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健康和亚健康的区别是什么

梵高1年前 (2023-12-17)阅读数 6#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亚健康状态

健康与亚健康的区别 世界卫生组织给予健康下的正式定义是∶"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世界卫生组织据此制定了健康的10条标准∶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1)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 (2)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好。 (4)应变能力强,适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御一般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位置协调。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3. 目前全世界60%的人正在受到第三状态的折磨,这些人在一般情况下能够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但显得生活质量差,工作效率低,极易疲劳,同时也伴有食欲不振,失眠、健忘,心绪不宁,精神萎靡,焦虑忧郁,性功能减退等表现。 4. 一是对"健康"没有正确的认识,对威胁自己健康的因素缺乏应有的警惕。二是由于工作压力、精神压力、环境污染、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和缺乏必要的运动造成的。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1、 熟人忘名,记忆中断 2、注意分散,思考肤浅 3、 孤独自卑,忧郁苦闷 4、 精神紧张,焦虑不安 5、 情绪低落,懒于交往 6、性趣淡漠,欲望递减 7、 经常疲劳,眼易困倦 8、 精力下降,动作迟缓 9、 头昏脑胀,起伏连绵 10、肢体乏力,体虚气短 11、不易入睡,多梦易醒 12、久站头晕,眼花目眩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13、身体虚胖,体重骤减 14、容易激动,无事自烦 15、昼常打盹,晨起困倦 16、肢体麻木,手脚易寒 17、鼻塞流涕,咽喉肿痛 18、掌心多汗、舌燥口干 19、易患感冒,唇生疱疹 20、自感低烧,夜常虚汗 21、舌生白苔,口臭舌胖 22、口舌溃疡,旧伤易烂 23、味觉不灵,食欲不佳 24、腰酸背痛,难解何缘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25、反酸嗳气,消化不良 26、便稀便秘,腹部涨满 27、憋气气闷,动辄易喘 28、胸闷不适,心区压感 29、心悸心慌,心律不整 30、耳鸣耳重,晕车晕船 注∶以上具有三项者已属第三状态(亚健康),具有6项以上者则为严重第三状态(亚健康),已靠近患病边缘。

亚健康的临床表现有哪些?你能说一说亚健康和健康的区别吗?

健康和亚健康的区别是什么

所谓亚健康状态,通俗的说,多指无临床症状和体征,或者有病症感觉而无临床检查证据,但已有潜在发病倾向的信息,处于一种机体结构退化和生理功能减退的低质与心理失衡状态。一般来说,亚健康状态由四大要素构成:即排除疾病原因的疲劳和虚弱状态,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或疾病前状态,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上的欠完美状态,以及与年龄不相称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衰退状态。 科学认识亚健康,有必要分清亚健康和与相关医学问题的区别: 一是亚健康不同于亚临床:尽管亚健康与上游的健康状态和下游的疾病状态有部分重叠,但区分也是明显的。亚临床是有主观检查证据而没有明显临床表现,如当前常见的中老年人亚临床颈动脉硬化,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有较明显的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甚至有斑块形成,而无临床表现;而亚健康状态者具有头痛、头晕和胸闷不适主诉,但血管心脏超声及心电图检查都未发现异常。 二是亚健康不等于慢性疲劳综合征(CFS)。首先CFS具有国际统一标准,亚健康至今没有;其次CFS在18岁以上成人发生率仅为0.004%,而亚健康则为70%,两者间悬殊甚大;再者国内描述的亚健康状态多数通过积极干预恢复健康,CFS则仅有30%可以恢复健康状态。 三是界定亚健康还应注意同临床功能性疾病和精神心理障碍性疾病及某些疾病的早期诊断相区别。需要指出的是,目前亚健康还没有建立统一的判断标准,中、西医对亚健康的理解和界定范围也存在很大差异,这些均是今后有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亚健康如何界定 亚健康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可以这么说,健康概念的范围有多大,亚健康的涵盖范围就有多大;疾病和病症谱涉及领域有多宽,亚健康谱的涉及范围就有多宽。概括我们中心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和多数专家的研讨意见,亚健康的分类和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以WHO四位一体的健康新概念为依据,亚健康可划分为:(1)躯体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或排除疾病原因的体力疲劳、虚弱、周身不适、性功能下降和月经周期紊乱等;(2)心理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脑力疲劳、情感障碍、思维紊乱、恐慌、焦虑、自卑以及神经质、冷漠、孤独、轻率,甚至产生自杀念头等;(3)社会适应性亚健康。突出表现为对工作、生活、学习等环境难以适应,对人际关系难以协调,即角色错位和不适应是社会适应性亚健康的集中表现;(4)道德方面的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存在着明显的损人害己的偏差。 2.按照亚健康概念的构成要素分类:(1)身心上有不适感觉,但又难以确诊的“不定陈述综合征”;(2)某些疾病的临床前期表现(疾病前状态);(3)一时难以明确其病理意义的“不明原因综合征”,如更年期综合征、神经衰弱综合征、疲劳综合征等;(4)某些病原携带状态:如乙肝病原携带者、结核菌携带者、某些病毒携带者等;(5)某些临床检查的高、低限值状态,如血脂、血压、心率等偏高状态和血钙、血钾、铁等偏低状态等;(6)高致病危险因子状态,如超重、吸烟、过度紧张、血脂异常、血糖、血压偏高等。 3.按身体的组织结构和系统器官分为神经精神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骨关节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呼吸系统、特殊感官等亚健康状态。 防治亚健康须注意什么 调查显示,我国亚健康人群发生率在45%—70%之间,发生年龄主要在35—60岁之间。人群分布特点为:中年知识分子和从事脑力劳动为主的白领人士、领导干部、企业家、影视明星是亚健康高发的人群,青少年亚健康问题令人担忧,老年人亚健康问题复杂多变,特殊职业人员亚健康问题突出。 亚健康有四大起因: 1.过度紧张和压力。研究表明长时期的紧张和压力对健康有四害:一是引发急慢性应激直接损害心血管系统和胃肠系统,造成应激性溃疡和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加速血管硬化进程和心血管事件发生;二是引发脑应激疲劳和认知功能下降;三是破坏生物钟,影响睡眠质量;四是免疫功能下降,导致恶性肿瘤和感染机会增加。2.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如高盐、高脂和高热量饮食,大量吸烟和饮酒及久坐不运动是造成亚健康的最常见原因。3.环境污染的不良影响。如水源和空气污染、噪声、微波、电磁波及其它化学、物理因素污染是防不胜防的健康隐性杀手。4.不良精神、心理因素刺激。这是心理亚健康和躯体亚健康的重要因子之一。 亚健康有五大危害: 1.亚健康是大多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疾病前状态,大多数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均是从亚健康人群转入的。2.亚健康状态明显影响工作效能和生活、学习质量,甚至危及特殊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如高空作业人员和竞技体育人员等。3.心理亚健康极易导致精神心理疾患,甚至造成自杀和家庭伤害。4.多数亚健康状态与生物钟紊乱构成因果关系,直接影响睡眠质量,加重身心疲劳。5.严重亚健康可明显影响健康寿命,甚至造成英年早逝、早病和早残。 针对亚健康的成因和危害,必须强化自我防护,牢记预防亚健康的“十字方针”: 1.“平心”,即平衡心理、平静心态、平稳情绪;2.“减压”,即适时缓解过度紧张和压力;3.“顺钟”,即顺应好生物钟,调整好休息和睡眠;4.“增免”,通过有氧代谢运动等增强自身免疫力;5.“改良”,即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从源头上堵住亚健康状态发生。 短评: 亚健康不是市场“标签” 近年来,“亚健康”概念伴着新的健康理念脱颖而出,一时间似乎成了一种市场促销的标签,各种亚健康机构和亚健康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什么“亚健康检测中心”、“亚健康门诊”、“亚健康××产品”等等,举不胜举。 然而,热闹现象的背后却是,由于亚健康概念尚未厘清,就过早进入市场,受到炒作,迅即被商品化和产品产业化,使得许多商家连亚健康是什么都没搞清楚,便打着亚健康的“标签”,四处兜售所谓的亚健康服务和产品了。这给很多人造成了思想上的混乱,对亚健康概念产生了不好的印象。亚健康来了,人们的认识却乱了,担心多了,健康反而没保证了。这就使得亚健康在很大意义上成了一种市场行为的标签,而不是科学的概念。 对此,医学保健和健康教育专家认为,应当尽快从国家层面组建顶层学术研究机构和行业平台,打造专业研究队伍和科研组织,研究统一亚健康概念、内涵、界定范围及其他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最终形成统一的亚健康评判标准和规范提供理论依据;有关部门应当以提高人的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协调、组织开展亚健康流行特征调查分析,研究相关干预方案和措施,为制定全民健康促进计划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专家们强调,亚健康不是市场“标签”,亚健康研究是一门科学。

亚健康的临床表现有哪些?亚健康的主要特征包括:①身心上不适应的感觉所反映出来的种种症状,如疲劳、虚弱、情绪改变等,其状况在相当时期内难以明确;②与年龄不相适应的组织结构或生理功能减退所致的各种虚弱表现;③微生态失衡状态;④某些疾病的病前生理病理学改变。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躯体方面可表现为疲乏无力、肌肉及关节酸痛、头昏头 晕、心悸胸闷、睡眠紊乱、食欲不振、脘腹不适、便溏便秘、性功能减退、怕冷怕热、易于感冒、眼部干涩等;心理方面可表现有情绪低落、心烦意乱、焦躁不安、急躁易怒、恐惧胆怯、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精力不足、反应迟钝等;社会交往方面可表现有不能较好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工作、学习困难,不能正常地处理好人际关系、家庭关系,难以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等。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