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人参怎样辨别年份

小肉包1年前 (2023-12-17)阅读数 8#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根茎野山参

当今纯正野山参只占有市场份额的1%,原因野山参生长于深山老林中,由于生长环境和自然灾害,能存活下来的少之又少,再加上赝品泛滥,让我们很难辨认真假。

鉴别野山参,必须掌握五个要点,即芦、纹、皮、体、须这“五形”,也有把“芦、艼(dǐng)、体、纹、须”称为“五形” ,下面我就来全面介绍一下辨别野山参真伪的要点。

1、 芦

芦即根茎,也称地下茎,即主根顶端细长部分,俗称“芦头”。每年秋季地上部脱落,在根茎上留下一个茎痕,俗称“芦碗”,其数量随参龄增加而增加,也是鉴别参龄长短的主要标志,由于生长环境和自然灾害等影响,分为好多种情况,并非人们常说的一个芦碗一年的说法,但一般说来,芦长、芦碗多而紧密,总是不错的。

根据根茎形态,可将根茎分为下列几种。

(1) 马牙芦:根茎上茎痕明显,稀疏而大,形如马齿状,多在根茎的最上段。

(2) 堆花芦:根茎上的茎痕排列紧密,形如堆花,多在根茎的中段或上段。

(3) 圆芦:根茎上的下段茎痕,因生长年久而长平,表面比较光滑,形如圆柱,故名“圆芦”,多在根茎的最下段。

(4) 线芦:根茎细长而较圆滑者称为“线芦”;较粗长而不太圆滑者称为“草芦”。

(5) 竹节芦:根茎在一定间隔处呈环节状突起,形如竹节,多在根茎的中下部。

(6) 二节芦:根茎上端形态是马牙芦,下段是圆芦或竹节芦者称为“二节芦”。

(7) 三节芦:同一个根茎上具有马牙芦、堆花芦、圆芦(或竹节芦)者,称为“三节芦”。

(8) 雁脖芦:根茎一般是直立的,因生长受阻等原因,从某部位弯曲,形似雁脖,称为“雁脖芦”,也称“回脖芦”。

2、艼(dǐng)

不定根,即芦上长出的支根,俗称“艼”。其形状为中间粗,两端细,呈枣核状俗称“枣核艼”。芦基部生的不定根,称为“护脖艼”;两个不定根对生于芦两侧,称为“掐脖艼”;不定根(艼)和根茎(芦),统称为“艼帽”。

3、体

山参主根称为“体”,根据其形状可分下列几种体形。

(1) 灵体:体态小巧玲珑,支根(腿)匀称,明显可分,多为2条,分裆自然,体短粗而质坚,支根短粗,须根细长。根形呈菱角形、元宝形或跨海形,称为“灵体”。

(2) 横体:主根短粗,两条支根分裆角度大,或有一条向横向伸展者,称为“横体”。

(3) 顺体:主根较长,圆柱形,支根顺直生长者,谓之“顺体”。如为1条支根者,俗称“赶山鞭”。

(4) 笨体:主根较长,支根2条以上,粗细不匀,主根和支根极不相称,体形蠢笨。

(5) 疙瘩参:主根短粗,近似圆球状,支根两条以上,长短不匀称,明显细于主根者,称之“疙瘩体”。

4、 纹

在主体的上部(肩部)生有多条紧密连贯、排列有序、深陷细密的环状横纹,俗称为“纹”,

也可称为“肩纹”。生长年限越久,横纹数目越多,越紧密;生长年限较短,其横纹浅而稀。

根据主体上的纹理,可分如下几种。

(1) 螺旋纹:横纹仅密环于主根上部,纹理细密而深,呈螺旋状,称为“螺旋纹”,为纯山参基本特征。

(2) 浮纹:横纹浮浅而稀疏者,称“浮纹”。生长年限短的山参,多显浮纹。

(3) 断纹:山参经移植后,横纹断开,断续延散到主根下部,

5、须

支根上生长的较细的根,须根细长,柔韧性强,有弹性、其上缀有小米粒状的小疙瘩称为“珍珠点”。

6、皮

主根的外层表皮,称为“皮”。皮的色泽,老嫩程度与生长年限、地势、坡向、土壤、水分等条件有关。

(1) 老皮:表皮粗糙,黄褐色,无光泽。

人参怎样辨别年份

(2) 嫩皮:表皮鲜嫩而细腻,黄白色而有光泽。

(3) 紧皮:表皮细腻,老嫩程度适中,外皮丰满,内在充实,**而无光泽。

(4) 锦皮:皮肉质地坚实,皮紧细腻,黄白色或金**,外皮似锦缎,故称“锦皮”

野山参的质量以生长年久、芦长、碗密、带圆芦、体丰满、纹深而密、螺旋状、枣核艼、带珍珠疙瘩、须根坚韧不易断,五形俱佳者为极品野山参,但并非所有的野山参五形都明显,由于各种自然环境的影响,一支看上去只拥有五形当中的几个形的,也可能是一支好的野山参。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