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的区别
一、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的区别
1、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的区别如下:
(1)定义不同:本地户口通常是指户口在本市,并且在城市和设有公安派出所的集镇注册登记的户口,但不一定在本市居住与工作的;
常住户口通常是指不是本地的户口,因工作、学习的需要,来到某个地方居住,共同建设美好的城市;
(2)待遇的区别:如果是农民居住的居民,待遇有截然不同,比如有的当民被征收地,每年有相关的补贴享受,或者购买社保待遇,而常住户口的人并不享用这样优惠的待遇的;
如果本地人是城市的居民,同样被政府征收住房,补偿的门面或者住房,常住户口的人,户口不同,享受待遇略不同的,不过其它会享受相关的待遇的,比如,常住户口的人,在办理居住证时,就是享受到本地相同的待遇,比如上学、工作、看病报销等。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六条
公民应当在经常居住的地方登记为常住人口,一个公民只能在一个地方登记为常住人口。
二、常住人口居住证明怎么开
(1)农村户口:找到村委会的村支书,让村支书开具证明,主要内容为“身份证明、居住地、村支书签字”,再盖上村里的公章即可;
(2)城市户口:找到小区居委会的居委会主任,让居委会主任开具证明,主要内容为“身份证明、居住地、居委会主任签字”,再盖上居委会的公章即可。
常住与常驻的区别如下:?
1、对象不同。常驻的对象都是驻军、大使馆之类的;常住的对象老百姓。
2、时间不同。常驻是指停留在那里的次数很多,并且一旦停留在那里,就持续一段时间。常住是指长时间在那里停留,不知道何时会离开,也许随时离开。3、户籍不同。常住是指在当当地居住由当地户籍;常驻不一定是当地户籍的居民,多数是因为工作调度在当地常驻。
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六条公民应当在经常居住的地方登记为常住人口,一个公民只能在一个地方登记为常住人口。
本市户口就是指户籍地在本市;常住户口就是指长期居住本市,户口可以不在本市,但要有房子或者有稳定的工作在本市。常住户口是我国根据户籍制度所确定的一种称呼。原则上人员应当在户籍所在地进行生活。
如果离开应当进行户口迁移,其目的是方便统计人口和管理,在法律上也作为诉讼管辖的依据。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增强,人户分离的现象比较普遍。如果在其他地方长期居住满一年以上的,居住地则作为你的住所地。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