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银行贷款 叫分还是厘

小肉包1年前 (2023-12-17)阅读数 7#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银行贷款

叫厘。10厘就是一分。

银行贷款利息:2015年10月24日起执行的最新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表:六个月(含)4.35%;一年(含)4.75%;一至五年(含)4.9%。基准利率由央行规定,银行贷款利率可以此为基准上下浮动。

中国传统利息单位。年利1厘,即1%,贷出一万一年收益100元。月利1厘,即0.1%,贷出一万一月收益 10元。日利(拆息)1厘0.01%,贷出一万一日收益1元。

分是厘的10倍。民间借贷中常使用厘这个单位,是千分之几的意思,如3厘的利息,就是0.3%,利息是分时间算的,计算前要分清是按日、按月、还是按年。

例:李二向胡三借款1万,并说给5厘的日利息,借款1个月。那么李二的意思就是向胡三借款1万,给胡三0.05%的日利息,1个月后给胡三本金加利息共计1万+1万*0.05%*30=10150元。

扩展资料

银行贷款分为以下几种:

1、个人信用贷款

银行贷款 叫分还是厘

银行要求借款人具有二代身份证、稳定的工作证明、收入证明、贷款用途证明;个人信用状况良好。对借款人的收入也有一定条件的限制,一般会要求借款人月均收入不低于4000元。

2、房屋抵押贷款

抵押贷款额度一般不得超过房屋评估值的70%。这样在提交相关资料、银行审核通过后,就可以申请到最高不超过1500万、期限最长20年的贷款。

3、大学生创业贷款

对于该类贷款的申请条件还是比较宽松的,而后只需将学生证、成绩单、对账单等资料提交给银行,审核通过后即可获得贷款。

4、个体户贷款

需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有当地户口;有本地固定的经营场所,且收入稳定;能提供合法的抵(质)押物;在贷款行开立存款账户。在满足以上条件后,将银行要求的资料提交审核即可。

5、房屋按揭贷款

具有有效身份证及婚姻状况证明;良好的信用记录和还款意愿;稳定的收入;所购住房的商品房销售合同或意向书;具有支付所购房屋首期购房款能力;在银行开设个人结算账户以及具有有效的担保。在满足以上条件后,将申请资料提交银行即可,由银行审核决定是否放款。

百度百科--厘

百度百科--银行贷款利率

百度百科--银行贷款

分厘的词语解释是:亦作“分厘”。划分整理。一分一厘。形容数量很少。亦作“分厘”。分量,重量。见“分_”。

分厘的词语解释是:亦作“分厘”。划分整理。一分一厘。形容数量很少。亦作“分厘”。分量,重量。见“分_”。拼音是:fēnlí。结构是:分(上下结构)厘(半包围结构)。注音是:ㄈㄣㄌ一_。

分厘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⒈亦作“分厘”。⒉划分整理。引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下:“庆历四年,贾魏公建议修《唐书》,始令在馆学士人供《唐书》外故事二件。积_既多,乃请曾鲁公掌侍郎唐卿分_,附於本传。”宋苏辙《论吏额不便二事札子》:“臣既详定,即依先降指挥,取逐司已行两月生事分定七等,因其分_,以立人数。”宋叶适《长溪修学记》:“县初设学不置粮,士虽居,不能食也。先令黄君龟朋,自出新意,分_收拾良苦,然后始得食。”⒊一分一厘。形容数量很少。引清黄六鸿《福惠全书·钱_·解给》:“分_皆关国帑。”清梁章_《浪迹丛谈·雄黄酒》:“其性最烈,用以愈疾,多外治。若内服,只可分_之少。”⒋亦作“分厘”。分量,重量。见“分_”。引《西游补》第九回:“约来的数不确。你自家等等分厘看!”

二、网络解释

分厘fēnlíㄈㄣㄌㄧ_分厘(分_)

关于分厘的诗句

陶侃较分厘陶侃较分厘

关于分厘的成语

毫厘不爽分毫析厘本本分分析毫剖厘毫厘丝忽毫厘之差毫厘千里安安分分

关于分厘的词语

不差毫厘毫厘丝忽毫厘不爽毫厘之差毫厘千里分毫析厘分厘毫丝不失毫厘失之毫厘析毫剖厘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分厘的详细信息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