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中国古代鬼怪的称谓。?

一语惊醒梦中人1年前 (2023-12-17)阅读数 7#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妖怪日本

1、魑:读chī;〔魑魅〕传说中指山林里能害人的怪物,如“魑魅魍魉”(指各种各样的坏人)。

2、魅:读mèi;形声。从鬼,未声。本义:迷信传说中的精怪,如魑魅(传说中指山林里能害人的妖怪)。

3、魍魉:读wǎngliǎng;名词,传说中的一种鬼怪。

4、魃:读bá;指旱魃,传说中能引起旱灾的鬼。

5、鬾:读jì;指传说中的小儿鬼。

6、魊:读yù;意思是国鬼,一国最有名的冤死者。

7、魖:读xū;指能使财物虚耗的鬼。

8、魈 :读xiāo;(1)弥猴的一种,尾巴很短,脸蓝色鼻子红色,嘴上有白须,全身呈黑褐色,腹部白色;多群居;(2)传说中山里的鬼怪。

9、鬽:读mèi;同魅。即魑魅,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山泽的鬼怪。

10、魁:读kuí;作名词时,形声。从斗,鬼声。意思是汤勺,调羹;或小丘;作形容词时,意思是居第一位的。

11、魓:读bì;为斗星名。

12、魌:读qī;古时打鬼驱疫时扮神者所戴的面具。

中国古代鬼怪的称谓。?

13、鬿:读qí;北斗七星加第六星旁的一颗星和北斗勺端的招摇星。

14、魕:读jī;古同“?”,意思是祭祀鬼神以求福佑。

15、魆:读xū;用于“黑魆魆”(形容黑)。

16、魒:读piāo;古星名。

17、魐:读gān;古同“尴”。形容处境窘困,不易处理;神色、态度不正常。或读jiān。

18、魀:读gà;古同“尬”。或读jiè 。

日本人眼中的妖怪长什么样?和中国的有何区别?

分类: 文化/艺术 >> 民俗传统

解析:

妖:大多是没有经历过死亡,凭借某种行为,拥有自己的智慧和一定的特殊能力的生物,多半都是非人类的,但某些人类通过某些特殊的行为也可成妖.(树,石头,水,火等一些被认为没有思考智慧的,通过某种行为也可成妖)

鬼:是经历过死亡,也可以说是被解过的各种生物,(生前没有思考智慧的不会成鬼)通过某些行为和特定的条件,拥有自己的空间和特殊能力的,被称为鬼.鬼可有实体也可无实体.大多有实体的鬼,其能力比一般无实体的鬼要大很多.

灵:没有思考智慧的东西,通过某些行为和特定条件可以成灵,或叫精灵,比如树,石头,水,火等,此等灵不比妖,无实体.另一种是经历过死亡,被解过的生物,死后通过某些行为和特定条件可为灵.此类灵要有寄体,比如在房子里的叫地缚灵,在某个地域内游荡的叫浮灵.灵可拥有自己的空间和特殊的能力.一些生前对房间或某个亲人有眷恋的人,死后的思念会转化为灵,守护着房间或人,这样的地缚灵有些人叫做守护神,或者叫做宅神.很多情况下,鬼压床大多是由地缚灵引起的,可能是你触碰了某些东西,或做了某些事,使你的空间和它的空间重叠.

鬼,妖,灵大多都是很善良的,所以大家不要那么的恐惧.偶尔有恶鬼,恶灵的出现,也自然有人去降伏. 世界不只是人类的,也是他们的.平衡是最重要的.并且不要试图去刻意的见他们,也不要用某些方法去打扰他们.

敬鬼神而远之!

日本人眼中的妖怪大都是青面獠牙,或长着长长的舌头和奇怪的牙齿,再就是身形异常大而恐怖,有的妖怪长出了很多的头。再或者是很小的,类似于骷髅头的样子。总的来说日本的妖怪和中国的妖怪差别不太,其中日本的好些妖怪其实是中国的舶来品。例如像我们国家的神话故事中的妖怪有猫妖、蜘蛛精、狐狸精等,在日本也有相对应的妖怪,只不过叫法不同而已。

如日本的妖怪八岐大蛇,在我国典籍《山海经》中就有记载,有图有真相,名叫相柳,它原是水神的坐骑,漂洋过海去了日本后,也就成了日本的妖精了。《山海经》记载,相柳原有9个头的,因为做尽坏事,被皇帝砍去了一个头。而恰好日本的这个妖怪叫八岐大蛇,有可能就是相柳逃到日本去的。

还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妖精,那就是九尾狐,但是在日本这种妖精叫玉藻前。在我国古代的很多传说故事中,九尾狐经常迷惑皇帝老儿,把他迷得七荤八素的,满足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传说它有九个尾巴,也就是有九条命,看它那么漂亮那么柔弱的小狐狸竟然是妖精。日本的玉藻前和中国九尾狐差不离。据说有可能是中国很早之前的妲己逃到日本去的了。

除去这两个外,还有河童,其实河童就是我们中国的妖怪水鬼,记得小时候,在河水边,大人们总是不厌其烦的告诉我们小心,千万别掉进水了,要不里面的水鬼一下子把你们拉进深水处了。想不到日本的河童就是等同于我们中国的水鬼一样。中国和日本毕竟是一衣带水的国家,神话传说故事中的妖怪都有这么多相同的,而且就像近亲一样,长相也是很相同的哦,真是太有趣了。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