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鸩止渴和杀鸡取卵的区别是什么
饮鸩止渴和杀鸡取卵这两个汉语成语属于近义词,都指只顾眼前需要。
“杀鸡取卵”偏重利的取舍,指为了眼前利益,而放弃长远利益;
而饮鸩止渴则在于害的轻重,指为了弥补或减少当前的损害,而不计严重后果。 扩展资料
饮鸩止渴这个汉语成语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杀鸡取卵的意思是为了要得到鸡蛋,不惜把鸡杀了,比喻贪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
鸠杀和鸩杀的区别:鸩杀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zhènshā,是指用鸩酒毒杀;“鸠杀”是错误用法,不存在这一个词语。
一、鸩(?zhèn):鸩是一种中国传说中的毒鸟。形象为黑身赤目,身披紫绿色羽毛,喜以蛇为食。它的羽毛有剧毒,放入酒中能置人于死地。鸩酒是用鸩的羽毛泡成的毒酒。
二、鸠(jiū):汉字。一般名词用作鸟类?,鸠鸽科部分种类的统称。方言也含其它意思。姓氏。
方言释义:
1、在各地方言中一般简指斑鸠。
2、中原一带(包括河南、山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安徽西北部、河北南部部分地区)部分地区用为家禽“鸡”字的变音。
3、粤语俚语中用作粗话。
4、粤语里面“鸠”(读音介乎‘高’与‘胶’之间)暗指男性生殖器。
5、周星驰粤语版《食神》中,开场某厨师做了一道“组合鱼”,周星驰讽刺他“多旧(块)鱼”,粤语谐音多鸠余。
三、杀(shā):?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
四、鸩杀(zhènshā):是一个汉语词语,是指用鸩酒毒杀。
扩展资料:
一、鸩杀相关词语:
1、鸩毒(zhèndú)
释义:毒酒,毒害,谋害多所鸩毒。用毒药致死人命是谋害人或惩罚人的重要手段,而常用的毒杀手段是鸩毒。鸩毒是满清十大酷刑之一,常用于赐死情况。
2、饮鸩止渴(yǐnzhènzhǐkě)
释义:汉语成语,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二、鸩的传说:
传说鸩是一种传说中的猛禽,比鹰大,鸣声大而凄厉。羽毛紫黑色,长长的脖子,赤色的喙。因食各种毒物,所以其羽毛有剧毒,用它的羽毛在酒中浸一下,酒就成了鸩酒,毒性很大,几乎不可解救。久而久之鸩酒就成了毒酒的统称。雄鸟名叫运日,雌鸟名叫阴谐,江南人还把它叫做同力鸟。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鸩杀百度百科-鸠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