)蚱总科(菱蝗总科)包括蚱科(菱蝗科)以及股沟蚱科。
(2)前胸背板特别发达,向后延伸至腹末,末端尖,呈菱形,故名菱蝗。前翅退化成鳞片状,后翅发达,跗节式2-2-3,爪间缺中垫。发音器和听器,能跳但不能飞。
3、蜢总科
头顶凸起,形似马头。触角比头部短,左、右上颚近乎不对称,具有较粗的臼齿,跗节多数为3节(但无4节),后足股节内侧常具有一列音齿,腹部基节背板两侧常具听器。
1、所属类别的不同:
蝗虫(俗称“蚂蚱”):属昆虫纲直翅目,蝗总科。主要包括飞蝗和土蝗。在我国飞蝗有东亚飞蝗、亚洲飞蝗和西藏飞蝗3种,其中东亚飞蝗在我国分布范围最广。
蚱蜢:是蚱蜢亚科昆虫的统称。与蝗虫属同类,但不同种。
2、生活习性的不同:
蝗虫:蝗虫的特点在于周期性的种群大爆发,并能长距离迁飞。蝗虫从散居个体转变成喜欢群体生活的个体,是飞蝗形成大规模群体、长距离迁飞和成灾的重要原因。
蚱蜢:没有集群和迁移的习性,常生活在一个地方,一般分散在田边、草丛中活动,吃的是禾本科植物,所以也会对水稻和豆类农作物有一定的危害。
3、外形上的区别:
蝗虫(俗称“蚂蚱”):触角呈短鞭状,拥有强而有力的后腿,可利用弹跳来避开天敌。体色有绿色和褐色,是生活环境的保护色。前翅狭长,常超过后足胫节中部,有褐色、暗色斑纹,群居型较深。后翅无色透明。
蚱蜢:常为绿色或黄褐色,雄虫体小,雌虫体大,背面有淡红色纵条纹。前胸背板的中隆线、侧隆线及腹缘呈淡红色。前翅绿色或枯草色,沿肘脉域有淡红色条纹,或中脉有暗褐色纵条纹,后翅淡绿色。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