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的分类
目前治疗肛瘘唯一有效的方法是手术,而肛瘘的分类又对选择手术方式关系极大。因此,准确地对肛瘘进行分类就显得十分重要,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肛瘘的分类方法很多,有按内、外口分类;按瘘道与肛门括约肌关系分类;按瘘道形状分类;按瘘道深、浅、分支分类;按病理、病因分类等等,以上各种分类方法,都为临床所采用。但使用比较普遍的还是按瘘道深、浅、分支分类方法。现在全国已制定出统一的分类方法、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现将各种分类方法介绍如下。 (一)按内、外口分类
1、内外全瘘:内口在肛窦,外口在肛门外,借一瘘道使内、外白相通。
2、内半瘘:只有内口、瘘道,无外口。
3、外半瘘:只有外口、瘘道,无内口。
4、内全瘘,瘘道的两个开口均在齿线上,借一瘘道相通。此种瘘道多是粘膜下瘘。
5.外全瘘:瘘道的两个开口均在肛门皮肤上,借一瘘道相通。此种瘘道多是皮下瘘。 (二)按瘘道与肛门括约肌关系分类
1、浅肌间瘘:内口在肛窦,外口在肛门外,瘘道在肛门外括约肌浅层与皮下层之间通过。
2、深肌间瘘:内口在肛窦,外口在肛门外,瘘道在肛门外括约肌浅层与深层之间通过。
3、肌外瘘:内口在肛窦,外口在肛门外,瘘道在肛门外括约肌皮下层与肛门皮下间通过。
4、肌内瘘:内口在直肠粘膜上,外口在肛窦,瘘道在肛门内括约肌与直肠粘膜下层之间通过。
5、肛提肌上瘘:内口在肛窦,外口在肛门外,瘘道穿过肛提肌,通过骨盆直肠间隙。 (三)按瘘道形状分类
1、直瘘;管道垂直,内、外口相对,形成一条直线。
2、弯曲瘘:管道行径弯曲,内、外口不相对。
3、马蹄形瘘
(1)前马蹄形瘘:内口多在肛管前正中偏向两侧的肛窦,外口多在肛门横线之前的会阴左右两侧,两田瘘道围绕肛门前半圈与内口相通。
(2)后马蹄形瘘:内口多在肛管后正中或稍偏向左右两侧的肛窦,外口多在肛门横线之后左右两侧,两侧瘘道围绕肛门后半圈与内口相通。 (四)按瘘道深、浅、分支分类
1、低位单纯性肛瘘;只有一瘘管,并通过外括约肌深部以下,内口在肛窦附近。
2、低位复杂性肛瘘:瘘管在外括约肌深部以下,外口和瘘道有二个以上者,内口在肛窦部位。
3、高位单纯性肛瘘:仅有一个瘘道,瘘管穿过括约肌深部以上,内口位于肛窦部位。
4、高位复杂性肛瘘:有二个以上外口及瘘管有分支,其主管通过外括约肌深部以上,有一个或二个以上内口。 (五)按病因、病理分类
1、非特异性肛瘘(即化脓性肛瘘):是最常见的肛瘘,一般多为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所致的急性感染,局部红、肿、热、痛明显,脓液多呈**,质粘稠。
2、特异性肛瘘:又可分为结核性和放线茵性肛瘘,前者是结核杆菌感染,后者是放线茵感染。此类肛瘘局部红、肿、热、痛不明显,脓液多稀薄,呈干酪样分泌物流出,或混有均匀的米粒大小的硫磺色腰粒。 (六)全国统一的分类标准
1、低位单纯性肛瘘;只有条管道,且位于肛管直肠环以下。
2、低位复杂性肛瘘:具两条以上管道,位于肛管直肠环以下,且有两个以上外口或内口。
3、高位单纯性肛瘘:只有一条管道,穿越肛管直杨环或位于其上。
4、高位复杂性肛瘘:管道有两条以上,位于肛管直肠环以上,且有两个以上外口或内口。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