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油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豆油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来源 2.4 化学成份 2.5 性味 2.6 功能主治 2.7 豆油的用法用量 2.8 豆油的临床应用 2.9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豆油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豆油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豆油 * 豆油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dòu yóu
2 《*辞典》:豆油 2.1 出处《纲目》
2.2 拼音名Dòu Yóu
2.3 来源为豆种植物大豆的种子所榨取之脂肪油。
2.4 化学成份
豆油的脂肪酸中,饱和的一般在10%左右,余为不饱和脂肪酸。前者主要是硬脂酸和棕榈酸,后者主要是亚油酸、油酸和亚麻酸。此外的成分(1.5~2.5%)中,主要为磷脂。
豆油的甾醇含量为0.38~0.53%,其中有β谷甾醇、豆甾醇和菜油甾醇,另含β胡萝卜素0.04~0.2毫克%、维生素E90~110毫克%、环木波萝烯醇和角鲨烯。
2.5 性味①《纲目》:"辛甘,热,微毒。"
②《随息居饮食谱》:"甘辛,温。"
2.6 功能主治驱虫,润肠。治肠道梗阻,大便秘结不通。
①《纲目》:"涂疮疥,解发脜。"
②《随息居饮食谱》:"润燥,解毒,杀虫。"
2.7 豆油的用法用量内服:炖温饮,1~2两。外用:涂患处或调药。
2.8 豆油的临床应用治疗肠梗阻:先以胃肠减压管抽尽胃内容物,然后将恒温豆油经胃管注入或口服。剂量:1~2岁60~80毫升,2~5岁80~100毫升,6~10岁100~150毫升,10岁以上150~200毫升。同时配合腹部热敷,必要时输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及控制感染。如经4~6小时疗效不显著,可再给豆油1~2次。在用豆油后2~4小时各用高渗盐水或肥皂水行低压 *** 1次。一般使用1~2次后即显效果,否则即使多次使用亦未必有效。在使用豆油后经24~36小时尚无肯定疗效或病情加重时,即应考虑手术治疗。采用上法治疗急性肠梗阻(包括粘连性、蛔虫性及绞窄性)共130例,痊愈者93例,其中1次即获成功者84例,2次者11例,3次者3例;无效而采用手术治疗者共32例。实践中观察到,豆油疗法对于一般粘连性及蛔虫性肠梗阻疗效最好,成功的98例中有78例属此类型;但对手绞窄性肠梗阻多属无效,32例失败病例中,有24例属于此类。另有用豆油60毫升。加入藕粉适量调成糊状,每日3次分服,治疗蛔虫性肠梗阻12例,服药后8~12小时内即有蛔虫排出;24小时腹痛好转,腹部索状肿块亦渐消退;48小时腹痛消失,腹部索状肿块消失。服后除大便次数增加外,无其他不良反应。
2.9 摘录《*辞典》
用到中药豆油的方剂 青竹大豆油痒。用法用量:先以清米泔水和盐热洗患处,拭干即涂豆油。不过3度极效。制备方法:黑豆装入竹筒内,以谷糠...
十陈夹纸膏íchénjiázhǐgāo《青囊秘传》:组成:豆油8两,黄占5两,水龙骨2两5钱,铜青(研末)2两...
豆油藕粉糊拼音:dòuyóuǒufěnhú处方:真豆油60克藕粉适量制法:取豆油60克,同适量新藕粉一同调成稀...
黑蔹软膏痒,还原角质。主神经性皮炎。用法用量:用10%黑豆油软膏,加到100g,直接涂于皮损处。摘录:《赵炳...
黑豆油膏拼音:hēidòuyóugāo处方:5%黑豆油,15%氧化锌。功能主治:止痒,使角质还原。主用法用量...
更多用到中药豆油的方剂用到中药豆油的中成药 消痈提毒膏
冰片研细,过筛,其余生草乌等十一味,酌予碎断,与豆油5000g同置锅内炸枯,去渣,滤过,炼至滴水成珠...
新阿胶学分析,该药所含成分与驴皮制胶相似。组成:猪皮、豆油、冰糖、绍酒。功能:滋阴补血,止血。主治:虚劳赢...
长春烫伤膏0g大黄30g火麻仁30g黄连30g虫白蜡50g豆油500g制法:以上八味,龙骨研成极细粉,银朱研细...
黄明胶,滤过,合并滤液,用文火浓缩(加适量黄酒、冰糖、豆油)至稠膏状,冷凝,切块,阴干,即得。性状:本品为...
喜字阿胶,滤过,滤液用文火浓缩,加入上述滤液,再加冰糖、豆油、黄酒适量,继续浓缩至稠膏状,加入挥发油,冷凝,...
更多用到中药豆油的中成药古籍中的豆油 《外科心法要诀》:[卷十一胫部]风疽
头接取油汁。先以清米甘水和盐热洗患处,拭干,即涂豆油,不过三度极效。方歌青竹筒截三尺长,径要寸半...
《医宗金鉴》:[外科卷下胫部]风疽头接取油汁。先以清水泔水和盐热洗患处,拭干,即涂豆油,不过三度极效。方歌青竹筒截三尺长,径要寸半...
《本草纲目》:[谷部第二十五卷谷之四]酱、小麦、甜酱、麸酱之属,豆酱有大豆、小豆、豌豆及豆油之属。豆油法∶用大豆三斗,水煮糜,以面二十四斤,...
《疡医大全》:[卷二十七足踝部]风疽门主方取,倘出油汁,以渍入泔水和盐,热洗患处,拭干即涂豆油,不过三度极效。《疡医大全》清顾世澄公元1644...
《本草纲目》:[主治第四卷百病主治药]痈、疽豆豉是用黄豆做的,是制作酱油的半成品,发酵后晒干做成的颜色大多为黑色,但是有个别制作过程中加入姜是金**。
豆瓣酱是将煮熟的豆瓣放置在一种叫黄金的植物上面长出黄毛,再加入剁细的辣椒中,用油封口,发酵而成的。黄豆酱:黄豆酱又称大豆酱、豆酱,是传统的调味酱,用黄豆炒熟磨碎后发酵而制成。
豆豉酱:豆豉酱是豆豉为原料做的酱。黄豆酱的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钙、磷等,这些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
2、黄豆酱富含优质蛋白质,烹饪时不仅能增加菜品的营养价值,而且蛋白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生成氨基酸,可使菜品呈现出更加鲜美的滋味,有开胃助食的功效;
3、黄豆酱中还富含亚油酸,亚麻酸,对人体补充必须脂肪酸和降低胆固醇均有益处,从而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机率。豆豉和豆瓣酱的区别在于原料不同,豆豉一般用黄豆或黑豆蒸煮以后,经发酵制成,多用于调味。豆豉又是一味中药,风寒感冒,怕冷发热,寒热头痛,鼻塞喷嚏,腹痛吐泻者宜食,胸膈满闷,心中烦躁者宜食。豆豉可以作为一种中药材来食用,可以有驱寒散热,还可以有缓解烦躁的作用,对于缓解腹痛有好处,
豆豉和豆瓣酱的一些区别,介绍了相关的内容,一样的是豆豉和豆瓣酱都是黄豆以及大豆制作而成的,而且含有的营养物质丰富,可以有很好的保健的作用,不同的原料制作的美味食物不同,所以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择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