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道派和符箓派可以分别介绍一下么,这两派有没有什么关联呢?
道家修真之法,总不外三元丹法,即天元、地元、人元是也。丹经中以修清静者为天元丹法,修服食者为地元丹法,修阴阳者为人元丹法。要以前述之分法为普遍。 大道渊源于黄帝,而集大成于老子。一传尹文始,即关尹子。尹传麻衣(即李名和),李传陈希夷,陈传火龙真人,是为文始一派。一传王少阳,开全真教一派。王少阳传钟离权,钟离权传吕纯阳。吕祖首传王重阳,重阳传邱长春,开北宗,又称龙门派。吕洞宾又传刘海蟾,海蟾传张紫阳,开南宗,是为紫阳一派。(按海蟾亦曾以丹法传陈希夷,递传至张三丰,开一新脉。)至若晋之抱朴子葛洪,梁之陶隐居宏景,均抱高世之学,怀王佐之才,对于丹道学术,多所述著,传世不绝,惟非此脉脉相传承内者也。 人元内丹,以文始派最高,以少阳派最大。文始派直修虚无大道,以无为法而兼学有为法,顿超直入,了性而自了命者也。少阳派则以阴阳大道为本修,自有为法而上修无为法,积功渐晋,了命而性亦因得了也。文始派曲高和寡,修者日希。少阳派则平易近人,尽人可修,尽人可证,故得大行于世。其最著者为南北两派,其后又有东派、西派、中派、青城派、崆峒派、三丰派、伍柳派,要皆可以南北两宗范畴之。余则不足道矣,且亦皆可并入两宗之内也。 北宗始祖,则均尊称重阳真人王喆。世常称北七真者,即邱长春处机,刘长生处传,谭长真处端,马丹阳处钰,郝广宁太古,王玉阳处一,孙清静不二(马丹阳之妻)。七真又称七祖,皆重阳弟子。七祖中广开法派,奠定北宗之基者为长春真人。此派上采易理,旁涉禅宗,而一归之于道。微妙玄通,广大悉备。要在以清静单修为主旨。此派经典之最著者,除七真之著述语录外,即为金盖山(闵小艮真人)刊行之《古书隐楼藏书》。 世常称南五祖者,系由张紫阳开其法派,张传石杏林,石传薛道光,薛传陈泥丸,陈传白玉蟾。总是南方人,是称南五祖。张祖又传刘永年,玉蟾又传彭鹤林,均为不世之杰出人物,故又合为南七真。此派修为,以阴阳双修为主,故其丹法重在命功,回阳换骨,采铅接命,太乙归真,片晌工夫可成。中老年人破体之身,修此较宜。又北七真中,马真究为阴阳所成,故另开一支,马传宋德芳,宋传李双玉,李传张紫阳,张传赵友钦(缘督子),赵传陈观吾(上阳子)。至南宗始祖,则均尊海蟾真人刘操。大张法门则始于紫阳真人。此派以张紫阳之《悟真篇》为圣经。而《白玉蟾全集》,亦名重道林。白著全近禅理,尤切清修,为世所尊。(按陈撄宁曾言:“白玉蟾则自幼出家,终身云水,未闻如道光禅师之还俗也。”认为白系清修证果。) 东派则为陆潜虚所创始,亦称为吕祖亲传。著有《方壶外史》丛编,传其法乳。嗣后傅金铨又大张门庭,并编著有《证道秘书十七种》广行于世。纯主阴阳双修丹法,要可属于南宗。潜虚翁之最高最秘诀要,在清修百曰后,用鼎一次即成。综考东派道脉与双修诀法,深有过于密宗无上瑜伽双身修法之欲乐大定,实为上乘大法。惟后世借附其说,下者流于房术采战,亦殊深可惜也。 西派则为李涵虚所开,亦称为吕祖亲传。曾有《道窍谈》、《三车秘旨》、《太上十三经注释》等行于世。虽亦为阴阳二品大丹,然较之东派,则又略有逊焉,以其丹法较为严繁也。惟仍可统属于南宗,其所分全在用鼎成丹之工程法,及其接命之术,略有异耳。 其次,世又有三丰派丹法,为张三丰所开。盛行于世,此又称丹家之新派,以其介于文始与少阳之间也。由其《玄谭全集》与《大道指要》等可见其要旨,系主清静阴阳双修者。坊间流行之《张三丰全集》,复渗杂另一张三峰之房中法入之,致失其本来面目,惟明眼人,则一见可别真伪。 至若世称中派者,则为尹真人师弟一派,有《性命圭旨》一书为其修持准绳,主三教合参。次如李道纯、黄元吉,亦为此派翘楚,此二巨匠,类多以儒说道,(着毅一子之杨毅廷亦然)彻入精微,而不落窠臼也。惟究其实际,亦可归入北派之清静丹法。崆峒派丹法亦如之。 复有伍柳派,系明万历时伍冲虚柳华阳师弟所创。理论以道佛为基,方法以修气修脉,锻炼精神为主。浅近而指明白,故世之奉修者极众。伍之《天仙正理》与《仙佛合宗》,柳之《金仙证论》与《慧命经》等书,几与北派经典,同等畅行。二人均系由禅转道者,实则二门均未得究竟。(按柳祖固以禅师而修丹法,伍祖则自幼好道,以禅作印证者。文中称二人于禅道二门均未得究竟,实非允论。盖伍柳二真,于禅虽未可说超佛胜祖,于道则功参化育,极证无上果位。二真之功德智慧,不容妄议。)其法且极繁琐,防走丹一事,上夹下塞,尤为奇谈。(按伍柳一脉丹法,纯以自力修行,实修实证,而即身成就,其法至简至易,至圣至神。“繁琐”二字,论之不允。至若防走丹一事,上夹下塞,实为法诀之善巧方便,亦即伍柳派实修实证之殊胜。)惟以其纯主清静修为,故尚不失正途,其丹法则可列入北派之范畴。(按此段文字评论伍柳法脉,有失偏颇。) 次如青城派,则系以南北双修为主,与三丰派近似,惟更有文始派之精髓。创始者为青城丈人,继起者为李八百等,丹法系先北修以奠其基,而后再南参以宏其功,双证以张其用。旨奥而诀幽,法简而功速,正如东派陆祖之法,有一鼎一次即成,可保无穷逸乐之功。惟门法最严,向不轻传。方内散人之江西派,衡岳真人之湖湘派可入之。青城派有《青城秘录》、《大道玄指》等秘笈,江西派有道书四种,湖湘派有《崆峒微传》、《文始秘要》等经籍,均系以南北两宗双修同运为主者。 至若三峰派,乃朴阳子张三丰所创,属东派旁枝,世人常将其与张三丰混淆,实则非一人。其丹法则纯以泥水丹法为主,事阴阳采战,即世所谓左道旁门是也。惟“正人行邪道,邪道亦归正;邪人行正道,正道亦归邪。”故余常谓:左道,道也;旁门,门也。只要能心正意诚,并不止于入门,而复能升堂入室,则又未始不可一述以存之也。 迄乎清代,道学鼎盛。如刘悟元、朱云阳,出入佛老,栖心禅寂。尽群经微旨,拨迷归宗;彻诸家指要,循流达渠,故又均能以学术鸣于世。朱之《参同契阐幽》与〈悟真篇阐幽〉两著,会心别出直彻真源。刘之《道书十二种》,显露玄微,博大精深;其《修真辨难参证》一书,尤可视为丹道指南。二真享誉极盛,历久不衰。迨黄元可出,则又综罗儒道,会归一致;独标正鹄,体用不遗,有如揭灯去暗,拨云见曰者。其《乐育堂语录》,与老子《道德经精义》二书,说理谈经,无不彻达上乘,极高明而达中庸,极博大而尽精微,实当之无愧。惟以其修炼授受,概主清静,故亦可列入北宗中也。近世四川尚有刘门,为刘止唐所创,又有罗门,为罗春浦所传,均为盛极一时者。 丹道中千百门派,诀法实难尽述,口诀亦不易得全。故曰:“丹经万卷,重在心传;天机口诀,须有师授。”至此煞住,以上各门派之修炼要者,容后再为简述之。
符箓派
符 箓 派 又 称 符 水 道 教 , 是 对 道 教 中 以 符 咒 等 方 术 治 病 驱 鬼 为 主 的 各 道 派 的通称 。 早 期 的 五 斗 米 道 、 太 平 道 , 以 後 的 灵 宝 派 、 上 清 派 , 直 至 正 一 道 都 属 於符箓 派 。 该 派 自 汉 魏 以 来 一 直 是 道 教 主 流 , 宋 元 时 顺 应 新 潮 流 对 旧 的 教 理 教 义进行 了 革 新 , 并 产 生 出 神 霄 、 清 微 、 净 明 等 新 的 符 箓 道 派 , 使 符 箓 方 术 有 了 新的发 展 。 元 以 降 , 符 箓 派 统 一 於 正 一 道 。 该 派 由 古 代 的 巫 鬼 道 发 展 而 来 , 用 符箓祈 禳 , 以 消 灾 却 祸 、 治 病 除 瘟 、 济 生 度 死 等 为 职 事 , 与 中 国 民 间 生 活 习 俗 联系较 密 切 。 符箓派道教长于斋醮法事,唐时为最盛。主要的符箓教派有上清、灵宝、正一、神霄、清微等。 灵宝派约形成于东晋南北朝时期,以专门传播《灵宝经》而得名。灵宝派注重祈祷请神、礼拜斋醮等法事进行"教化劝善"。据陶弘景《真诰》记载,灵宝派据茅山举行送竟、斋戒等法事活动,每年"三月十八日,公私云集,车有数百乘,人将四五千,道俗男女,状如都市之众。看人惟共登山作《灵宝》唱赞,事迄便散"。元帝曾封阁皂山万寿崇真宫第46代宗师杨伯为"太玄崇德翊教真人"。灵宝派的分支"东华派"创立于两宋之际,创始人为道士宁全真讲究斋醮和内丹相结合。 神霄派创始人为北宋末江西南丰道士王文卿。徽宗时,林灵素借助皇帝的力量推广"神霄雷法",使它风行一时。此后它传承不绝,支派繁生。神霄雷法是一种据说能够召雷唤雨的符箓法术。该派认为道士作法必须以内丹修炼作为根基,"内炼成丹,外用成法",主张融合内丹与符箓。 清微派的创始人是唐末广西零陵人祖舒。经五代北宋,至南宋晚期,其影响渐大。南宋理宗时,第10代宗师黄舜申以擅长清微雷法闻名京城,皇兄赵孟端拜他为师,跟他学习清微雷法。 南宋初,道士周真公,称许逊等六位真仙降临,传净明灵宝秘法,创立净明道。该派传行 "净明法"的新符箓。净明道也重视内丹修炼,强调符箓与内丹的结合。它十分重视忠孝伦理,形成该派特色。 元初,江西隐士刘玉以南昌为活动中心,再开净明道宗。新净明道自称"净明忠孝道",宣扬三教归一的宗教学说。 这些较大的符箓派系以外,宋元时期还有不少符箓小派。各派之间相互融合吸收,区别越来越小,到后来终于全部汇入正一道。
符箓派形成于东晋南北朝时期,以专门传播《灵宝经》而得名。灵宝派注重祈祷请神、礼拜斋醮等法事进行"教化劝善"。据陶弘景《真诰》记载,灵宝派据茅山举行送竟、斋戒等法事活动,每年"三月十八日,公私云集,车有数百乘,人将四五千,道俗男女,状如都市之众。看人惟共登山作《灵宝》唱赞,事迄便散"。元帝曾封阁皂山万寿崇真宫第46代宗师杨伯为"太玄崇德翊教真人"。灵宝派的分支"东华派"创立于两宋之际,创始人为道士宁全真讲究斋醮和内丹相结合。
符箓派又称符水道教,是对道教中以符咒等方术治病驱鬼为主的各道派的通称。早期的五斗米道、太平道,以後的灵宝派、上清派,直至正一道都属於符箓派。该派自汉魏以来一直是道教主流,宋元时顺应新潮流对旧的教理教义进行了革新,并产生出神霄、清微、净明等新的符箓道派,使符箓方术有了新的发展。元以降,符箓派统一於正一道。该派由古代的巫鬼道发展而来,用符箓祈禳,以消灾却祸、治病除瘟、济生度死等为职事,与中国民间生活习俗联系较密切。
符箓派道教长于斋醮法事,唐时为最盛。主要的符箓教派有上清、灵宝、正一、神霄、清微等。
灵宝派约形成于东晋南北朝时期,以专门传播《灵宝经》而得名。灵宝派注重祈祷请神、礼拜斋醮等法事进行"教化劝善"。据陶弘景《真诰》记载,灵宝派据茅山举行送竟、斋戒等法事活动,每年"三月十八日,公私云集,车有数百乘,人将四五千,道俗男女,状如都市之众。看人惟共登山作《灵宝》唱赞,事迄便散"。元帝曾封阁皂山万寿崇真宫第46代宗师杨伯为"太玄崇德翊教真人"。灵宝派的分支"东华派"创立于两宋之际,创始人为道士宁全真讲究斋醮和内丹相结合。
神霄派创始人为北宋末江西南丰道士王文卿。徽宗时,林灵素借助皇帝的力量推广"神霄雷法",使它风行一时。此后它传承不绝,支派繁生。神霄雷法是一种据说能够召雷唤雨的符箓法术。该派认为道士作法必须以内丹修炼作为根基,"内炼成丹,外用成法",主张融合内丹与符箓。
清微派的创始人是唐末广西零陵人祖舒。经五代北宋,至南宋晚期,其影响渐大。南宋理宗时,第10代宗师黄舜申以擅长清微雷法闻名京城,皇兄赵孟端拜他为师,跟他学习清微雷法。
南宋初,道士周真公,称许逊等六位真仙降临,传净明灵宝秘法,创立净明道。该派传行 "净明法"的新符箓。净明道也重视内丹修炼,强调符箓与内丹的结合。它十分重视忠孝伦理,形成该派特色。
元初,江西隐士刘玉以南昌为活动中心,再开净明道宗。新净明道自称"净明忠孝道",宣扬三教归一的宗教学说。
这些较大的符箓派系以外,宋元时期还有不少符箓小派。各派之间相互融合吸收,区别越来越小,到后来终于全部汇入正一道。
编辑本段符箓派道教 符箓派道教长于斋醮法事,唐时为最盛。主要的符箓教派有上清、灵宝、正一、神霄、清微等。
灵宝派约形成于东晋南北朝时期,以专门传播《灵宝经》而得名。灵宝派注重祈祷请神、礼拜斋醮等法事进行"教化劝善"。据陶弘景《真诰》记载,灵宝派据茅山举行送竟、斋戒等法事活动,每年"三月十八日,公私云集,车有数百乘,人将四五千,道俗男女,状如都市之众。看人惟共登山作《灵宝》唱赞,事迄便散"。元帝曾封阁皂山万寿崇真宫第46代宗师杨伯为"太玄崇德翊教真人"。灵宝派的分支"东华派"创立于两宋之际,创始人为道士宁全真讲究斋醮和内丹相结合。
神霄派创始人为北宋末江西南丰道士王文卿。徽宗时,林灵素借助皇帝的力量推广"神霄雷法",使它风行一时。此后它传承不绝,支派繁生。神霄雷法是一种据说能够召雷唤雨的符箓法术。该派认为道士作法必须以内丹修炼作为根基,"内炼成丹,外用成法",主张融合内丹与符箓。
清微派的创始人是唐末广西零陵人祖舒。经五代北宋,至南宋晚期,其影响渐大。南宋理宗时,第10代宗师黄舜申以擅长清微雷法闻名京城,皇兄赵孟端拜他为师,跟他学习清微雷法。
南宋初,道士周真公,称许逊等六位真仙降临,传净明灵宝秘法,创立净明道。该派传行"净明法"的新符箓。净明道也重视内丹修炼,强调符箓与内丹的结合。它十分重视忠孝伦理,形成该派特色。
元初,江西隐士刘玉以南昌为活动中心,再开净明道宗。新净明道自称"净明忠孝道",宣扬三教归一的宗教学说。
这些较大的符箓派系以外,宋元时期还有不少符箓小派。各派之间相互融合吸收,区别越来越小,到后来终于全部汇入正一道。
编辑本段符箓派道教圣地三茅观 三茅观位于杭州吴山风景区的南面,是符箓派道教的著名的圣地,三茅是指秦汉时得道成仙的茅氏三兄弟,大茅君茅盈、中茅君茅固、小茅君茅衷,后世称茅氏三兄弟为“三茅真君”。大茅君茅盈是南方道教的创立人,三茅观原名三茅堂,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年),因东都旧名赐额“三茅宁寿观”,殿名太元,内奉徽宗御画茅君像。宋时此观极为显赫,近志则增以吴道子《南方星君像》、玉靶剑、七宝数珠、轩辕镜为观中七宝,故此山都以七宝山为名。旧时观后筑“七十二”瑶台,遍植桃花,春时郊祭,时有“瑶台万玉”之称,为当时“吴山八景”之一。元朝时三茅观毁于兵火,明初重建。明朝时,三茅观还办过学堂,于谦就在这里读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石灰吟》,是明朝名臣于谦小时候在吴山三茅观读书时写的。——抗战时三茅观为日军拆毁,现在其规模甚大的遗迹仍依稀可辨 ,三茅观遗址还可看到一口石龙泉、一座青石拱桥,,水池、小桥、巨石构建仍存。遗址南侧岩壁上的近十方摩崖石刻均已漫漶,仅存一方明万历时重刻的绍兴年间赐额宁寿观的尚书省牒文,牒文为:牒奉敕宣赐宁寿观,牒到准敕,故牒。绍兴二十年。尚书省奉赦赐题临安府七宝山三茅堂,太师尚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押),参知政事余(押)。签书枢院事参知政事巫(押),绍兴二十年天牒。经考古发掘,三茅观遗址上保留较为完整的围墙墙址,园路和建筑格局,作为遗址保护,已向游人开放。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