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和古典文学差别大吗?
中国的古典长篇小说基本上都是评书的底本,古典小说以章回体的格式书写就是典型的受评书影响造成的。
《三国演义》《水浒传》《说唐》《三侠五义》《杨家将》《精忠传》这类书,不单是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评书演员口中常演不衰的经典名段。
一些符合评书创作规律的外国小说,也有不少被搬上了评书的舞台,比如《基督山伯爵》和《悲惨的世界》等等。
但也有一些文学作品是说书艺人拿不动的,即便这些中国古典作品也是章回体写成的。
可以说,是在这些作品的出现,让中国古典小说与说唱艺术分道扬镳了。
1.《儒林外史》这类书,每个故事间没有联系,不能连缀成大的故事,这种内容没有连续性的作品评书艺人很少动,也拿不动。有人说《聊斋志异》也是短篇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说,其实聊斋的故事评书艺人有办法找到两篇之间的联系,稍加串联,一本书也能连贯的说完。《儒林外史》做不到这一点。
2.《红楼梦》这本书评书艺人很少说。有人那这书来说过,但是成功的很少,有些对内容的梗概得不到《红楼梦》读者的认可。而对于书中过多的心理描写也是说书艺人所不擅长的。
中国古典小说跟评书同根同源,小说明明是文本,却也叫作“说”,这就是它的基因。
但在小说的发展中已经出现了不适合表演的作品,他们成功变为只供文本阅读的小说。
但这种改变并不是小说和评书的区别,只是能被评书表演的书目和不能拿出来表演的书目的区别。因为评书内容写出来的文字稿,也仍然是一本典型的章回小说。
小说和评书的最大区别,仍然在于一个是文字的,一个是说唱的。
一个供阅读,一个主要靠听。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