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苗2年生和3年生的区别是什么
你好朋友,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牡丹苗的枝条数量来区分牡丹苗生长年份,牡丹花苗的生长年份越长,一般枝条也就越多,2年生牡丹苗枝条2-3个,3年生牡丹苗枝条4-6个。关于牡丹花苗有其他疑问可以追问我。
苗族的生苗和熟苗的唯一区别在于是否被汉人同化。
熟苗是广为人知的苗族分支之一。他们被称为“熟苗”,是因为几乎被汉化,平常可以讲汉语,生活习惯和汉族逐渐接近,如果不在自己的苗寨里或不穿传统服装,他们与汉人几乎无异。
相比之下,生苗则完全不同。他们指的是未被汉化的苗族,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们生活在深山老林中,有着自己的生存法则和语言。与汉人迥然不同。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或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生苗和熟苗只是历史上的划分,现如今已经没有这种称谓,但苗族仍然有各个分支,如黑苗、白苗,还有花苗、青苗、蓝苗、红苗等等。按方言划分,可分为东部方言、西部方言、中部方言等三大方言,在三大言中另还有各次方言土语。
苗族的名称由来
苗族自称Hmub(谐音:牡)、Hmongb(谐音:蒙)、Hmaob(谐音:摸)、maob(谐音:毛),有的地区自称ghab nus(谐音:嘎脑)、ghab Xongb(谐音:仡熊)、deb songb(谐音:带叟)等。
他称“长裙苗”“短裙苗”“红苗”“白苗”“青苗”“花苗”等等,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苗族,英文写作:MIAO或HMONG。
苗族在上古时代有“荆楚”“荆蛮”“南蛮”等的得名,便是如此。禹伐“三苗”的残酷战争以后,中原文献不再有“三苗”的记载。荆楚、楚荆、荆蛮、南蛮等不同的呼唤,都是泛指苗族人们的共同体,前身还是三苗。
历商、周至战国后期,三苗后裔在“荆”“楚”“蛮”的抽象掩盖下,又出现于史册。这些称呼把苗和其他族称混同在一起。宋以后,苗才从若干混称的“蛮”中脱离出来,作为单一的民族名称。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