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汉服和唐装的区别?它们之间到底什么关系?

桃子1年前 (2023-12-17)阅读数 8#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汉服唐装

汉服和唐装的区别:

1、两者包含的范围不同。汉服的范围比唐装大。

2、两者的历史不同,汉服的历史要比唐装悠久。

3、概念不同。汉服是汉民族穿的衣服,包括先秦汉服、秦汉汉服、魏晋南北朝汉服、隋唐五代汉服、宋明汉服和当代汉服。唐装属于汉服的一种,指唐朝风格的汉服。

汉服和唐装的关系:

唐装一定是汉服,汉服却不一定是唐装。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

汉服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唐装分为两种:唐制汉服和满式唐装。

唐装是中国的一种服饰,指唐制汉服,为汉族服饰系统中一种款式,特征是交领、右衽、系带、无扣或布扣。代表有齐胸襦裙、唐圆领袍、交领襦裙等。

唐装(满式服装),是根据马褂为雏形,加入立领和西式立体裁剪所设计的服饰。

扩展资料:

关于汉服的记载数量繁多,仅列出部分: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简牍:“简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汉服’。”

《汉书》:“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

《蛮书》:“裳人,本汉人也。部落在铁桥北,不知迁徙年月。初袭汉服,后稍参诸戎风俗,迄今但朝霞缠头,其余无异。”

《新唐书》:“汉裳蛮,本汉人部种,在铁桥。惟以朝霞缠头,余尚同汉服。”

《辽史》:“辽国自太宗入晋之后,皇帝与南班汉官用汉服;太后与北班契丹臣僚用国服,其汉服即五代、晋之遗制也。”“汉服,黄帝始制冕冠章服,後王以祀以祭以享。会同中,太后、北面臣僚国服;皇帝、南面臣僚汉服。乾亨以后,在礼虽北面三品以上亦用汉服;重熙以后,大礼并汉服矣。”?

《东京梦华录》:“诸国使人,大辽大使顶金冠,后檐尖长,如大莲叶,服紫窄袍,金蹀躞;副使展裹金带,如汉服。”

《清稗类钞》:“金天命己酉,太宗禁民汉服,令俱秃发。”

汉服基本结构:

汉服采用幅宽二尺二寸(50cm左右)的布帛剪裁而成,且分为领、襟、衽、衿、裾、袖、袂、带、韨等十部分。

取两幅相等长度的布,分别对折,作为前襟后裾,缝合后背中缝。

前襟无衽即为直领对襟衣。若再取一幅布,裁为两幅衽,缝在左右两襟上,则为斜领右衽衣。前襟后裾的中缝称为裻,即督脉、任脉,衽在任脉右侧,故称右衽。裾的长度分为腰中,膝上,足上。

根据裾的长短,汉服有三种长度∶襦 、裋 、深衣。袖子与襟裾的接缝称为袼,袖口称为祛。一套完整的汉服通常有三层:小衣(内衣)、中衣、大衣。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汉服

百度百科-唐装 (唐制汉服)

百度百科-唐装 (满式服装)

唐装和汉服的区别

现在所说的汉服和传统服饰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出现汉服热?汉服将来的趋势是什么……近日,记者采访服饰史学家、汉服设计师、国学推广人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对汉服的理解。

什么是汉服?有哪些特点?

什么是汉服?服饰史学家黄强教授介绍,汉服在古代典籍中已经出现,指中国传统服饰。“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也就是说汉服始于黄帝尧舜。此后从夏商周时期,到魏晋南北朝,以及后来的满清,每个朝代都有各自时代的特点。

北宋制·襦裙 郭在权供图

汉服和唐装的区别?它们之间到底什么关系?

比如秦汉“深衣”,意思为使身体深藏不露,上为衣,下为裳,既合二为一,又保持一分为二的界限。特点是交领(衣服前襟左右相交),宽身大袖。魏晋服饰褒衣博带,即宽大袍服与袖子,潇洒飘逸。隋唐官服是圆领窄袖的袍衫,女子则穿襦裙,短上衣加上长裙,裙腰高的系到腋下,雍容华丽。唐代还出现了品色制度,以衣服的颜色表明官职的高低。红、绯、紫色为尊,绿、蓝色、青色为卑,所以有“江州司马青衫湿”的诗句。服色、面料对于百姓更有限制,白、黑、褐色多为百姓、低级差役所用,故有皂隶、白衣之称。

中国传统服饰总的特点是:交领、宽衫、大袖、袍服。短衣小打扮多为百姓身份,为官与有名望的清流以袍服为主。配套的则是服色、面料、图案、配饰等等。绫罗绸缎、五颜六色,依据穿着者身份而异。传统服饰具有“别等级,明贵贱”的作用,并传递礼仪文明。

汉服和传统服饰有什么区别?

据黄教授介绍,现在所说的汉服与古籍中记载的汉服(即中国传统服饰)概念并不相同。

1、民族范围不同。中国传统服饰,既包括汉人的汉饰,也包括已经汉化了的少数民族服饰。也就是说,即便是少数民族,只要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穿的服装都属中国传统服饰范畴。现在的汉服含义更多的仅指明代之前(包括明代)汉民族穿的服装,特指专属汉人服饰。

2、时间跨度不同。中国传统服饰,是指从黄帝一直到满清,具有未中断传承的连续性。现在的汉服并不包括元、清两个朝代,以及历史上非汉民族国度的服装。

3、款式面料不同。黄教授说,古代服饰根据穿着者身份、等级、地位、场合(比如祭祀、上朝、办公)等,穿着对应的服饰,图案、面料、配饰都不一样。

现在许多汉服,只是仿制传统服饰,并没有严格地按照传统服饰的规制、等级、图案、面料来制作,虽然有一些传统服饰的形制,但在制作当中加入了很多现代的元素。这是重新制作的一种服饰,是按照设计者或者经营者的意图添加、更改的,不等同于传统服饰,可以归结为仿制服饰。

传统服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而现代许多仿制作品时代感模糊。第一、看不出朝代,不知道是唐人服装还是宋人服装;第二、看不出等级,不知道是当官人穿的,还是普通人穿的;第三、看不出场合,不知道是上班的时装,还是下班的时装;第四、难以体现服饰上的文化,传统服饰的图案、纹饰都有不同的内涵。

汉制·曲裾深衣 郭在权供图

从小众到流行

女装更好卖

南方人更喜欢买

当然,现在也有在汉服的设计中明确区分时代的。在安徽芜湖栖凤阁的汉服文化展馆,摆放着一件件汉唐宋明各个时期的男装女装,图文并茂地展示服装的由来、演变的历程。郭在权是栖凤阁汉服创始人,这里的汉服都是他自己设计,尽量还原古代各个朝代的服饰。他告诉记者,为了细节的逼真,他必须研究出土文物、听专家报告、到图书馆查资料、到博物馆看展览。

他亲身经历了汉服由小众到流行的过程,2006年他一年销售汉服几百套,2008年上升到几千套,如今一年销售都在万套以上。

据郭在权介绍,汉服具有“交领右衽”、“褒衣广袖”等特点。总的来说,女装比男装销售更多一些。以前汉、唐服卖得比较好,现在宋、明代的服装则卖得比较好,为什么呢?在他的销售数据中,南方人比北方人更爱买汉服,可能是因为南方的经济比较发达,而宋、明代的服饰更适合南方人穿,所以现在销售比较好。

探究“汉服热”

传统文化回归,新媒体推波助澜

那么现在汉服为什么这样热呢?在采访中,黄教授和郭在权总结了以下几点原因。

1、传统文化越来越受重视。黄教授表示,随着国力的增加,传统文化渐渐成为时尚。在中国的思想体系中,“礼”占据重要的地位,没有礼仪就没有文明、社会秩序等,而服饰与礼仪是联系在一起的。现代人在学习唐诗宋词,以及举办祭孔等各种传统活动时,往往都需要有仪式感,汉服也跟着流行起来。

郭在权也认为,随着我国国力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民族自豪感也逐步提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穿汉服,觉得这是民族自信心的一种体现。

2、传统服饰之美。传统服饰宽大飘逸,色彩鲜艳,形制独特,有美感,飘然若仙,“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不论是男女,穿上汉服都成为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汉服既形式美观,又底蕴深厚,许多人认为这是展示中华灿烂文明与悠久文化的最佳载体,于是出现汉服热。

3、社交媒体的助推。郭在权认为,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崛起,一些热爱汉服的人瞬间成了“网红”,网友同样热烈地讨论和交流汉服文化。在微博上检索汉服,有关汉服的结果多达几千万条,这些新媒体推动了汉服热。

明制·袄裙 郭在权供图

未来趋势

含汉服元素的“中国风”将流行

朱莉是金陵国学堂的负责人,也是汉服的忠粉。她告诉记者,她几乎天天穿汉服,现在的汉服大致分为常服、礼服。每次活动时,她会穿上礼服,平时则为常服。

从2013年起,她在全省组织国学的公益活动,包括开笔礼、祭祀等等,汉服自然不可缺少。参加汉服活动的以小学生为主,但现在许多高校比如南林大等都有汉服社,她还会定期到高校组织汉服培训活动。未来,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汉服,喜欢上汉服,她计划将汉服文化与AR、VR等技术相结合,让大家身着汉服,似乎穿越回千年以前,身临其境感受汉服之美。

姜丹君是南京君荷礼韵文化服务中心的负责人,经常举办不同形式的汉服活动。她告诉记者,这两年传统文化活动的需求比往年要多很多,目前一年至少要举办传统文化活动100场,大多是受政府各单位的主动邀请,比如“二十四节气”活动,针对每个节气的不同民俗,让孩子们穿上汉服,感受中华传统文化。

她表示,汉服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但汉服也在改良之中,很多人穿的是“中国风”服饰,区别在哪里呢?汉服由于是宽袖、长袍,逛街可以穿,但工作时很不方便,而“中国风”服饰则是改得更加紧身,这样,就不妨碍上班工作了。她相信有着汉服元素的现代中国风服装将成为服装主流品牌,成为新的流行风景。(杨民仆)

唐装和汉服是中国传统的两种服饰,它们在历史时期、款式设计和文化内涵上存在一些区别。

唐装指的是唐朝时期(618年-907年)的服饰,而汉服是汉代(公元前256年-220年)及其以前时期的服饰,可以追溯到中国封建社会的初期。

唐装以大袖、大襟、宽松的特点为主,常见的有长袍、束腰、喇叭裤等。它的设计受到了中亚、中东等地区文化的影响,显示出较强的外来风格;而汉服注重的是简约、自然、柔美的造型,常见的有汉式衫、对襟、褶裙。

唐装代表了唐朝时期的繁荣与开放,具有浓厚的盛唐文化色彩,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和消费水平。而汉服则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和审美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装在现代多用于婚礼、舞台表演、节庆活动等场合,强调华丽、庄重的表现;而汉服则在一些传统文化节日、古风音乐会等场合中被使用,追求的是简约、内敛的雅韵。

总之,唐装和汉服都是中国传统服饰的代表,各自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它们在设计风格、文化意义和使用场合上略有差异,但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穿唐装的注意事项

1、尺寸选择:选择适合自己身材的唐装,确保衣物舒适合身。注意衣袖的长度、裤腰的宽度等尺寸细节,以及裙摆的长度。

2、配饰搭配:唐装的美感常常通过搭配合适的配饰来展现。可以选择传统的发饰、耳环、项链、手镯等来衬托整体造型。同时要注意配饰与服装的风格和颜色协调,避免过于喧宾夺主。

3、着装方式:根据具体的唐装款式,要注意正确的着装方式。例如,对于长袍类唐装,需要掌握正确的束腰方法,使得整体造型更加优雅。

4、色彩搭配:唐装的色彩丰富多样,可以根据场合的需要进行选择。常见的色彩有红色、金色、紫色等。注意服装颜色的搭配协调,避免过于花哨或过于素雅。

5、注意材质:唐装通常使用的是丝绸、棉麻等材质,因此在选择唐装时要注意面料的品质和透气性。穿着舒适的材质能更好地展现服装的美感。

6、入场礼仪:在正式场合穿着唐装时,要注意遵守相应的礼仪规范。了解并尊重场合的礼仪要求,表现出得体的行为举止,使整个形象更加完美。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