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懒和树獭的区别读音是什么?
树獭读作shù tǎ,树懒读作shù?lǎn,目前正式的名称是树懒。
树懒,是哺乳纲披毛目下树懒亚目动物的通称,哺乳动物,共有2科2属6种。形状略似猴,动作迟缓,常用爪倒挂在树枝上数小时不移动,故称之为树懒。
树懒是身上长有藻类、地衣等植物的野生动物,它虽然有脚但是却不能走路,靠得是前肢拖动身体前行。分布于南美洲。
生活习性
树懒是一种懒得出奇的哺乳动物,什么事都懒得做,甚至懒得去吃,懒得去玩耍,能耐饥一个月以上,非得活动不可时,动作也是懒洋洋的极其迟缓。就连被人追赶、捕捉时,也好像若无其事似的,慢吞吞地爬行。像这样,面临危险的时刻,其逃跑的速度还超不过0.2米/秒。
尽管如此,在水里它却是游泳健将,对于树懒来说最好的食物是低热量的树叶,吃上一点要用好几个小时来消化。人们往往把行动缓慢比喻成乌龟爬,其实树懒比乌龟爬得还要慢。
树懒生活在南美洲茂密的热带森林中,一生不见阳光,从不下树,以树叶、嫩芽和果实为食,吃饱了就倒吊在树枝上睡懒觉,可以说是以树为家。
看过《冰河世纪》和《疯狂动物城》的人想必对于树懒都不陌生,这个因动作缓慢而出名的动物,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和模仿,但是对于它的名字还是有些纠结,那么树獭和树懒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树獭和树懒是同一种动物,其学名是树獭ShuTa。因为它的动作缓慢,加上了个獭字与懒字相似,人们习惯上称之树懒shulan。
树懒名字由来
树懒,它的英文名”sloth“就是懒的意思,台湾动物学家赖景阳认为,叫树懒树獭都行,但大陆学界统一叫树懒。英语”sloth“一词的意义有两个:一个意义是“怠惰、懒散”;另一个意义是指生活在南美洲树丛中的一种哺乳动物,这种动物,行动迟缓,因此,根据这个词的本意和这种动物的习性,译为“树懒”是很恰当的。
树懒,外貌像一只猴子,动作迟缓,常用爪倒挂在树枝上数小时不移动。同时,身上长有藻类、地衣等植物,虽然有脚但是却不能走路,靠得是前肢拖动身体前行。毛发比较蓬松长而厚,头短圆,耳小并隐藏在毛内;尾巴短,前肢3指,后肢3趾,均有可屈曲的锐爪,前肢长于后肢;全身毛色灰褐因身上毛被附着有藻类植物,外表呈现绿色。
树懒终年栖居在树上,用爪钩住树枝倒挂身躯,并在树上移动。它的嗅觉比较灵敏,而视觉和听觉不是很发达,习惯晚上出来活动,主要以树叶、果实为食,产于热带森林中,主要分布在南美洲。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